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国有企业能否出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以在公开的市场上出售)


一是在全球产业链枢纽中处于地位的中国企业,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已经深深地嵌入产业链之中,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趋势下,跨国经营已成为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受疫情影响,当前全球产业链正趋于调整和重新布局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只有顺应潮流变动,主动到国外去投资建厂或与海外企业展开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


二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产业分工使得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领域,产业链不断拉长,企业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在国内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的情况下,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寻求更大的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中国企业积极地“走出去”,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有力举措。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1、与过去以大型国有企业“走出去”为主,到现在各类企业都在积极“走出去”,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更高。



2、从领域上来看,过去“走出去”以外贸企业为主,现在已有更多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高端科技企业“走出去”。3、从地区来看,以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对象国大多数是发达国家。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发展,现在中国企业的对象国大多数为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融入经济发展进程之中的,所有的中国企业其实都在向全球化迈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技术来源,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再到供应商、客户等各个环节,一件产品往往是几个,或几十个国家共同合作的结果。


并非像人们传统意识中所想象的那样,只有在海外设立了分公司,或者有海外业务的公司才称得上是国际化,在实际运营中,各个生产环节,从采购、技术合作到销售、市场,许多要素的国际化,都能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进入国际合作领域,从而实现了国际化。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投资模式



中国企业出海的具体投资形式又分为,1、独资或与外企合资;2、收购或并购。据德国《经理人杂志》近日发表的文章称,2021年,中国企业收购了更多的欧洲企业,相关交易数量、交易额都有所提高。


文章指出,中国投资者除了对欧洲汽车供应商和制造商感兴趣外,还更加关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高科技材料等子行业。同时,中国企业在卫生领域的收购和投资数量也有所增加,医疗保健行业正在成为中国公司最重要的投资标的行业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企业累计海外投资超过2.2万亿美元,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投资,占全球国家和地区总数的80.7%。近些年来,亚洲和拉美地区正在成为我国集中投资的重点地区,累计投资超过85%,集中度非常高。


二、贸易模式


采取对外贸易的方式走出去,向目标市场出口货物、服务,是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也是其中风险最小的一种模式。



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首次超过了6万亿美元,达到6.05万亿美元,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增长21.5%,贸易顺差为4万亿元人民币。与2020年相比,外贸增量为1.4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中国外贸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显得更加活跃。


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26.7%,在我国外贸总额中占比为48.6%,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比增长2%。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5.94万亿元,仅为民营企业的1/3,由此可见,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新兴贸易业态方面,我国的跨境电商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疫情下逆势增长,成为外贸新亮点。


一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存在着贸易失衡的问题,长期的出口导向型政策造成严重的贸易失衡,以及引发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也使得货物贸易顺差巨大。



而跨境电商的兴起与发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外贸的难题。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促使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并保持了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跨境电商对我国外贸的积极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跨境电商可以使得我国商品能够直接抵达全球消费者视线,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国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跨境电商也扩大了国内消费者对国外优质产品和服务购买选择的范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发展。


三、契约模式


契约模式是在不涉及股权或企业产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向国外企业转让一项或几项无形资产的方式,然后收取相应的费用,包括许可证协议、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及交钥匙合同。



2001年10月,华为以超过净资产的400%的价格,约7.5亿美元,将电源部门(又称华为电气)出售给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7.5亿美元在当时折合人民币60亿元,是截止当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出售高科技资产的案例。


华为正是依靠这笔钱渡过了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冬天,同时,在全球市场普遍萧条的状态下,大举拓展海外市场,初步奠定了当今的全球市场格局。


华为之所以出售电气业务,是因为华为电气主要研发和生产网络电源,不是华为的主航道,在困难时期将这笔资产剥离,换来现金流,反哺主航道的核心业务,不失为明智之举。而我国另一个著名企业中联重科,也通过向外国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


结语


当前,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景光明。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会积极“走出去”,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