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中国湖北城市名称(湖北省的各个城市名称)

3月17日,发改委官网发布《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慎重从严湖北省把握撤县(市)改区,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本文我将对湖北13个地市(州)下辖区情况进行分析,以及该政策的影响。



首先扫个盲:


1、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是县级市,县级市是不设区的,这也是区别县级市和地级市的标准。


2、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人口只有7万,不在讨论范围内。


3、本文要说的“市辖区”指的是行政区,不含经济开发区,不含功能区


2个“全区市”:武汉和鄂州

截至止目前,全国共有16个城市全域设区,可以称为“全区市”。其中直辖市有3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地级市有13个,分别是深圳市、厦门市、武汉市、珠海市、城市海口市、佛山市、南京市、广州市、乌海市、鄂州市、克拉玛依市、三亚市、三沙市。


其中湖北两个:武汉和鄂州。


武汉是最早一批实现“无县化”的城市,1998年中国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新洲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至此,武汉市下辖13个名称行政区(中心城区7个: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远城区6个: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湖北省区、东西湖区、汉南区)。至今20余年,武汉的行政区划未发生任何改湖北变。



鄂州,全国最小的地级市之一。1987年,鄂城和黄州分家,地级鄂州市设立鄂城、华容、梁子名称湖三个市辖区,“无县化”比武汉还早!鄂州总人口108万,其中梁子湖区仅20万。


去年,传闻武汉湖北将合并的鄂州、团风和汉川等地。严控撤县(市)改区的背景下,短期内,武汉合并汉川和团风几乎不可能了,但和鄂州的关系却很难判断。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期的各类官方政策都在提武汉都市区,未来跨越市界的都市区是发展重点!


4个只设一个市辖区的地级市:孝感、咸宁、黄冈和随州

全国只设一个市辖区的地级市总共64个,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湖北就占了4个。这个比周边的省份要多:江西2个,湖南2个,安徽2个,河南1个。的还有一个地级州恩施州,还没有设区。


这四个地级市分别是孝感、咸宁、黄冈和随州,均在武汉周边。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个跟复杂各个的鄂东历史有关系,我在之前的文章多次提到过,感兴趣的可以翻开我之前的文各个章。


孝感下辖1区,3县级市、3县;黄中国冈下辖1区、2县级市、7县;随州1区、1县级市、1县;咸宁1区、1县级市、4县;恩施州0区、2县级市、6县。



上图中提到的4个地级市,是湖北最落后的几个地级市,设立地级市时间短,市区工业基础差,下辖的县市对地级市认同感不强。


严控撤县(市)城市改区对他们打击最大,想要扩张做强的愿望要落空了。而另一方面,国家和省里都在推行强县扩权,要通过县域来推进城镇化。前几天,湖北省发文,赋予大冶、汉川等5个县级市等同省直管仙桃一样的权力,这就让地级市更难管控代管的县级市。未来孝感、咸宁、黄冈和随州几个地级市将和其代管的县级市一起竞争。而武汉在重点打造的武汉都市区包括了孝南、咸安和黄州等地。


对于这几个地级市来说,扩权无望小弟难管,与武汉同城化发展是唯一选择。


传统强地级市:黄石、宜昌、襄阳、荆州、十堰加荆门

荆门不算传统强地级市,曾经的一特五大,从鄂A到鄂F,分别是,武汉 黄石、十堰、荆州、宜昌和襄阳。


下图的地级市辖下的区数量明显比前面几个多。其中宜昌最多,下辖5个区,黄石次之,4个市辖区,十堰和襄阳都是3个,荆门和荆州分别2个。其实当初荆州下辖的江陵也设了区,后改为县。



从各地的行政区划来看,宜昌下设的区(县、市)数量最多,400万的宜昌竟然设置了13个区(县、市),和1300万人口的武汉下辖的数量一样多,平均每个区(县、市)人口仅为30万。黄石市区面积小,人口80万左右,但却设置了四个市辖区,其中,铁山区常住人口仅为5万多。宜昌的猇亭区人口也只有6万多。这两个区是湖北人口最少的两个市辖区。



严控撤县(市)改区对荆州影响较大,荆州有设区的计划。十堰在2014年已经将郧县撤县设区为郧阳区,黄石曾经想撤大冶市为大冶区,最终以失败告终。宜昌和襄阳行政区划是湖北最合理的两个地级市,暂时没有扩区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