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选择在自贸区注册公司的九大理由(自贸区注册公司有什么条件)


这篇文章稍微有点长,你读完应该会一些收获和感受,整篇文章会简单回答四个问题:


  1. RCEP的背景,为什么是在现在达成?
  2. 印度为什么不参加。
  3. 解析东盟自贸区。
  4. 解析中日在韩自贸区。


为什么是现在?


RCEP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大型的自贸区。


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区域一体化,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一体化。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一体化之后,人员的往来,旅游,合作,货物的运输交易,支付都会更便捷。更重要的是贸易壁垒打破,关税逐步九大取消,各国的贸易往来提速


看上去RCEP是由东盟发起,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在此刻成立RCEP?


核心原因我认为就是:


抢占先机。


拜登跟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是支持全球条件贸易的,有可能要考虑回归TPP。因此,趁着美帝两党更替,把RCEP先于TPP签发,形成事实上的标准。


说白一点,RCEP跟美国的TPP在抢粉丝:注册



来源:日经中文网


一边中国在加群,美国在退群,也正是特朗普退出了TPP,选择才让RCEP加速。


如果没有特朗普,只怕RCEP也许达不成协议,或者会更晚一些。


当然,也许真的意味着此消彼长的世界格局在形成。


美国为什么要退出TPP,难道美国人不重视亚太了么?


并不是。


而是特朗普以美国为中心的战略来决定的。在外交和政治上,美国在亚太的战略是所有外交中最重要的。


这些年,美国对亚太的战略有很明显的变化。


克林顿时期: 对亚太是“全面接触”,释放的还是整体的友好。


小布什时期什么 : 美国对亚太是不太重视,因为911之后,美国主要在反恐,无暇顾及亚太,其实要不是本拉登的出现,美国对中国压制的时间线肯定会网上什么移,这在美国的国防战略报告有明确提及,美国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战略失误。


奥巴马时期 : 美国重新开始重视亚太,开始平衡中国和周边的关系,利用日本,印度以及台湾省来制衡中国,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日本成为了美国海外驻军最多的地方。


到了特朗普,众所周知,已经是全面打压了。


因而,拜登的上台,也许让TPP会重回视线之中。构筑一个这样的组织来扼制中国。


而在拜登未上台之前,这样的时机就是最好的时机。


美国还在反全球化,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拥抱区域一体化, 整合亚太关键各国,既能有效先发制美,又能合围“台湾”。


这是一步高招。





为什么印度要退群?


在亚太,印度是决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


印度是一个大国,在政治上非常强势。很想在东九大盟施加影响力。


在经济上,印度一直跟中国的贸易很冷淡。两个这么大的国家,今年前三个季度只有600亿美金,还不如新加坡多。


更重要的是,这60公司有0亿里面,有75%是中国的出口,也就是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十分严重。


不仅如此,印度和日韩等国的双边自贸协定里,也均是逆差。


大家想想,加群的目的无非是想多带点货, 多学点技术,然而,印度现在实力不允许,自身工注册公司业能力还比较有限,加群后有可能还要进一步形成逆差,容易被当成韭菜收割。


况且,印度的产业能力跟中国重叠很高,他一直想承接中国的制造业,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实际上我们看到承接过去选择的是越南。所以,甚至在中低端制造业上面,印度跟东盟国家也有冲突。


而且,在政治上,印度一直是被美国当成在亚太战略里制衡中国的打手,所谓龙象之争,一直都是欧美所倡导的,这样的背景下,一山不容二虎。


因此,印度不入群,似乎也显得合理。





东盟将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如果要看在整个15国的区域一体化联盟里面,谁对中国将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是东盟,RCEP最重要的就是加速了中国和东盟的融合。


这个框架的签署,背景是东盟的贸易额从今年开始一把超过了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来源地区。


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逆势上扬,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达4818亿美元,占中国同期外贸总额的七分之一。


东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我们对外条件出口最重要的一个区域,为什么说在东盟在RCEP如此重要,从三个维度来说:


其一,东盟的重要性在于他本身的增量的,你去翻一翻,全球范围内这两年经济增速最快的地方,就是在东盟国家(越南有7%,印尼有5%,菲律宾有5.9%, 马来西亚有4.3%),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来源:樱桃小财女


有增量,意味着给中国带来贸易需求。


这块区域未来5-10年有大量的贸易,想做国际贸易的老铁们,未来必须重视这块市场。


其二,中国跟东盟的贸易,条件逐步成熟。


要做贸易,必须要有水,陆的航运。


水运, 东盟各国的港口直接通过克拉运河,马六甲海峡全面打通。


水运,给中国直接带来的是是各个港口的吞吐量的填充,包括西南港口以及东部港口都会跟着受益。



在陆运上,中国前瞻性的布局了泛亚铁路网,这个概念很多年之前就提出来了,如下图:



来源:楼盘网


除了往印度的线路,有三条线路:


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这条线路中越之间已经在修建,新越之间也已经对外宣布启动。


