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汾阳民生银行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汾阳支行)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汾阳市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5月31日推出了第二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公布如下:


一、汾阳市委政法委便民利民措施3项


1、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总结三年专项斗争工作经验,健全完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机制。


2、开展“三零”创建活动,2021年底80%的村(社区)、90%的单位、企业达到“三零”创建标准。保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3、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感。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2021年底全市所有镇(街道)达到市级平安乡镇(街道)标准,确保继续创建为省级平安县。


二、汾阳市公安局便民利民措施8项


(一)户政、出入境服务类5项


1、推行“一网通办”网上办服务。


充分利用山西公安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网上预约、网上办理、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监督等方式,努力为群众提供户籍、身份证、居住证、出入境等事项服务,最大限度的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2、推行特殊情况上门服务。


对于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户籍窗口办事的群众,户籍民警要主动上门进行服务。


3、优化临时身份证办理流程


办理临时身份证,符合规定的,当场办理领取。可委托代办临时身份证,并提供免费邮政速递。


4、优化服务机制


开展户政业务错时错峰、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送证服务,进一步优化户政服务机制。


5、开通“绿色通道”


中考、高考期间,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办理身份证服务,确保需要加急办理身份证的考生优先办理、优先制证、优先送达。对因参军、升学、就业、紧急公务或商务活动等急需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出入境证件等事项的,要特事特办、随时办理。


(二)交通管理类3项


6、增设农村电动自行车上户服务网点


在城区原有的3个电动自行车登记上户服务网点基础上,增设杏花村镇电动自行车上户服务网点,并推行电动自行车免费登记上户服务,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7、开通通行证办理热线电话


进入市区道路的货运车辆(危货车、工程车除外),在工作日可拔打热线电话办理通行证


8、在市区道路增设限时停车泊位


根据路段交通情况,在西大街设置49个限时停车泊位,在南大街设置60个限时停车泊位。


同时,面向社会征求停车位增设意见建议。市民可以在5月29日-6月5日,通过“汾阳小警”微信公众号,以文字形式(也可附带图片)提交停车位增设建议,并注明联系方式。汾阳交警大队工作人员收到建议后,将及时对现场进行勘验,如符合施划要求,将对该道路进行停车位施划。


三、汾阳市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措施4项


(一)强化善意文明执行


规范文明执行理念,提升服务群众意识,坚决做到规范执行、文明执行、善意执行,对涉企案件鼓励诚意和解、慎用查冻扣拘措施。


(二)开展终结本次执行案件集中办理


抽调专人负责终结本次执行案件专班动态管理,重点排查未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的终本案件,接受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确保能够实际执结的终本案件予以恢复执行并实际执结。


(三)加快案款发放速度


启用执行案款“一案一账户”系统,让案款领取省时更省“心”。实行专人动态对案款管理,到账案款在规定期限内发放完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案款第一时间发放到申请执行人手里,走好执行案件的最后一公里。


(四)开设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


全面梳理清查涉民生案件,重点围绕赡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集中专项行动,实行对涉民生案件优先执行,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


四、汾阳市人民检察院便民利民措施7项


  1. 开通“异地阅卷”工作。即律师只需通过12309提交或邮寄阅卷所需材料,并说明目前所在地,汾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即可将刻录好的电子卷宗通过检察快递邮寄给当地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律师在当地检察院就能拿取电子卷宗。
  2. 积极落实最高检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确保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3、严厉打击“保民安”。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参与“断卡”“净网”行动,力促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4、服务民营“护企利”。坚持“少捕慎诉”理念,最大限度保护民营企业正常经营;开展涉民企刑事案件“挂案”清理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上门提供“法治问诊”,为企业解难题、出点子、谋出路。


5、守护安全“惠民生”。加大对危害食药安全、高空抛物、盗窃破坏井盖的打击力度,确保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脚底下的安全”。


6、加强公开听证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以看得见、听得到的形式,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面听取各方意见,以公开促公正、用听证赢公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7、在一楼大厅为当事人及其家属设立休息区,并为其提供热水。


五、汾阳市司法局便民利民措施3项


(一)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


1.服务对象。有法律服务需求的广大人民群众。


2.服务时间。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周一至周五9:00-18:00。


各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每周安排一个工作日。太和桥街道、文峰街道、阳城镇:周一10:00-16:00;肖家庄镇、演武镇、冀村镇:周二10:00-16:00;


栗家庄镇、西河街道:周三10:00-16:00;


峪道河镇、杏花村镇、贾家庄镇:周四10:00-16:00


三泉镇、杨家庄镇、石庄镇:周五10:00-16:00


3.服务地点。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东一环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和14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各司法所)。


4.服务人员。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法机关曾从事公安、审判、检察、法律服务管理等业务工作5年以上的退休人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及其他从事法律事务的非公职人员。


5.服务事项


(1)群众通过柜式触摸屏多功能法律咨询一体机自助查询法律内容。


(2)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就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作出解释、说明,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围绕征地拆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协助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及时引导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实施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1.服务对象。农民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6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妇女、困难职工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有民事诉讼代理服务需求的特殊群体,以及属于以上7类特殊群体的通知辩护、律师辩护全覆盖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服务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


3.服务地点。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司法局院内)


4.服务方式。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降低特殊群体法律援助门槛。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通过电话预约受理、邮寄办理、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保障特殊群体就地、就近、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5.服务事项。2020年10月1日之后批准并于2021年办结的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符合下列事项规定的,纳入惠民工程范畴:


(1)《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事项;


(2)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应当通知辩护的事项;


(3)人民法院按照《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晋司办〔2019〕8 号)规定,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二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


(三)实施公证“三优先”便民服务


1.优先服务对象。农民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6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妇女、困难职工等弱势特殊群体。


2.优先服务方式。推出预约服务机制,为有特事、急事的当事人开通绿色通道。


3.优先服务事项。实行办证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出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