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浙江省省长全程脱稿(浙江省省长新闻)

周建人是鲁迅的三弟,1948年的一天晚上,准备邀请宾客来他的寿宴。寿宴上,座无虚席。


但奇怪的是,这些宾客都是平时从未见过面的人,除了几个孩子之外,并没有亲戚。


更加令人疑惑的是,宾客脸上该有的来祝寿的神情都没有,寿宴上也不像往常一样热闹。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这场“神秘的寿宴”才揭开谜底。


从革命者成为共产主义者

1888年11月12日,周建人出生在浙江绍兴周家新台门,大哥是周树人,二哥为周作人。


周建人出生时正是周氏大家族没落之时,父亲的病逝对于正值幼年的周建人来说颇为沉重。


因此,从小的他就懂得了读书的不易,也因此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品格。


左一为周建人


当大哥和二哥离家到南京读书之后,周建人便早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17岁的他就成为了绍兴历史上第一所为劳动者子女服务的学校,僧立小学的校长兼老师。


不过,对于周建人来说,自己一生中最遗憾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没能赶上绍兴府学堂的考试,也没能读上中学。第二就是没有像大哥二哥一样外出读书。


因此,待在家中的他非常羡慕自己的兄长有好的读书机会。


作为大哥的鲁迅自然十分理解弟弟的心情,因此也非常关注他的学习,亲自引导弟弟自学植物学,还专门从日本购买了一些植物类的书籍,鼓励弟弟自学。


所以,一直以来,可以说周建人的成长是和哥哥的引导离不开的,从当初的自学植物学,到后来走上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时期,在哥哥的带领下,周建人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剪辫运动”,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与此同时,还和鲁迅一起带领市民和革命师生迎接王金发革命军进城。


鲁迅


民国建立之后,周建人继续从事着教育工作,并在课余时间补充学识,进行生物科学的考察。


1919年12月底,周建人和母亲跟随鲁迅一起去往北京,在哥哥的帮助下进入了北京大学旁听科学总论和哲学等课程,课余时间继续参加着革命活动。


1921年,经鲁迅的举荐,周建人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在这里,周建人的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并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抗日战争,从一个革命者成为了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与此同时,来到上海的周建人从事文学创作以及编译的工作。在《东方杂志》和《妇女杂志》上相继发表了文章,还和鲁迅、蔡元培一起进行着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也成为了共产党最信赖的亲密战友。


在工作期间,周建人认识了早期共产党员沈雁冰和杨贤江,在沈雁冰的介绍下,任教上海大学生物学教授。


1927年,鲁迅定居上海,兄弟俩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而周建人也与共产党人的联系更加密切。


1935年,瞿秋白被捕入狱,狱中的他立即给鲁迅兄弟两人写信求助保释,没想到最后瞿秋白的身份暴露,不幸遇害,但从此事能够看出瞿秋白对鲁迅和周建人的脱稿信任。


瞿秋白


在上海时,周建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书籍,希望从中能够找到解救中国的答案。从这些书籍中,周建人更加坚信,中国无产新闻阶级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为此,在鲁迅主编的《语丝》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抨击国民党的文章。


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引导下,周建人加入了中国济难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活动,参与了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罪行,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抗战胜利之后,周建人依旧投身于和平事业,撰写了不少关于和平民主运动的政治文章。


他们以《民主》刊物为阵地,集聚了一大批民主人士,进行爱国民主活动,经过多次活动,以周建人为首的民主团体联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共同组织。


周建人


1945年12月30日,周建人在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被选为民进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当蒋介石等人撕毁《双十省长协定》之后,周建人等人联名上书停止内战,奔赴南京呼吁和平。


在此期间,周建人一直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联系,在许多重大斗争中接受了中共人士的指导,并参加了中共人士创办的上海新文化杂志社的工作。


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周建人始终坚持着革命斗争,心系祖国。因此,在1948年,周建人收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神秘的“寿宴”却无好友

