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财产保险公司受益所有人如何定义(财产保险的保险受益人有哪些)


12月29日,中信信托通过线上直播举行“共生共享、同守初心――中信保险金信托服务标准发布两周年”第五届中国保险金信托论坛。


《中国保险金信托可持续发展之道(2021)――渠道深度洞察报告》显示国内客户对保险金信托的需求持续增强。近7成的调研对象称,有客户主动向其询问过保险金信托,并且其中近一半的客户多次表示对保险金信托感兴趣,希望设立。但另一方面,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有成功协助客户设立保险金信托经验的调研对象不足30%,各渠道推广保险金信托的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当前信托与保险行业亟须在队伍建设、模式创新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发力:建立权威的培训认证体系,赋予渠道知识、能力与资质;在营销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保险金信托的服务边界,厘清市场参与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王楠介绍说,自2019年发布中信保险金信托服务标准以来,中信信托与合作机构通过借助金融科技赋能、共建人才队伍、丰富保险金信托应用场景等举措持续提升和完善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家合作机构与中信信托协同平台系统对接;中信信托保险金信托服务可管理运用的财产类型除了保险合同受益权之外,还包括了现金、不动产、非上市股权、上市股票、债权,服务场景包括信托 养老、信托 助残、信托 遗嘱、信托 慈善捐赠等。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表示,保险金信托是一项非常好的金融服务,它是信托回归本源业务的体现,弥补了保险本身很难周全保护受益人的不足,为家庭形成了更完整的保障链。但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面临几方面挑战,一是制度供给不足,目前该领域的法律及监管政策尚不清晰;二是商业模式有待优化,目前保险公司是该业务的商业利益主体,信托公司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建议信托公司积极探索从保险 信托到信托 保险的发展路径;三是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商务能力亟待重构,当前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缺乏权威的职业认证体系,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尝试建立保险金信托服务的培训认证体系并向全行业推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