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银行开户行未向税务局备案(银行开了基本户,要去税务局备案吗)


关停潮背后的真相


分银行类别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在缩减网点数量上差异明显。其中,建设银行开年至今已有108家支行以及分理处终止营业;邮储银行今年以来有86家网点终止营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开年至今关闭网点的数量分别为83家、82家、76家、32家。


股份制银行开年至今累计退出网点共有184家,民生银行达到41家,其次是兴业银行,为31家,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3家银行退出的网点数量也均在20家以上。城、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方面共有344家支行、223家分处理、2家营业所终止营业。


根据监管要求,在终止营业后,银行应做好对社会公众的公告、解释工作,并且应在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将《金融许可证》上缴地方银保监局或银保监分局,并在1个月内完成工商、税务登记变更等法定程序。


银行物理网点陷入尴尬局面,一波又一波的“消亡论”也一度引发社会关注,银行网点“关停潮”真的来了吗?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退出的原因有很多,目前金融业务线上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部分网点目前客户访问量较小,其次,就网点的综合运营收益和成本考虑,适时减少网点数量,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同时业务发展的调整,需要对网点的摆放进行必要的调整,“关停潮”的说法为时尚早。


从梳理的整体数据来看,市场的主观判断似乎也并不准确,新增网点的数量同样在增加。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开年至今,共有1420家银行网点开业申请获批,设立的机构主要包括分行、支行、分理处及营业所,其中六家国有大行共设立316家网点,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共设立279家网点,城、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共设立825家网点。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银行网点退出很常见,主要是从成本、收益考虑,退出反映了某些局部网点经营利润难以完全成本,尤其是在银行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精细化管理,银行对经营成本敏感性上升;其次,国内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金融业务线上化快速。因此,银行在网点选址等方面考量更多。


智能化改造成效如何


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网点发展的主题就是裁撤环境老旧网点,转型升级新增网点,今年上半年,部分国有大行银行网点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含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基层分支机构)为10450家,较上年末的10487家减少37家;建设银行今年上半年推进低效、密集网点撤并或迁址,上半年实施迁址、撤并网点192个。


在精简网点的同时,银行也在加紧对实体网点升级改造,“智能化”“无人化”的概念不断涌现。例如,当前,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了5G网点。引入了生物识别、影像识别、人工智能、AR、VR等前沿科技,智慧柜员机、金融太空舱等新设备吸引用户目光。


不可否认的是,网点的智能化改造意味着将高频、耗时长的业务逐渐迁徙到智能机器办理,但这背后也对人力、物力、成本提出了挑战。一位银行业人士直言,现在部分银行网点没有突出主业,也没有满足居民基本的金融服务需要;只是在场景搭建上添加了许多‘花里胡哨’的场景,并没有突出服务重点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此前也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拥有炫酷设备的银行智能网点虽然吸引了不少客户驻足参观,但在实际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人们还是更多倾向于在柜面办理或咨询现场工作人员,且客流量依旧以老年群体居多。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目前银行网点的减少对应着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但更根本因素在于线上业务减少了包括交通、时间等方面的交易成本,这可能也是长期中的大势所趋。在转型过程中,银行网点的总体服务质量下降,一是因为网点减少使得网点距离更远,本身会造成客户办理线下业务更不方便,二是因为网点数量减少使得规模经济效应下降,业务办理、服务效率都可能下降、成本提升。


如何加强客户黏性


当传统的“理财经理推荐”“拉横幅划重点”的展示已不再吸睛,作为与客户面对面接触、情感交互的物理存在,未来银行网点如何深度转型,增加客户黏?上述国有大行相关人士直言,未来银行网点改造升级应以金融服务为基础和载体,实现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深度结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深度和服务广度。


在2021年三季报中,也有多家银行提到了网点转型升级的方向。例如,邮储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在传统网点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向“产品数字化、平台开 放化、场景线上化”转型发展。平安银行提到,“将持续实施网点智能化建设,合理配置网点布局”。民生银行也在三季报中表示,继续推广智慧型网点建设,加速新型智能机具布设,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