1948年的一天,周建人准备做寿宴请宾客,按照上海的习俗,一般需要在大饭店里摆酒宴,也会请饭店的厨师来家中做饭。


当天,在周省长建人家的弄堂里支起了一些桌子,准备宴请宾客。那个时候做饭都是用炉子,旁边摆着一些已经切好的菜,只要下锅翻炒一下,一道道美味佳肴就这样出锅了。


周建人


那天,客厅里摆放着两张桌子,座无虚席。


但奇怪的是,坐在座位上的这些宾客都是一些生面孔,除了几个孩子之外,并没有什么熟悉的面孔。就连鲁迅的妻子许广平都没来。


更加令人疑惑的是,场面的气氛相当严肃,而来人脸上的神情也并没有祝寿的喜气洋洋的神情。


直到寿宴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向守信敬酒,这才有了些过寿的热闹气氛,但没过几分钟,喝过酒的孩子们迷迷糊糊地只能上床睡了觉。孩子们走后,餐桌上的人们才开始说起了他们的事情。


在孩子们看来,这场寿宴始终充满着谜团,因此也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才了解到了当时寿宴上的情况,解开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寿宴之后,周建人一家准备着去绍兴旅游的安排,而这次的旅游也并不像以往那样轻松愉快,反而谜团重重。


当时,他们并没有与社会接触,一直都在爬山,当他们爬山过后回到了上海,立即准备了向北旅游的计划


就在这一年,周建人一家在杭州买了套房子,上海的房子由叔父和表哥住着,剩余的人都迁到了杭州,这样的变动也让孩子们察觉到了家中可能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鲁迅妻子许广平


其实,对于他们去绍兴旅游时的一些情景,在许广平的一篇文章中,也曾记录了这段经历。


详细地叙述了当时他们同去的一个有七个人,六个是他们的亲戚,有周海婴、建老的三个女儿和周夫人。但其中还有一位特别的人就是当地的一位非常老的领导者名叫金君。


这一次的旅游非常顺利,其中的一位亲戚在当地经商,也安排他们住进了旅店,派了公司里的厨师和工友照顾着他们的生活起居和一日三餐。


因此路途也非常愉快,白天的时候会走许多路,也会爬山,并不休息,到了夜晚他们就会准时睡觉,第二天再次启程爬山走路。


回到上海之后,他们为北上旅游做准备,除了旅途上必须的糕点之外,还专门带了6​卷​民间用来束裤腰的带子。


因此,连日来的种种事情也令许多人疑惑不已,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谜团才被一一解开。


新中国成立后谜团被解开

1951年4月,周建人为筹建民进杭州小组而来,当时他们住在西湖边的大华饭店,而这一次的见面也解开了当年寿宴上以及去绍兴旅行的一些谜团。


1949年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进代表合影。前排左二为周建人


其实,当时的“做寿”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秘密会议,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派代表来动员和部署民主人士去解放区,这位代表就是冯雪峰。


寿宴的地点就是周建人的夫人王蕴如和她的侄女王絮共同安排的,为了防止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对外宣称是一个商人家庭举办寿宴。


在寿宴之后周建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离开上海北上。


去绍兴旅游,实际上也是他们两人安排的,在亲戚的安排下住宿也是为了安全。不过他们去绍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探查情况,在整个旅途中非常顺利,随后北上解放区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当时,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北上是分批进行的,因此周建人和许广平是不同批次的,也是不同的路线。


从北上起他们首先坐的是火车,后来过了长江之后,走进了农村大道。走进山东境内时,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目的地在哪,同时他们一道的还有国民党军队的校级军官。


因此一路上他们心惊胆战,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直到到了河北保定之后,才知道他的身份原来是地下工作者。


周建人和夫人王蕴如


其实在当时的路途中还出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在行进的一段路上坐的是北方的大板车,农村大道上道路不平,因此,坐在车板上的他们非常颠簸,抓住车边也有掉下去的风险。


就在这个时候,王蕴如突然想起了在准备行装时带的六卷带子,立即下车用带子把行李和车子绑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大家抓着绳子也安全了许多。


为什么王絮会想到给他们带六卷带子呢?


