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征求意见稿)


据介绍,推进“标准地”改革,是改善我市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的有效途径。通征求意见过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促进工业项目快落地、早工业达产、高质量发展。


“标准地”是指政府统一组织开展区域综合评价,事先设定区域控制性标准体稿系,并依据区域评价结果指标,结合区域控制性标准体系,拟定出让地块具体建设指标,公开发布公告,接受用地申请,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企业竞得土地后,签订出让合同和项目投资建设合同,明确项目建设相关要求、工业违约责任等征求意见内容,依法依规进行建设,并承担相应责任。政府相关部门优化审批服务,加强指标事中承诺,事后监管,推动项目合法高效运行。


“标准地”出让改革主要在省级开发区工业用地试行。按工作计划,2021年12月初,各县(市)区全面启动“标准地”出让工作;2022年5月底之前,各县(市)区省级开发区要至少出让1至2宗“标准地”;2022年8月,全市范围内省级开发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对实施“标准地”出让的工业用地要实现拿控制地即开工。


改革内容重点有三方用地面。一是建立两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区域稿评价和控制性指标。二是优化两个流程,一个流程是按标控制出让,政府统一组织开展区域综合评价,建立区域控制性标准体系,将相关控制性指标纳入出让方案,按标供应土地;组织签订建设协议,明确控制性指工业用标、竣工验收、达产复核、承诺事项、违约责任等事项。另工业用一用地个流程是预先审查,相关审批部门在地块成交前,完成施工许可核发必备的各类事项审查。用地单位取得土地后,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于5个工作日内核发施工许可证,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全过程监管,重点完成事先、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