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转移支付是财政政策的手段嘛(转移支付不是财政政策工具,而是收入政策的手段)


资金到位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各级政府要发挥职能,层层保障,完善资金分配,引导省级、市级下沉财力,不要节流,要让资金最终能落到基层,缓解各级财政的压力,重点关注地方资金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其二是政府要收紧支出口,各级政府要将资金用到三保任务中,而在其他本级支出中“勒紧裤腰带”,严禁违法违规挪用“三保”资金,这同样是为了推动财力的下沉。


共同转移支付则主要解决社会保障相关的资金需求,它突出的是保障到位。共同转移支付,是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其反映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支出责任,所涉及的领域均是重要的公共服务事项,包括教育、养老等等。保障到位就是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预算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强化资金管理,明晰权责分配,确保资金用于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最后是专项转移支付,这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关键,目的在于加强财政资金的渗透力度,直达社会资金需求痛点,具体操作中要拿出“烹小鲜”的态度精雕细琢,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可以到达应达的位置,发挥应有作用,其要点在于精准与落实。


精准就是不能走偏。专项转移支付的核心本就是上级政府委托下级政府代理事物而进行补偿的资金,这要求资金接受者必须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绝不允许违规挪用。


落实就是资金不能落空,专款专用,资金发放到位,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一样也要到位。它关乎一系列精准惠及民生、企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基本走出疫情的阴霾,呈现较好的恢复势头,但是财政压力仍然严峻,在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提高地方转移支付资金比重的同时,更需要保障资金及时、足额、精准落地,强化资金监管,要根据三大转移支付工具的特点将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并采用差异化的监管手段。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了地方政府最大的自主权,该类型就需要建立灵活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资金监管体系,而共同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对资金使用范围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就需要资金监管更加透明,更可追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