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银行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合同上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伯父去世,叶家兄弟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这本是让兄弟俩高兴的事情。然而过了几年,二人前往银行提钱的时候,却被银行人员告知:你们所继承的遗产并非3000万美元,而是3000美元,因为账户里只有3000美元。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来到银行想办理遗产过户的村民,名叫叶和德和叶和全,两个人是兄弟,家住在福建省福清市港头镇的玉塘村。


在几年之前,两个人继承了伯父的遗产,所以想要来银行进行办理。关于这笔遗产,叶家两兄弟手上也没有具体的银行凭证,没有存单,也没有存折,他们只知道他们对这笔钱有支配权。而要说这笔遗产的来源,还要从叶家兄弟的伯父说起。


图:叶和全


这叶家兄弟的伯父,本名叫叶木莲,也是在玉塘村出生。但是由于当年国内环境还不太景气,甚至经常会发生土匪抢劫的事情。为了寻求一个太平的生活环境,叶木莲的父亲,也就是叶家兄弟的爷爷,带着叶木莲前往了印度尼西亚生活,这时叶木莲只有12岁。在印度尼西亚,叶木莲也改了自己的名字,选择跟祖母姓,他的新名字叫做王贤能。


在印度尼西亚,改了名字的王意思贤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学校毕业之后,王贤能开始自己创业。1948年,已经20有余的王贤能想要开创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和朋友一块儿开了一家商店。由于生意头脑非常好,并且受到自己父亲的耳濡目染,也具备足够的商业思维,王贤能的生意越做越好,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


图:经济发展示意图


在做商店积攒下来一定的资金之后,王贤能想着,是不是可以顺应当时的经济状况,开展一番新事业了?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王贤能又把自己的商业领域拓展到汽车和五金。在当时,汽车和五金行业的市场前景还不是非常光明的时候,王贤能的这个选择可以说是非常大胆了。


由于主营批发而非零售,批发业务就意味着王贤能的经营范围将会更加广。那么在新领域的投资又能否取得成功呢?



之前在做商店的时候,王贤能已经积攒了充分的资金和当地的人脉,并且也具备一定的声望,他的汽车和五金事业在印尼当地可谓做的风生水起,甚至在华侨界都有一定的名声。


王贤能不但事业经营得非常好,并且人品也很好,可谓是德馨双休。在印度尼西亚的王贤能,也依然与在福建生活的家人保持着联系。在当时,年幼的叶家兄弟都非常尊敬自己的伯父,觉得他是整个家族的骄傲。


图:王贤能


尽管上世纪,印度尼西亚的市场经营非常顺畅,但是当地人对华侨的态度却并不好。所以在那种情况下,王先生也无法在印尼当地娶妻生子,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后代,一直自己一个人在外面闯荡,唯一的家人就是还在祖国的叶家族。


在四十多年前的1987年,叶家一家人依然住在玉塘村,这是一个离福州60km远的小山村委托。这一年,也跟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大家在欢天同上喜地的鞭炮声中度过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新年。但是就在2月的时候,一个噩耗却传到了叶家人的耳中。


叶和全的朋友,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急急忙忙地前来告诉叶和全说:你伯父在印度尼西亚去世了。



这个消息,对于整个叶家来说无疑是突然的。好端端的伯父,怎么就这么离世了呢?想起伯父生前对他们一家人的照顾,叶家兄弟也十分动容。叶和全说,自己结婚的时候,就是伯父王贤能接济的。


1977年,王贤能往家里寄了4万块钱人民币,这在当时来讲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用这4万块钱,一家人建起了让全村人都感到十分羡慕的新房子。这栋好几层的房子,在当时村里可以说是第一栋洋房。


图:王贤能存单


一方面,王贤能在印度尼西亚不断的给国委托内的亲人钱款上的接济;另一方面,王贤能也和国内的亲人一直进行代理人书信往来,沟通感情。对于王贤能来讲,乡愁就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他在这头,而在国内的家族亲人在那头。


1983年,思念家乡几十年的王贤能,终于乘坐飞机回到了国内,与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团聚了。五十多年的分别之情,终于在王贤能回到家乡的那一刹那,凝结成了一滴泪。人生能有几个五年、十年,又能有几个五十年呢?


