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投资收益属于损益计算账户吗(投资收益属于损益类账户吗)


首先得解释一下,什么叫“心理账户”,其实也无非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里借用李永乐老师的话,每个人在消费过程中,潜意识里存在“心理账户系统”,会把金钱分门别类的管理和预算。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就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各种消费的预算不能进行交叉。



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都会发现这类现象,比如某个平时抠抠搜搜的朋友,给游戏充值时却毫不吝啬;再比如很有钱的朋友,平时出手阔绰,但买菜时也会和摊主讨价还价,为的只是那几毛几分钱的优惠。其实这就是“心理账户”在捣鬼,因为这些商品和服务在你心中的“心理账户”不同,所以你可以花大价钱买一些你认为好的商品,但你认为不值钱的商品和服务却绝不能多花一分钱。如果大家感触还是不深刻,不妨我们想想我们网购时,最能激起我们下单意愿的一个词“包邮”。因为大家会不自觉地把商品价格和邮费分散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它们决不能合并,东西可以贵点,但一定要包邮。这下大家是不是就比较有感触了呢?



那么今天讨论这些的目的何在呢?因为投资中这类现象也屡见不鲜,大家无论是在炒股还是买基金时是不是都特别在意买卖的费用呢?尤其是对于基金而言,因为目前券商的股票佣金费率下降之后,大多数投资者享受到的股票佣金都已经很低了,但基金在多数平台的销售费率仍然较高,所以投资者们一方面想要买入好的基金,一方面又想着怎样可以少付一些手续费。其实这也是不同“心理账户”带来的影响。


我记得我之前的文章说到过一种心理学效应叫做损失厌恶,当时举的例子里说到很多人能花10元买到的股票绝不会花10.01元买入,当时我用的是损失厌恶的心理来解释这个现象,但在我看到“心理账户”效应后,我觉得也可以用这个做个解释。因为无论投资的标的能赚到多少,这只是“投资”账户的里钱,而买入的价格永远会被列为“成本”这个账户之中。投资品的损益与买入时的成本不能合并计算,这是很多投资者的通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