中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临沧、祥云(大理)到昆明;


这条线路现在每天工地上有2万多建筑工人在赶工。在2021年往老挝的线路就会通车。往泰国的铁路预计2025年之前也会通车。


东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理由、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


这条线相对应该会慢一些。目前还没实际的进展信息。


陆运是大动脉,打通铁路大网肯定是东盟的趋势,会迅速实现人流和物流的融合。


在陆运下,中国的西南各省明显有优势,包括重庆,成都,云南,广西都是受益的。特别是广西和云南,依托地理优势,可以说是这一波政策红利下最受益的省份。


举广西为例,2019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334.7亿元,增长13.3%,占49.7%,东盟连续20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其理由中对越南进出口1753.9亿元,增长0.3%;对泰国进出口318.7亿元,增长2.5倍。


这些成绩都是在东盟快速增长,跟中国加速融合的大的背景下所取得的。


其三,中国对东盟是贸易顺差。


我们看下今年1-9月份各个东盟国家(红圈所画)的贸易额,重点看出口,中国对东盟十国,除了马来西亚基本是贸易顺差。



来源:商务部亚洲司


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大量的出口订单和外汇,对稳定中国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以及维持外汇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你要明白,外贸是中国最大的就业来源,没有之一,带动就业1.8亿人,跟东盟的贸易量必然也会拉动国家内部的就业.


从本质上来说,RCEP的签订,最重要的是加速了东盟十国的人,物,钱的三元融合,意义非常重大!


其中,我认为,东盟诸国之中,越南将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些年,关于越南的讨论太多了,是敌是友都有在说,我今天不展开,一句话总结,


拥抱趋势,拥抱变化,中越的融合必然是1 1>2


这句话放在整个东盟也合适。





中日韩贸易区:看上去很美!


中日韩的融合对中国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在这个框架下,中国可以更多的承接一注册公司部分日韩的产业外溢。


但是我认为这个自贸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远不如东盟的意义重大了,当然大家可以反驳我,我陈述下我的理由:


第一, 对日韩来说,中国是一个贸易顺差国 (参考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的数据)。


最典型的是半导体,因为中国产业的孱弱,中国严重依赖日韩的半导体元器件,比如日本的材料,如光刻胶,韩国的存储。


而中国现在正在做什么? 在做国产替代,在做产业升级。


也就是说,RCEP中,进口的意义多于出口。中国现在不得不依赖日韩,但是中国未来布局的产业跟日韩有竞争。


如日本的汽车产业,包括国之重器丰田本田等,中国想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


韩国的电子产业,包括国之重器三星,中国有华为小米等跟他竞争。


这是必然的,历史的发展总是相似,弱国要崛起,首先要依赖强国,再赶超强国, 正如当年日本的公司有汽车产业如何威胁美国一样。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深水区,摆在中国面前就只有一条路,朝中高端产业做转型升级,迈过这道鸿沟,中国还能继续高速增长,迈不过去就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崛起之路,必然要跟日韩竞争。


日韩已经是发达经济体,过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而且日韩本身就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必须借助各种组织和协议来做大顺差。肯定要主动入各种群,寻求出口。正如水流,他已在高处,顺势而下即可。


第二,日韩本身经济增量已经相对缓和了,外溢到中国的贸易订单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量,这是跟东盟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第三, 日韩在政治上受制于美国。


经济都必然让位于政治,这是前提。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美国有一天让三星不给华为供货,三星敢不听吗?日韩在二战后,就是靠美国扶持起来的,跟美国一家亲,诸多利益要在中国和美国之前寻找平衡。


况且,日韩是民族主义国家,特别是韩国,连碳酸饮料都想要把可口可乐给赶走的国家。想让他给中国多做点业务,谈何容易。


基于这三点,我认为中日韩贸易区在自贸区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给中国实际上能带来多少好处,要有所保留。


你不要给我说,中日韩GDP总量已经20万亿了,人口超过15亿这些数据了。这些都很虚,看上去很嗨而已,看问题要看本质。


大的框架要落地,都是要实实在在的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如贸易增量,技术合作等等。


中日韩自贸区是2002年提出来的,推行了18年了,能谈成早就谈成了。


如果这次没有东盟以及澳新加入,顺着RCEP落地,你觉得有可能吗?三个大国几百年都没有合作过。


当然,正如我开头所说,中日韩自贸区这次跟随RCEP落地,肯定有利, 只是相对而言,历史意义不如东盟自贸区。


对北方的一些城市是有利好的,特别是青岛和大连,包括大连港,青岛港这些港口都是利好的刺激。


老铁们,你要看到一个全球的经济重塑的大趋势:,


  • 主要的自贸区经济增量正在从北方往南方迁移,环亚太地区是如此,中国注册内部看也是如此。
  • 全球的产业和增量,正随着中国的崛起,从西强东弱,走向东西平衡。

这样的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无法逆转。


我们要看到大趋势,顺势而为,在趋势下寻找自己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