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上海杨浦区骗取出口退税罪律师(骗取出口退税罪立案标准)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日前公布的上海市扩大开放行动方案100条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营造公平竟争的法治环境,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高检院、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服务保障“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个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打击刑事犯罪、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等作用,主动提供多元司法服务,着力推动上海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一】


聚焦办案监督主责主业


尽职当好良好营商环境的维护者


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维护安全公平稳定的市场秩序。


➤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严惩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等犯罪,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感。


➤积极维护上海金融安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逃汇等严重金融犯罪,加大对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新类型犯罪的打击精准度,2016年至今年5月,涉金融类案件批准逮捕24863621人次,提起公诉31685131人次,成功办理伊士顿操纵市场案、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等重大金融案件,和通过非法刷单获取“一号专车”“饿了吗”补贴、利用扫号验证软件非法获取大乐网络公司虚拟货币等新型网络犯罪案件。



➤重点打击涉自贸区犯罪,加大对逃汇、信用证诈骗、骗取出口退税等刑事犯罪打击力度,2017年至今年5月,涉自贸区刑事案件提起公诉183249人,切实保障“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


➤严厉打击相关领域的职务犯罪,依法严惩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监管、项目审查等职务之便索贿受贿犯罪,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损害非公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以及非公企业内部人员侵占、挪用公司资产的犯罪,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突出加强产权保护,维护营商主体的合法权益。


严厉打击利用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勾结黑恶势力、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严重侵害产权的犯罪,为产权筑牢司法屏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16年至今年5月,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批准逮捕218件314人次,提起公诉409件648人次。每年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和“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开展多次集中公诉,办理了一批涉案金额高、专业性强、社会影响大的案件,打击成效显著。



➤多起知识产权典型案件获得了高检院、国家版权局的表彰肯定,如松江区提起公诉的卿某制售盗版图书案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在2017年获得全球反假冒机构(GACG)颁发的“全球反假冒国家公共机构最高贡献奖”,这是该世界性组织首次将这一奖项颁给地方司法机关。



➤在全国率先推行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工作,启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被害人(单位)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中英文版本),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诉讼权等合法权益,于近日荣获“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颁发的“权利义务告知先行者检务公开透明探路人”奖牌。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维护高效公正的法治环境。


➤加强刑事诉讼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严守权力边界,坚决防止出现司法机关插手经济纠纷、干预发案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情况发生,让企业家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进“两法衔接”平台升级改造,督促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及时移送违法犯罪线索,综合运用提起公益诉讼、督促起诉、支持提起抗诉等手段,强化对行政违法行为监督。



➤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不作为、乱作为的法律监督,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强化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和非诉执行监督,构建多元化法律监督格局,着力加强对涉及市场准入、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法律监督。


【二】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努力成为良好营商环境的促进者


一是增进协作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健全与公安、法院、科委、金融管理局、市场监督局的协作机制,形成司法保护工作合力。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专项预防,通过向公安机关发布犯罪情况分析及案例通报,提高一类问题监督实效。统一执法办案标准,与相关执法部门共同制定多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明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动执法、证据收集固定移送等工作规范。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协同研究、专家共享等制度,协同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二是畅通沟通渠道,主动回应营商主体法律需求。



浦东新区检察院在自贸区检察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普法资料


以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为契机,走进企业、园区问需求、送服务,充分发挥检察官办公室、社区检察室等平台作用,通过调研走访、定期座谈、典型案例研讨等途径,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与企业监察部门对接、与企业员工面对面交流,共同研究对策措施,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如普陀区院建立“一案一建议一回访”制度,主动走访被害企业;杨浦区院设立辐射全区的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普法讲座、主题沙龙、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针对在司法办案中发现的各企业、行业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经过调研分析,向相关单位、企业提供合理检察建议。2017年,共对企业制发检察建议158份,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消除隐患、改进工作、完善管理。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营商主体法治素养。


着力完善检察官新闻发布、以案释法等机制,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出台《检察官以案释法工作实施细则》,加强释法说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处理理由和结果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服,做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通过发布检察白皮书、案例汇编等形式,切实提升企业产权保护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 ”资源优势,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推送法律规定和案例参考,探索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专题讲座、微电影展播、赠送预防书籍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丰富营商主体的法律常识,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三】


健全机制、创新平台、优化队伍


积极做好良好营商环境的服务者


完善制度供给,优化服务举措。


高度关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新情况、新需求、新问题,认真研究司法保障新举措。近年,我们陆续出台了保障自贸区建设9条意见、服务保障科创中心建设20条意见、惩治金融犯罪和防范金融风险12条意见,与自贸监管部门就问题会商、“两法衔接”、事中事后监管等建立了一系列协作机制,牵头建立了上海金融检察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创新单位犯罪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工作、提前介入办案化等机制,探索引入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推动构建司法追赃挽损机制,保护营商主体合法权益。


创新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效。



杨浦区检察院检察官在长阳创谷接受企业人员法律咨询


深化检察官办公室建设,进一步拓展张江科技园区、漕河泾开发区、长阳创谷等非公企业、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区内检察官办公室的职能,在关注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增派民事行政检察官为企业提供相应法律服务。



“上海科创检察统一平台”上线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