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中国所有城市面积排名2020(全国城市面积排名前十2020)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城市数量共计333个,其中地级市(不包含自治州)数量占到293个,是我国行政区划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各地区撤县设区、县升级县级市的区划改革更是多有发生。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撤县140个、新设行政区110多个、县级市新所有增20多个、地级市也新增了10个,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市还有数以百计的县城正在排队等待批复撤县设区规划。



地级市20强,北方仅占6席

2021年入围全国地级市20强的城市名单,与2020年并没有发生变化。分省域来看:江苏省有8个地级市入围,继续巩固其全国经济地位;浙江省有4座地级市入围紧随其后;山东省3座地级市入围,暂列2020第三;广东省2个地级市入围,其他省份中福建、河北、河南分别各有一座城市入围。


分区域来看:南方城市共计14座,北方城市仅有6座,但是这一结构平衡却在过去三年中(2019-2021年)悄悄发生着改变。


2019年全国地级市20强中,北方城市不仅只有5座城市入围,且其中三座城市(烟台、唐山和潍坊)的经济总量均呈现负增长(受疫情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影响);


到了2020年,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襄阳市跌出了全国地级市20强,而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临沂市晋级补位,自此全国地级市20强中北方城市达到了6座;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虽然在全国地级市20强中北方城市的数量没有增加,但紧追地级市20强身后的城市分别是来自北方的榆林市、哈尔滨市和太原市。



还有一个变量就是,2021年全国地级市20强城市中,北方6座城市中有3座城市排名出现上升(其他城市洛阳排名不变,徐州烟台下降1位),而南方城市中有4座城市经济排名和常住人口排名出现了下降


江苏4个地市经济、人口下降

江苏省2021年经济表现不俗,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364.2亿元,迈上11万亿新台阶,经济同比增速达到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江苏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表现中,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具体城市表现方面,南通市2021年共完成GDP11026.94亿元,经济增速达到8.9%,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8和0.3个百分点,表现不俗。但在城所有市经济排名表现中,有一种退步叫作“慢进也是退”。


2020年南通市GDP首次突2020破万亿元十,全国经济排名上升两位,位列全国第21位,且距离第20位的合肥市GDP差额仅有9.42亿元;然而2城市021年,南通市GDP不仅被福州市超越,且与合肥市的差额也拉开至385.86亿元,在整个万亿俱乐部24座城市中南通市经济名义增量未能突破千亿元(990.64亿元),仅高于受水灾和疫情影响的郑州与西安。


与南通具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同省的徐州市,2021年徐州市共实现全国地区生产总值8117.44亿元,同比增速8.7%,名义增量797.67亿元,无论是经济增速还是同体量城市经前济名义增量均表现不俗,然而徐州市迎来了增速和增量更为显著唐山市的挑战,慢进的经济增速下全国经济排名反而倒退一位。



江苏省的另外两座城市——扬州和盐城经济排名下滑则源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减缓。2021年扬州和盐城GDP同比增速分别达到7.4%和7.7%,这一增速在江苏省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名义增量分别达到648.10亿元和663.99亿元,与同体量经济城市增量最大相差额达到30%。


而比起经济的增速放缓,更值得警惕的是以上多个地市的常住人口也出现了同步下降。


2018年扬州市户籍人口458.34万人,但年末常住人口仅有453.1万人,人口外流已经开始显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底扬州市常住人口仅为455.9万人,年均增长1万人,户籍人口持续下降。


如果说扬州市年均1万人的增幅还算及格,那么接下来盐城和泰州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


2019年盐城市户籍人口达到821.35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20.89万人,百万人口呈现外流;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盐城市2020年底常住人口670.96万人,一年中国时间再次减少近50万人。


位于盐城南边的邻居泰州市人口下降则持续下探,过去4年(2017-2020年),泰州市常住人口由465.19万人下降至451.28万人,虽然下降总量不及扬州,但是连续四年下降且每年下降幅度更高。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第二大省,下辖13个城市以发展均衡而知名,在全国百强市、百强县和百强区入围数量上,长期保持全国第一位,且与第二位拉开了绝对优势。然而进入2020和2021年以来,随着全国疫情接连不断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江苏省各地级市在全国经济排名中的表现出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即部分城市排名稳定和上升(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部分城市排名下降(南通、徐州、扬州、盐城)。



