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政府劳务派遣是什么企业(政府招聘劳务派遣人员是做什么的)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被统称为“体制内”人员,其占用编制的,纳入编制统一管理。有编制则意味着财政的直接或者间接(自收自支事业编人员属于间接)供养,待遇参照国家标准执行,社保等辅助待遇也是采用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模式。这些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式干部”。


但我们在政务服务中心或者服务性质的单位办事时,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年轻的临聘的工作人员,有些是通过自主聘用的方式进入单位工作,有些是通过协管招录的方式进入。这些人绝大多数是采用劳务派遣制的方式,也就是说与这些人签订合同的是一个劳务公司,并未所工作的单位。


为什么要临聘工作人员?同时为什么这些人采用劳务派遣制,而不是合同制直接用工?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临聘人员这些事。



一、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什么要临聘人员

增加工作人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正式的招录或者调动程序补充机关人员,这种方式要严格按照编制数量把控;另一种是通过临聘人员,按照规定,总临聘人员数量不超过在编人数的10%,但同一级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之间可以调剂人数,即把不需要临聘人员的单位指标划拨给需要的单位使用,同一行政区域统筹数量。


采用临聘人员补充劳动力,主要原因是编制数已经满,或者编制总数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市场监督系统、交管系统等,人员编制总数是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必须临聘工作人员。


因为现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总数是在2012年底没有再增加,同时现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营商环境的建设,使得很多服务性单位、窗口单位业务量是不断增加的。


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量激增VS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数量保持不变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用工需求,这也是政府和事业单位需要临聘工作人员的根本原因。


同时政府临聘工作人员也有很大的优势:


一是及时补充劳动力。这与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招录人员不同,在正式干部招录时,从报计划开始,到招录到岗,至少是需要1年的时间,如果单位工作急需要人员,显然临聘人员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是用人成本降低。正式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其工资和社保等项目都需要按标准执行,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限定人员编制总数的原因。临聘人员总体来说工资和社保支出较低,可以很大程度减轻财政的负担。


三是用工方式灵活。临聘人员采用三方派遣的方式,如果存在临聘人员无法满足岗位需要,或者不能胜任岗位的工作,相关部门可以依据程序及时解除用工关系。这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辞退”截然不同。


四是可以解决部分社会人员的就业问题。在临聘工作人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虽然待遇不高,但至少是比失业强。


图片源于网络


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临聘人员为什么采用务派遣制?而不直接用合同制

采用劳务派遣制,而不采用像企业一样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决定,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非生产经营类的市场主体,并非企业法人。所以也不能直接与临聘人员签订合同,形成直接的劳动关系。假设直接签订了合同,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是无法开设向企业一样的工资账户、社保医保等账户的,容易产生用工关系理不顺的情况。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预算拨款,其直接用人的经费只能是正式在编人员。如果临聘人员,只能是与三方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也有一些单位临聘人员比较少(1-2人)的话,是单位直接发放工资,但这种情况下单位无法缴纳社保。而且签订的合同也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一种简单的劳务协议(这种情况较少)


二是节约成本(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临聘工作人员,本身用工成本还是较低的,用正常的休假和双休吸引人员。并且由三方机构管理这些临聘人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假如单位直接管理这些人员,使得单位在人员日常管理、工资人事、社保等方面的工作量增加,同时使得单位并存机关事业和企业两种管理路径,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比较高的,采用劳务派遣恰恰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三是人员的进入退出较为便捷。劳动法规定,在单位工作满15年以上人员,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直接采用合同制,在涉及改革或者其他的情况时,容易与临聘人员产生劳动纠纷。劳务派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无后顾之忧。


图片源于网络


三、临聘人员的前景

机关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窗口工作或者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可替代性较强。所以随着政府网络办事的推广,这些人员很容易被替代。而且政府部门很多的工作,会采用外包给服务公司的方式进行,代替直接派遣用工的方式。所以,临聘人员如果有好的机会还是可以在择业后再次就业的。


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临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还是偏低的,包括社保待遇。在有一些地区的临聘人员招聘公告中写得很明确,鼓励“协管”人员通过正式的招考途径成为正式干部。


有一些临聘人员可能会说,单位直接和他们签订了合同。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这样的情形存在,但在你仔细核看看你合同中盖章的单位,还有社保中单位信息后,就会有新的发现了。


同时,事业单位是签订聘用合同的(与劳动合同不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内在政策意义也造成了其与公务员的区别本质区别,篇幅有限,后期推送文章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