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那些属于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者包括农业生产企业吗)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好种田“老把式”,培育好务农新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在吉林松原一个村庄,村里近1000公顷的土地,原本每家每户各自操持着,农忙时需要1000多人忙活。可现在,从种到收,只要8个人就全“包圆”了。地还是那片地,种地人少了,效益却增加了,每公顷玉米增产超过3500斤,再加上节约的成本,一公顷地能多收入三四千元。最让人惊叹的是这8个种地人,年龄都已不小。


8个人种1000公顷地,还种得这么好,秘诀在哪?仔细推敲,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科技支撑,测土配方、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专家来村里教的现代农业技术全都被应用在了地里;二是规模优势,原来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通过村里成立合作社,土地逐渐集中连片,规模效应渐渐凸显;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套服务跟得上,无论是春种、夏管、秋收,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各类农机服务给力,8位“老把式”把这地种得越来越有滋味,越来越有奔头。


应该看到的是,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农村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充实农业生产者队伍,更要从扩增量入手。下力气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吸引那些有志于农业生产的人返乡、下乡,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务农积极性,要把各项惠农、强农、兴农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千方百计提升务农效益,让他们增收有盼头。与此同时,也要增加农业投入,创造良好的务农条件和环境,来稳定他们的预期,为他们大显身手增动力、提信心。


服务好种田“老把式”,培育好务农新农民,我们就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结出累累硕果。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31日 18 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