而在人口表现方面,根据2021年江苏省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2‰),整个2021年仅新增人口28.1万人,这个数量仅有湖北省的一半之多。


就在南方部分城市排名下行的同时,北方部分城市的排名却在过去两年中接连迈进。


唐山临沂排名连续上升

2021年唐山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0.6亿元,名义增量达到1019.7亿元,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5.5%,分别高于河北省0.2和0.4个百分点,人均GDP跨过10万元大关,全国经济排名超过徐州位列第27位。值得强调的是,这是继唐山市2020年GDP超过大连之后,连续第二年GDP排名上升。


唐山市经济发展稳健的背后是唐山市大刀阔斧地加快产业转型,从过去的“钢城”转变为如今的“港城”。


唐山拥有229.7公里海岸线以及4467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近年来唐山市全力实施“海洋 ”产业,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唐山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唐山港形成了一港三区的发展格局,航线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多个港口,外加上国际班列的补充,已经在全国布局内陆港45个,连接中亚和欧洲等地区。


2021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22亿吨,稳居国内第三位,成为全球排名靠前的铁矿石接卸港和钢材、煤炭输出港



而在202排名1年全国地级市经济20强中另一座排名保持两年上升的城市,是同样来自北方的临沂。十


2021年临沂市GDP达到5465.5亿元,名义增量660.25亿元,同比增排名长8.7%,两年平均增长6前.3%,全国经济排名超越洛阳市位列第44位。这也是继2020年临沂市GDP超越襄阳和漳全国州之后,连续两年GDP排名上升


值得肯定的是,2021年临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首次突破400亿大关(409.5亿元),同比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11.4%。


虽然唐山市和临沂市依靠稳定的经济发展,连续两年取得全国经济排名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在2021年全国地级市经济20强中,经济排名上升位次最高的却另有其城,那就是同样来自北方的城市——潍坊市。



潍坊全面开花

2021年全国地级市20强城市表现中当属潍坊市最为亮眼。


先来看经济总量,2021年潍坊市GDP突破7000亿大关(7010.6亿元),全年名义增量达到了惊人的1138.40亿元,虽然经济总量在地级市20强中仅位列第12位,但名义增量排在了20强中的第5位,同比增速达到了9.7%,两年平均增长6.6%,均位居山东省第一位


与其他经济排名上升的城市重点行业发展显著不同,潍坊市过去一年可谓是三次产业、重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外贸易、财政收入全面开花可谓瓣瓣同心、瓣瓣不同


2021年潍坊市三次产业同比分别增长7.6%、10.0%和9.8%,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中国的9.1:39.8:51.1调整为9.0:40.4:50.6,第二产业比重加重。


重点产业方面:2021年潍坊市全年粮食总产量、种植总面积以及亩产实现“三增长”,增幅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粮食总产量(435.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海洋产业收入达到1704亿元,同时全年针对119个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达279.6亿元,不断巩固海洋产业规模提升海洋产业层次。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占比最高,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7%;分领域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最高,达到37.4%;制造业投资增长25.3%;而关于民生投资方面,教育和卫生投资更是增长147.1%和38.9%。


国内外贸易方面:消费市场加快复苏,20面积21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1.5亿元,同比增长16面积.4%;进出口贸易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657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出口额达到1861.7亿元,增长53.2%。实际使用外资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2%。


在消费、进出口贸易的利好影响下,2021年潍坊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城市到了656.9亿元,同比增长14.5%。



2022年潍坊市将继续大力抓先进制造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布局先导产业,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医养健康产业;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海绵城市、清洁取暖改造三项国家级试点;同时加快民生建设投资;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2022年的潍坊依旧值得期待。


通过以上全国地级市20强城市的经济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当下我国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依然明显,但在这样的差距之下,部分北方城市因地制宜、加速产业转型,经济增速表现十分亮眼。随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沿线的北方城市还将迎来经济发展的上升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