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注册山东省商贸公司的好处(贸易对企业的好处)

青岛港将重点从集装箱发展、航线布局等方向突破,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集装箱国际中转通道搭建、国际航线加密、整车业务多元化等新项目新业态落地,进一步完善山东港口供应链服务、航运服务等功能。


新华财经济南11月30日电(贾云鹏、王冠钰)在近期发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山东港口青岛港位居首位,在枢纽基础规模、设施支撑能力方面优势突出,贸易但网络连通能力、国际转运能力还有待加强。对此,青岛港以指数评价结果为引领补齐短板,提出要加快突破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等新项目新业态,带动港口能级和城市能级跃升,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指数评注册价竞争力 青岛港位居首位


2020年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大集装箱吞吐量港口,三个位于东北亚区域;全球前十大货物吞吐量港口,四个位于东北亚区域。“东北亚区域航运枢纽在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航运供应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首先选择这一区域进行指数评价。”指数编贸易制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指数旨在评估东北亚区域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考虑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区位影响因素,结合全球航运专家委员会专业评价意见,指数首期选择中、日、韩和俄罗斯的17个港口为样本港口,从枢纽基础规模、枢纽运营水平、网络连通能力、口岸营商环境、智慧绿色山东省港口发展、枢纽所在城市经济活力6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来评好处价综合竞争力。


结果显示,在17个样本港口中,青岛港综合得分最高公司,釜山港次之,天津港第三,这三个港口在网络连通能力、运营水平和基础规模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从一级指标分项评价结果看,青岛港在枢纽基础规模方面优势最为突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较企业强;日照好处港的综合运营水平最高,其次为釜山港、光阳港;网络连通能力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釜山港、青岛港和天津港。从智慧绿色港口发展来看,综合得分排名前三位的枢纽港口分别为青岛港、釜山港和天津港。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认为,现在我国正积极打造国际航运枢纽,东北亚是我国港口参与竞争的重要区域,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编制具有现实意义。


航运枢纽竞争激烈 主要港口优劣互现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东北亚区域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各国均非常重视枢纽港建设。据了解,韩国20世纪90年代初就实施了东北亚物流中心发展战略,着力发展国际物流枢纽,在韩国国土海洋部发布的《全国港湾基本计划(2011-2020年)》中明确将釜山港定位为东北亚集装箱转运中心。日本2004年推出“超级枢纽港培育计划”,2010年又进一步推出“集装箱枢纽港国际战略方案山东省”,旨在做大做强本国枢纽港。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加速推进重点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将发挥青岛港、大连港的、天津港等国际枢纽港作用,推进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


以综合得分位居前两位的青岛港和釜山港为例,双方在航运枢纽竞争中你争我赶、各有优势。釜山港聚焦集装箱中转和运输,是东北亚地区连通能力最强的港口,跨境便利化程度高,与世界10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相连。而青岛港在枢纽基础设施、运营水平和智慧绿色港口发展方面优势突出,但网络连通能力、国际中转能力落后于釜山港。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国际航运业呈现诸多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贸易,也对各港口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产生明显影响。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公司心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6.05亿吨,同比增长4.7%,超越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五;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标箱,同比增长4.7%,首次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东北亚第一。


“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超越新加坡港和釜山港,意味着青岛港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加凸显,这将是企业东北亚港口整体格局上的一次重大变化。”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电生认为。易对


提升服务能级 增强综合实力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另一“风向标”,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对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根据2020年报告,从港口条件单项看,青岛位列全球前五,但在综合评价中只位居第15位,主要是航运服务和综合注册环境低于大部分著名港口城市。


相比港口条件,国际航运枢纽更看重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高能级港航中心一定是高配置能力的港航供应链要素中易对心。”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商贸有方认为,高能级港航中心一定是供应链要素资源集聚、现代服务体系完备、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完善的地方。


山东港口发展商贸规划此前提出,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贡献率由现在的7:3,到“十四五”期间要调整为各占50%,到2035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对集团贡献率将成为“倒三七”,即传统业务占30%,新兴业务占7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