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私募资金人员存在问题(私募基金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最近私募基金行业糟心事有点多。开年仅11天,相继传出上海正心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心谷资本”)遭投资人联合举报、深圳前海巨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漳资本”)实控人一死一伤的消息,有业内人士猜测,上述事件可能是由于利益分配环节出现问题,或产品投资过程中存在大幅亏损情况所致。



私募私募基金业务罚单“满天飞”

浙江证监局“怒”发11张罚单。1月11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公告称,经查,浙商资管存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制度允许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等多项问题。


依据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对浙商资管采取责令改正;暂停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按规定为接续存量到期产品持有的未到期资产而新设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的行政监管措施。


同时,浙江证监局对浙商资管时任固定收益事业总部、私募固定收益特殊投资部负责人陈国辉等9人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并对浙商资管时任合规总监方斌出具警示函。整体来看,浙江证监局此次对浙商资管及上述人员合计发出11张罚单资金。


事实上,上述情况仅仅只是年内私募业务因违规而收罚单的“冰山一角”。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开年仅11天,已有多家私募机构及其负责人因存在违规行为接连被监管处罚。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浙商资管及相关人员外,截至1月11日,开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已合计对相关私募机构及其负责人的违规行为下发共计7张罚单,处罚对象包括北京磐晟投资、重庆九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信诚达资管及其法定代表人何采山、深圳前海天玑财富及其法定代表人唐皓、深圳前海动产投资及其实控人彭跃、浙江锐银京科股权投资及其实控人高翔。


整体来看,上述主体受处罚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存在部分私募基金产品未依风险法办理备案手续、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未对部分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承诺最低收益等行为。针对上述违规行为,相关监管部门相应采取了处以罚款、出示警示函、责令改正等监管措施。


巨漳资本开年遭遇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机构因私募业务违规遭罚的同时,还有私募基金在新年伊始传来噩耗。近日,有关巨漳资本、深圳前海巨漳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漳财富”)致投资者的一封函在业内传开,函中直指上述机构的实控人林淑青、古景腾因意外事件一死一伤。


另外,函中指出,由于上述机构的资金往来均由林淑青负责,但鉴于林淑青已不幸去世人员,公司所有投资业务处于暂时停滞状态,包括基金募集、分红发放、产品赎回均已暂停。该函件还提到,目前,公安经济侦查部门及刑事调查部门已正式介入调查上述事件。


据中基协官网显示,巨漳资本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林淑青;业务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等。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巨漳财富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也为林淑青;经营范人员围为受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


图片来源:巨漳资本官网


据巨漳资本官网介绍,林淑青具有十年以上金融从业经验,常年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海外资本市场进行股权及证风险券投资,并与海外大型投行有良好合作基础。对于古景腾,巨漳资本官网则未有介绍。


针对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后的进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致电巨漳资本,但电话无资金人接听。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事件可能只是个意外。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评价道,“正常来说,一个大体量私募的风控体系必然涵盖了实控人出现意外的情况。如公司公告所言,目前公司所有投资业务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确实可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具体情况不清楚,可能只是个意外”。某业内资深研究人士则猜测,上述事件可能是由于利益分配环节出现问题,或产品投资过程中存在大幅亏损的情况所致。


提高违规成本是关键

除巨漳资本外,近期还有多家百亿私募状况不断。此前在1月7日,北京信中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中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实际控制人汪超涌取得联系,确认其失联期间配合公安私募基金机关调查。截至1月7日存在,汪超涌已正常履职,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汪私募超涌为信中利及北京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中利股权投资”)实控人、法定代表人。另据中基协官网显示,信中利股权投资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为5亿元,管理规模区间为100亿元以上;业务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回顾此前,在2021年12月,有关汪超涌失联的消息传出。在2021年12月16日,信中利发布公告称,已通过各种渠道多次联系汪超涌及其家属,但均未取得有效联系。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信中利自2021年12月16日起停牌。截至1月11日,信中利仍处于停牌状态。相关公告指出,信中利预计将一般于1月13日前复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开年之际,百亿特殊私募正心谷资本因产品亏损严重遭投资人联合实名举报,并被指出存在虚假宣传、诱导购买等问题。据中基协官网显示,正心谷资本成立于2015年6月,注册资本1亿元,管理规模区间在100亿元以上。


对于私募行业乱象不断的原因,前述业内资深研私募究人士直言,“由于私募基金行业的信息并不是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掌握的,所以私募监管的难度一直很大,也就导致了乱象横生的问题存问题在”。龚涛也存在提到,私募机构违规行为多发,与公司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现状密不可分。


那么,在私募基金行业不断壮大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私募监管?


“目前监管机构在此类问题上只能被动等待发现问题再进行处理,事先预防的工作难度很大,但这一问题和的关键还是制度。私募牌照门槛低,意味着私募机构违规的成本低,如果逐步把门槛抬高,则会逐步形成寡头垄断而不是‘百家争鸣’的公平竞争市场,所以监管在选择上也处于尴尬的局面。实际上,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触线必和罚,这样或许比提高门槛更有效,也可以让一些不法之徒望而却步”,龚涛一般建议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