看到阔别半个世纪的家人,在老家的亲人也是十分激动。千里迢迢回到家来的王贤能,自然也没有空手而归。在电视机尚未流行的年代,王贤能给家里带来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这也是全村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图:叶和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热潮。改革春风吹满地,到处都是涌现的新商机。十分想念国内环境的王贤能,向自己的晚辈说出了想把印度尼西亚的事业转回到国内的想法。他对自己的侄子叶和全提出,想让他们兄弟几个经营一个汽车运输总公司,把自己在印度尼西亚的资金全部周转回来,供他们运作。


也正是怀揣着这种想法,1983年,王贤能在福州当地的一家银行存入了2000万元。1984年,王贤能再一次往同一个账户里汇入了1000万元,一共在国内存了3000万元的资产。在国内事情处理妥当之后,王贤能就回到了印度尼西亚,打算把自己的事业做一个收尾。


同时在国内的叶家兄弟也开始运筹帷幄,准备着他们日后要经营的家族企业。


图:叶和盛


在每个月都不间断的信件里,王贤能对自己的晚辈保证说,是什么1987年7月份一定会回来的同上,到时候我们一起经营事业。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叶家兄弟等来等去,等来的却是伯父已经在印度尼西亚去世的噩耗。


整个家族的顶梁柱去世了,无论是从精神还是从经济上来讲,这对于一家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悲痛之余,叶家兄弟也想到,伯父还在国内的银行存入了3000万元。他们兄弟几个应该不辜负伯父的信任,把这3000万元用到最该用的地方上。



叶家兄弟前往银行确认伯父账户里的财产,银行工作人员一看到王贤能这个名字,便大声说道:


“哦,我熟悉这个名字。”


叶家兄弟一听是什么,赶紧让工作人员查询了账户上的交易。交易记录显示,账户里的钱并没有被取走,还是好好地放在那里。于是叶家兄弟便放下心来。但是当他们提出想查询账户上具体余额的时候,却被银行拒绝了:


“我们对每一个存款客户,都要履行严格的法定义务,不会将存款客户的信息透露给别人,除非你们能拿出你们继承这份遗产的法律文书,否则我们不会帮助你们的。”


图:王贤能


一听这话,叶家兄弟便着急了起来,他们也知道,如果想查询账户里的具体余额,并且应用上面的财产,就必须拿到继承公证。而想要开具继承公证,就必须要前往印尼,将伯父无配偶、无子女的证明拿回来,并且证明他们与自己伯父的亲属关系。


但是由于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印尼与我国的关系并不和睦,所以前往印尼调查取证也是非常困难的。面对这种情况,叶家兄弟也没有办法,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


王贤能在当初存入3000万元美元的时候,申请了海外通讯代理保管业务。因为王贤能已经有印度尼西亚的国籍,所以银行为了方便华侨将自己在国外的资产转到国内存款,便开展了这样一项业务。王贤能存款的时候,也留了个心。


由于客户自己持回执单到银行签字,才可以取款,所以王贤能也在银行留了一张照片,以代理人便银行确认提款人的真实身份。可是这笔存款,如今却成了一笔难以处理的遗产。


图:王贤能生意示意


在那之后的时间里,叶和全兄弟几个一直挂念着伯父在银行的财产。1990年,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正式缓和。尽管当时叶家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前往印度尼西亚。但是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值得振奋的。


2002年,叶和全兄弟终于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在三个月里,叶家兄弟跑前跑后,在伯父的住所,各个部门,以及印尼大使馆,中国大使馆都进行了交涉,终于把印度尼西亚文的公证转成了中文的公证,拿到了伯父没有结婚等七份证明之后,叶家兄弟辗转回到了国内。


在福州的继承公证处,他们开具了关于自己祖父遗产的继承公证。公证显示,王贤能名下的所有遗产都应该由叶家兄弟来查询。1983年到2003年,在银行存了20年的财产,终于有重见天日的希望了。叶家兄弟拿到公证之后,马上就前往了银行办理业务,但是当他们提出要查询账户余额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却给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答案:


