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1997年金马奖(1997年金马奖张国荣视频)


如今的影视剧制作越来越精美,特效越来越成熟,唯独好故事越来越少。


当然是优秀的编剧。


编剧的故事配不上高水准、高经费的制作,不能不说是大遗憾。


好故事为何稀少?好编剧缘何难得一见?


24年前上映的《南海十三郎》或许可以让我们管中窥豹。



1997年金马奖上,张国荣凭借《春光乍泄》提名影帝,最终却输给谢君豪,正是因为《南海十三郎》。


到如今,依旧很多人为哥哥错失影帝而遗憾(包括我),但不得不承认,《南海十三郎》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谢君豪更是一位让人称道的演员。


《南海十三郎》讲述了粤剧金牌编剧南海十三郎坎坷的一生。


南海十三郎的传奇经历广为流传,最初被杜国威改编成舞台剧,后来又改编成电影。


舞台剧和电影中的南海十三郎,均由谢君豪饰演。


因为舞台剧不断演出,单单这一个角色,谢君豪就演了一百多遍。


如此深度与一个角色磨合,他对人物感情与经历的把控,很难超越。



豆瓣上,《南海十三郎》评分高达9.3,被称为谢君豪一生最好的电影。


这部影片被推崇,不仅仅是因为演员演技,故事情节,更因为其中寄托的情怀。


当我们渴望好故事、呼唤好编剧的时候,再看这部影片,不禁感慨万千。


01

影片借说书人之口讲述了南海十三郎艺海浮沉的一生。


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因为籍贯是南海县,又在家中排名十三。


所以艺名叫: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的祖父是茶商,父亲是甲午年间的翰林,人称“太史公”。


太史公爱宴客,且宴客时常常请戏班来唱戏;他一共娶了12个老婆,这些女人大多出身妓院,平时没事也爱唱戏。


家庭氛围的熏陶给了南海十三郎最早的启蒙。



南海十三郎成年后,在一次慈善舞会上邂逅了来自上海的千金小姐莉莉(吴绮莉 饰),并对她一见钟情。


莉莉离开的时候,他冲动之下追随她到了上海。在上海,两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莉莉出国,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深受情伤的南海十三郎流落街头,直到两年后才回到家中。


这段感情成了南海十三郎的隐痛,也成了他后来命运转折的原因之一。



回广州后,南海十三郎以教书为生,闲暇时间就去听听戏,与此同时开始尝试写剧本。


当时在省港澳最红的名伶是薛觉先。


南海十三郎懂戏,每次听薛觉先的戏,对方唱得好与不好,哪一板唱错了,他都门儿清,还能在台下进行纠正。


一次,他将写的剧本《寒江钓雪》送给薛觉先看。


薛觉先看完后如获至宝,犹如高山流水觅知音,力邀南海十三郎加入自己的剧团。


两人约定:薛觉先唱大仁大义之戏,南海十三郎作有情有义之词。


二人珠联璧合,相互成就,开启了一段风云岁月。



02

什么是好编剧,有哪些标准?南海十三郎在教徒弟的时候给出了回答。


南海十三郎是做编剧的天才,他思维灵敏,出口成章。


编写剧本的时候,他一个人说,三个人记录,还跟不上他的思维,常常让他大为光火。


后来,终于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不但能记住他说过的所有唱词,还能适时提出意见。


年轻人聪明、努力,有野心,梦想着成为像南海十三郎一样著名的编剧。



这个年轻人叫唐涤生


唐涤生给南海十三郎敬拜师茶,他却在茶里吐了一口唾沫,让唐涤生自己喝掉。


没想到,唐涤生忍辱负重,还真的愿意喝。


南海十三郎侮辱唐涤生是假,考验他是真。


唐涤生敢爱敢恨、敢做敢为的品质打动了他,他终于松口收徒。


(PS:现实中并没有两人是师徒的证据)



在教授唐涤生的过程中,南海十三郎阐明了自己的编剧思想。


他禁止唐涤生模仿他,也不让他写迎合观众的俗气剧本,而是让他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


