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散人嗝言(六三〇)——“纳税人”产生并存在于西方的原因与结果

现在好多人看了几部外国电影就以纳税人自居,并以纳税人的身份要求权利甚至对抗法律。这显然是错误的。我们常说“入乡随俗”,可这些人还在自乡就已经入了他俗了,他们守着火锅却舞起了刀叉,自己是老虎,却开始反刍了,这些人在生养自己的故乡就开始水土不服了。

在中国提纳税人和在西方提人民都是无法被当地人接收或难以进入当地人的思维与行为体系的。这是有原因的,纳税人是个体思维产生的概念,而人民是系统思维产生的概念,纳税人是物质的产物,而人民是情感或精神的产物。

个体思维下的个体生存完全是以个体为出发点的,个体所有的行动都讲求回报,也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然这里的利益最大化是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是下一步所得利益的最大化,因为个体的思维与发展不能依靠外界,个体根本不可能从他者的角度来思考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能够依靠的就只能是逻辑,而逻辑要求过程的坚实与严密,逻辑无法跳跃性思维,所以依靠逻辑思维的个体只能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现实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意味着无法预见未来利益,无法为了未来利益而放弃现实利益,所以逻辑经常以正确的步伐慢慢走入错误与灭亡,却难以自知或无法自拔。这是逻辑思维或个体生存的内在性障碍,它们依靠自身根本无法消除。

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付出后收益的最大化,纳税者纳税就是付出,付出对应收益,所以纳税人不但代表着义务,也主张着权利,从而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人主张权利的最大化。

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明白两个事实:个人能力的不同性与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性。个人能力的不同就决定了每个人的付出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付出不同就决定了他们所得到的回报也必然不同,而且回报是社会分配,是对定量的切割与分配,这必然导致每个人所得分配利益与个人生存所需利益之间的比例不同。而个人对他人的依赖这一现实就是因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个人不得不依靠或借助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互相依赖的个人就一起组成了一个集体,更大的集体就是国家。在这里,这两个事实之间就存在着矛盾,依据个体能力的分配是不均的,而国家这一事实上的系统需要均衡,而均衡需要平均分配。个人与国家都是无法妥协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国家因分配不均而失去平衡,进而必然从失去平衡走向不可避免的覆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