“你们的账户上没有3000万,只有3000块。”


图:叶和盛


3000万,一下没了“万”字,这两笔数额差了整整1万倍,这让叶家兄弟非常难以接受。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王贤能当年的存款方式也至关重要,由于存款方式是银行委托代理,实际上是基于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任而产生的业务关系,这种关系在当年非常少见,所以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将存单原件放在银行方面,而没有给王贤能。


叶家银行兄弟是确认自己伯父当年是在银行存了3000万元,才前前后后忙了20年的时间,将自己的遗产公正开具出来。现在又说账户里只有3000块,叶家兄弟感到眼前一黑,随即要求银行把存单原件拿出来看,但是这个要求却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一方面是银行声称,叶家兄弟记错了账户里的财产;另一方面叶家兄弟又反驳是银行侵吞客户财产。对于当年的存款经过,叶和全回忆说:


“1983年8月份,我和我伯父一起去银行办理的业务合,所以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存完钱之后,连工作人员也很惊讶的惊呼,哇,存了两千万,所以我也特地留意了存单上的数额,确实是两千万。”


叶家兄弟和银行对于存单的具体数额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于是银行方面便建议叶家兄弟可以走司法程序。但是,如果要将3000万元的案子进行诉讼,诉讼费无疑是一笔巨款,而叶家兄弟为了前往印度尼西亚,拿到证明,已经花费了不少钱,如此高额的诉讼费也让他们感到为难。最后律师为他们提供了折中方法:先申诉四分之一的遗产金额。


法院方面调取银行的存单原件银行显示,1983年8月18日和1984年9月3日,王贤能在自己的账户里存入了钱款,但是金额并非3000万美元,而是3000美元。这个结果让叶合家人感到瞠目结舌。他们不服判决,又提起了上诉。但是经过法院再审,判定叶家兄弟的继承公证本身就是错误的,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法院判定,王贤能属于印度尼西亚公民,其遗产继承理应适用印度尼西亚法律,但是叶家兄弟的继承公证却是应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产生了法律应用错误。


一直到2016年,法院也遗产依然维持原判,认为叶家兄弟并不具备继承王贤能遗产的资格,其继承公证上也只写明:此公证仅具有查询余额的权利。


图:王贤能家族书信


叶家兄弟的遗产继承,可谓是一波三折。按照现行法律来讲,如果叶家兄弟想要证明自己具有继承王贤能遗产的权利,那么就需要按照《民事诉讼法》,把印度尼西亚关于继承法的法律做成材料,翻译成中文,提交给法院。


尽管法院对于法律的查询更为便捷,意思但是当当事人想要提起上诉的时候,就必须由当事人自己进行证据提交。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叶家兄弟却又发现了新的证据。


他们认为,银行可能存在着存单造假的嫌疑。叶和全声称自己清楚地记得,当时伯父是拿了30张,每张100万美元的支票到银行进行存款的。


但是现如今银行提供的资料却显示在1983年一整年,整个福建省的外汇交易数额也不过三百多万元,整个省的三百多万元,和一个人的三千多万元相比,悬殊巨大,所以银行不承认当年王贤能在银行存的3000万元。


图:叶和全


叶家兄弟也表示,这么多年的利息记录非常杂乱,甚至有的年份利息竟然为零,他们觉得肯定是银行搞了一些猫腻。至于存款到底是3000美元还是3000万美元,也依然需要叶家兄弟把钱取出来才能得到盖棺定论。叶家兄弟都表示:


“累是很累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把这场官司打赢,要把属于我们的钱拿回来。”


实际上,叶家兄弟经历的事件也并非个例,而是在全国各地的很多银行都发生过。因为外国公民来存款而产生的无主存款,名义上是无主存款,实际上只是由于存款的权利人没有实际定位,所以才产生了类似的经济纠纷。


也正是由于当年王老先生的逝世过于突然,才导致了后续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



如果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够立好相关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后人,类似的事情也会减少很多,家人之间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纠纷。3000万还是3000元,这个事情至今也没有定论。


希望日后叶家人在查询到印度尼西亚关法律之后,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法院也能够给出公正的判决。


对于这样的事件,大家怎么看?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自己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