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表示过去的时间是什么字(时间用一个字概括)


综合施治、多方支援、属地对接……近日,随着上海进一步加快推进“四应四尽”步伐,患者救治和出舱工作正跑出加速度。


大型方舱“转”起来


10日上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首批700余名患者出院,标志着方舱医院完成了收纳、治疗到出院的全流程。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总指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表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是上海建成的第二个大型方舱医院,患者批量出院让大型方舱“转”起来,进一步加快推进“四应四尽”步伐。


周转速度涉及出舱、转运力量的组织、接返等一系列环节。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最初的“床等人”情况正逐渐得到改善,形成良性流转。


目前,临港方舱医院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和浙江援沪医疗队联合收治患者,共有13000多张床位,从5日起开始分区域接收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至12日已有3100多人解除隔离。


江苏援沪医疗队副总领队鲁翔告诉记者,一旦运转起来,临港方舱医院今后逐渐能过渡到每天进2000人,出2000人。


“目前我们负责的5500张床位仍是满负荷运作,但已经看到了良性周转的苗头。”浙江援沪医疗队医务部主任黄海军表示,浙江援沪医疗队自7日凌晨接收首批患者至12日的5天多时间,已有700多人解除隔离观察。


医患同心“暖”起来


“亲爱的朋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感谢您与我们并肩作战,共克时艰……”4月12日上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3舱的患者沈先生拿着自己的出院小结,在舱内墙壁上手绘的“退疫证明”处留影纪念,并在墙上签名。当天上午,他和其他数百名患者陆续从W3舱康复出舱。


11日晚,中南医院援沪医疗队蔡书翰、曾诚等医护人员在W3舱内连夜核对出舱患者信息,并叮嘱他们出舱后的注意事项。12日一早,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出舱患者做好最后的准备。


“今天出舱了!感谢武汉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感谢你们为上海抗疫的无私奉献,你们是最美逆行者。”12日在W3舱的微信交流群里,出院患者纷纷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致谢。


同样迎来出院的还有“亲子方舱”里的患儿。


12日上午,“亲子舱”内的39名患儿以及他们的家长走出方舱。随着方舱医院“舱门”的打开,孩子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勇士通关证书”和玩具大礼包,在“大白”、记者、警察们的祝福声中,由家长们陪护着走上大巴。


大巴缓缓启动,孩子们隔着玻璃窗挥着手,与连日来给予他们辛勤照护的“大白”们以及这段特殊的经历道别。


基层社区“动”起来


10日下午3点,一辆“曹杨专属爱心车”准时停靠在方舱医院门口,普陀区曹杨街道的志愿者们有序引导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居民上车,帮助放置好随身行李。


车刚刚停靠小区门口,居民就收到了一份由街道精心准备的礼包,里面装有米、面、粮、油等生活必备物资,同时还收到了一封“致归来的曹杨家人”欢迎信。这样的“回家”仪式,让治愈回归的居民们十分感动。有居民说,期待在各界齐心协力下,上海早日迎来“疫”去花开的日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