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上海大市政配套费商业(奻漆庈淉饜杶煤梓袧)

近日,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申昆路停车场及上盖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这里将建起国内首例置于地下的市域动车组停车场,同时,多座高楼将在加了“盖子”的停车场上平地而起,形成集交通、商业、办公等于一体的城市空间。


申昆路停车场及上盖综合项目施工现场。


2017年,吴中路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上海万象城开业。


申昆路停车场及上盖综合项目施工现场。


“地铁停车场用地规模相当大,一般要几十公顷,小的要十几二十公顷。目前上海有两个建设中的停车场上盖项目,包括元江路停车场以及航头定修段。规划中的有6项,位于宝山、闵行、浦东、普陀及杨浦。如果全部建设完成,上盖开发的量将有指数级增长,大概在300万平方米。”庄巍说,这样一来,最直接的效果是,在土地进入存量发展的当下,可以为城市创造出新的增量,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


从地铁运营来看,上盖开发也可实现对经营的反哺。目前,全国各个城市地铁在主营业务上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上海仅有早期建成的线路实现了盈利,随着中心网逐渐向郊区铺开,郊区线路主要承担通勤功能,收益相对较低,收支差额随之加大。


以吴中路停车场为例,上盖开发直接节省了停车场全额动迁支出约14亿元,占地铁建设总投资的10%左右。在项目股权转让时获取股权溢价4亿元。通过与品牌开发商的合作运营,销售部分物业消化了项目全部的土地成本、土建成本和财务成本。双方持有的商业物业每年可产生净利润2亿元。


当然,“地铁 物业”的模式无法解决上海地铁运营的资金问题。长期运营资金的平衡还是要依靠票务收入,非票务收入只能作为补充。上盖的意义在于,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使地铁站点周边成为产城融合的绝佳机会,沿线客流提高,地块价值得以提升,以此促进地铁的可持续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轨道交通上盖开发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区域生态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徐泾镇“天空之城”为例,这是上海首个集住宅、商业、办公于一体的上盖综合体,位于青浦区徐泾镇,东至徐盈路,南至诸陆西路,西至徐乐路,北至崧泽大道。用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


“停车场有一个优势,有车站,交通便捷,同时把周边土地开发资源向这里集聚,形成了新的产城融合社区。我们不是造房子,而是造社区,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在庄巍看来,要实现轨道交通和城市生态的深度融合,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规划阶段就要尽早融合TOD理念,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