他告诉唐涤生,自己之所以写通俗剧本,是因为看他戏的人绝大多数是文盲,所以要易懂。


但属于唐涤生的时代,观众的水准会越来越高,他在创作的时候,要有前瞻性。


最重要的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他告诉唐涤生要把所学的东西融合成自己的,如果一味模仿,这世上不过是多了一个南海十三郎而已。



除了创作理念,十三郎警告唐涤生:“整天想着成名是写不出好剧本的。”


唐涤生确实极度渴望成名,但他的格局远比获得私人名利要大——


他想证明文章有价。


什么叫文章有价?


唐涤生解释:


再过三五十年,黄金股票、世界大事都是过眼云烟,但一个好剧本,即使过了五十年、一百年,还是有人欣赏,就算他死了,他的名字、他的戏,没有人会忘记。


唐涤生想证明的,是文字的价值。


这是一个编剧的情怀,而不是汲汲于名利的市侩。





这段剧情向观众展示了好编剧的标准:


有独创性,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曲意逢迎,对创作有敬畏心。


根据这些标准,再对照现实,能做到的有几人呢?


03

十三郎虽投身梨园,但豪气干云,义气不减。


抗战爆发后,戏班解散,他离开广州参加到抗日中。


在抗日军队里,他把满腔热血寄托到文字中,编写剧本劳军。


他希望这些剧本可以鼓舞士气,激发士兵的爱国情怀,杀敌勇气。


可表演时,士兵们的情绪刚被调动起来,就被旁边的艳舞俗曲吸引。




大敌当前,有人却用美色腐化军队,南海十三郎当然看不过去,一怒之下,他将始作俑者一顿暴打。


被拖走的时候,他大喊:“做戏也做人,戏要启示人生一条正确的路,我的戏全都是导人向善,教人有始有终地顶天立地。”



他说的话明明那么有意义,可人们只当他疯了,他的呼喊是疯话。


此时的南海十三郎已经显现出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特质。


教训人虽然过瘾,但事情传出后,与他有过节的同行开始编排他恃才傲物看不起人,导致没人敢再用他。


抗战胜利后,戏班恢复了正常演出,以往被追捧的南海十三郎却无人问津,连维持生活也成了难题。



好不容易有人找来,对方想要的却不是他愿意写的。


比如,一个脑洞大开的戏班,编了一出“禽兽版”的“沉香救母”:


猩猩强抢民女,然后朱胎暗结生了个小猩猩,十八年后小猩猩劈山救母。


结果,南海十三郎把剧情改成一群女子化身巾帼英雄,劝猩猩和自己一起打狒狒,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故事。



对于南海十三郎来说,连猩猩打狒狒的情节都乱编出来,已经是他能接受的底线了。


可剧团老板却不满意。


对于老板来说,取悦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观众想要看轻松的戏码,他就要安排,才不管故事狗血不狗血,是不是符合常理,能不能发挥教化作用,赚钱才是王道。


结果双方闹掰了。


之后又有人请南海十三郎写一部战争爱情片。


电影拍摄出来之后,南海十三郎发现剧本被导演改得不伦不类。


他告诉导演剧本才是一剧之本,导演却表示:自己爱怎么改就怎么改。




他一怒之下,想要抢底片,禁止电影上映,却被对方揍了一顿。


刻意迎合观众,把赚钱作为首要目标的人,当然无法理解南海十三郎“自命清高”的坚守。


几次争执之后,南海十三郎失去了在行业里最后的立足之地。


南海十三郎的坚守有错吗?显然没有!


创作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作品中宣传美好的德行,让艺术发挥教化作用,本来也是这个行业的使命。


只可惜,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常常要让位于利益。


不必说以前,看看如今的影视市场,不依旧如此吗?


