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西坞来料加工驶上数智化“高速路”

记者 郑连乔 通讯员 陈银儿

本报讯 “我腿脚不好,请帮我挑选一些轻便产品。”12月22日下午,西坞街道白杜村村民陈阿秋在微信群发消息,很快就收到了来料加工产品。在白杜村,因身体或家庭原因不便到来料加工点工作的村民不在少数。“我们建立微信群线上点单,一方面是为了及时了解大家的需求,同时也方便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目前,微信群已有278人,点单共计462次。”街道妇联副主席邬路维介绍道。

一直以来,西坞街道来料加工品类以针织类低端加工产业为主,如何提高附加值是邬路维一直思考的问题。一次偶然机会,她体验了陶器制作技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邬彬旭的陶器制作分享课,于是萌生一个念头:把来料加工产品和非遗融合,促使来料加工提档升级。她立刻联系邬彬旭并达成合作意向。“将两者融合,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奉化陶瓷文化,还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邬路维说。

“在汇聚各方资源后,我们筹划把来料加工产业数据全程化、全域化、全景化,并进一步加强产业管理、开放营商资源、共享市场资源。”邬路维告诉记者,目前正和西坞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商谈打造线上点单平台,把来料产品精细化分类,方便不同人群快速找到各村来料加工超市或具体的来料加工点。

眼下,西坞街道来料加工已覆盖70%的村(社区),从事村民超过500人,成为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如何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产业,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谋划的重要文章。要对接好企业,才能有长期稳定的货源;要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才能帮助他们实现‘不离乡、不离土’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军说。

下步,该街道将围绕来料加工,在“服务、管理、信息、效益”四个维度上深度挖掘,致力于满足“政、企、民”三方对于来料加工产业数智化的迫切需求,以实效形成有效闭环。届时,通过线上小程序,各村加工点连通市场一线,承接加工订单,便捷办事流程;企业进一步了解资源、释放外发订单;村民自主链接加工资源、了解产业概况,享受数智化所释放的产业潜能与带富红利。

(来源: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