其实,她也想不到带子会有什么用,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况,但他的父亲常常告诉她,出门宁可多带根绳子也不能带个人,带人可能会有累赘,但带一根绳子,总会派上用场。


而王絮选择带6卷只是为了好听吉利,希望他们在路上能够顺利。意外地是这6卷带子竟然真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周建人公开的身份是民进创始人之一,从革命之初跟随兄长参加爱国民主活动,到后来毅然决然加入共产党,始终倾尽全力支持着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建人再次投身于国家建设,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后投身于全程国家建设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周建人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民主人士,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1948年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但却始终都没有公开过自己的党员身份,就连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也都不知道。


周建人和夫人王蕴如


在这之后,周建人也出任了一个大省的正职,而这也成为了公开的民主人士担当重任的唯一一人。


当时,对于中央的这项任命,周建人几次拒绝,表示自己不会做官。


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成为了浙江省省长。那一年是1958年,周剑已经70岁全程高龄,但中央还是重用他,在浙江主政十年,而这在当时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


来到浙江之后,周建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当时他在北京是有住房的,而且上级也并没有说搬离北京的房子,周建人却坚持要搬家,把脱稿北京的房子推掉。


其实,周建人也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他觉得现在自己已经任职了浙江省的省长,就没有必要在北京留住房了,否则总感觉自己占了公家的便宜。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夫人王蕴新闻如辞职,与他一起回到杭州。


周建人和王蕴如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王蕴如是在高教部工作,吃的是铁饭碗,生活也有保障。


周建人却坚持要她辞职,一同来杭州。其实,王蕴如不辞职到杭州也是符合政策的,就算政策不允许,上报组织进行工作变动也可以,在周建人的坚持下,王蕴如果断辞职当起了家庭主妇,没有工资更没有退休金。


不过,国家对于王蕴如还是十分照顾的,1984年周建人逝世之后,国家每个月都会给她100元的补助,以方便生活。


在周建人当省长期间,女儿周晔大学毕业,当时他专门给自己的好友柯灵写信希望他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在上海找一份差事。


在所有人看来,周建人是浙江一把手,怎么可能没办法给女儿安排工作,所以当他给柯灵寄去信件之后,对方疑惑不已,自己无职无权,怎么会有办法给周晔解决工作,堂堂一个省长,怎么会要我帮忙?


周建人


在就任省长期间,周建人尽职尽责不搞特权,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称赞。但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


周建人当了省长之后,最高兴的就是家乡的亲属了,自己的亲戚当了省长家乡人怎么会不高兴。


所以,当时一个亲戚兴高采烈地来到省里找周建人,见面之后,亲戚看周建人生活不错便主动提出要跟着他混,留在杭州给他当账房先生。


他还说道,一个省长,可比以前的知县和知府的官职大,俸禄肯定也不好,送礼的人也多,所以肯定缺一个管账的先生。


周建人听后哈哈大笑,并没有责怪亲戚,还说道:“我们就两个人,平常就是买点菜,没别的事,我有什么账可管,你以为我是国民党的官啊。”


亲戚听后,自觉难堪,这才灰溜溜地走了。


周建人在任职省长期间,多次提出辞职返京,却一直未能如愿,反而官职越来越大,直接当上了国家领导人。


197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干部,足见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的重视程度。


1980年,周建人向中央提出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职务。终于在9月10日得到批准,和聂荣臻、刘伯承等人一同辞职退休。


周建人


退休之后,周建人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作风。1984年7月29日,96岁高龄的周建人去世。而在临终前,他特意写下遗嘱:


我身后的丧事要从简,要改变繁文俗礼的习惯,不能因为办丧事花国家的钱,不能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尸体交给医学院供医生做解剖,最后把骨灰撒到江海浙江省里去。


周建人是周氏三兄弟中文学成就最低的一位,没有入过学更没有出国留学过,却靠着自学成才,在很多领域颇有建树。


在政治上,周建人的成就是最高的一位,后来一度成为官至副国级的领导。而这一切的缘由,都得益于周建人在很早之前心系共产党,为党​和国家做​出不少贡献。


晚年的他依旧致力于共产党事业,浙江省在身体不适时,给自己定下任务,孜孜不倦地重译《共产党宣言》,一直到他去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