04

心灰意冷的南海十三郎想要逃离,却在路上却碰到了莉莉——那个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女人。


此时莉莉早已嫁人,不但认不出他还把他当流浪汉,看到他的时候眼里全是恐惧。



在最潦倒的时候遇到最爱的人,南海十三郎的骄傲碎了一地。


事业的坍塌,感情的失意,双重打击让他崩溃了。


他一时想不开,竟然在坐火车的时候从车窗跳下。


南海十三郎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的悲剧。


他有才,有原则,敢做敢为,有敬畏心。


然而,却被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抛弃。


令人唏嘘。



跳车的南海十三郎没有死亡,可他的精神世界已经被击溃——他疯了。


后来南海十三郎流落到香港。


在香港,他终日流浪街头、居无定所、蓬头垢面、满身臭味。


已经在香港定居的薛觉先找到了他。


想当年二人初相识,意气风发地搅动着粤剧界的风云,何等潇洒恣意?


可惜,命运弄人!



与薛觉先对话时,南海十三郎的反应耐人揣摩。


薛觉先看着满身肮脏、神志不清的南海十三郎说:“我现在看见你这样子,心里真不舒服。”


南海十三郎却说:“你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呀。”


薛觉先想替南海十三郎换一副眼镜,因为他的眼镜没有镜片。


可他拒绝了,说:“其实做人用不着看得太清楚……什么都看得清楚,那是很痛苦的。”



如此有哲理的话从他口中说出,让人看不清他到底是真的疯了,还是因为不想再看这世界而装疯。


薛觉先想要收留他,他却慌称去厕所翻墙逃走,宁愿做流浪汉也不愿做个正常人,其中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次在茶馆中,南海十三郎偶遇了唐涤生,师徒俩隔着一扇屏风填词对唱,感人肺腑。


抗战投军前,南海十三郎忍痛把唐涤生赶到香港,让他自己闯荡江湖。


再相见,昔日徒弟已经是著名编剧,犹如当年的他一样受欢迎。


对于恩师,唐涤生自是感念。


他们之间,是知音的惺惺相惜,也是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珍视。



在唐涤生的鼓励下,南海十三郎终于决定重新见人,可当他梳洗干净,第二天去见唐涤生的时候,却看到他被救护车送走。


那一天,正是唐涤生名作“再世红梅记”首演的日子。


也是在这个日子里,年仅43岁的粤剧编剧大师英年早逝。


南海十三郎想要靠近唐涤生,却被警察拦住,由于他在警局门口大吵大闹,被当成精神病人送进了精神病院。


他在精神病院一住,便是五年。



出院后,他在一所寺庙做导游,因为精通英文、德文、法文,他负责接待外国游客,并为寺庙赚了不少外币。


就在他的生活归于平静的时候,却得知父亲去世了,而且是绝食而死。


自从到香港,南海十三郎再也没有跟家里联系过,再次得到消息,竟然是如此噩耗!


受到打击的南海十三郎离开了寺庙,接下来的时间,他住了两次精神病院,在寺庙住了三年,其余时间则是街头流落,直到被冻死。



05

其实以南海十三郎的聪颖才华,只要他愿意与世俗合流,日子一定不会差。


可是,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那些才华不如他、人品不如他的人,反而活得风生水起。


这或许也是天才的宿命。


影片最后,说书人说:“不管怎样,总之他是个天才。”



与此同时,他又叮嘱听故事的人:


“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个结局,一是早死,就像唐涤生那样;二是疯了,悲剧收场。因为天才是永远不会跟世俗妥协的。”


南海十三郎这一生,享受过繁华,却在落魄中放逐自我;拥有才华,又在坚守原则中被世俗判定失去价值。他多舛的命运让人叹息。


影片结束时,片尾那句“献给全港编剧,共勉”更是让人感慨万分。



每个行业都需要坚守底线不忘初心的人,他们是一个行业存在的底蕴和价值。


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份坚守更加难能可贵。


可当听到说书人最后那句“这是一个潦倒编剧讲另外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时,又会觉得讽刺。



毕竟,当面对生存压力和物质诱惑时,又有几个人能坚守得了呢?


不说其他,看看当下被资本和流量绑架的影视圈便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