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中国城市大全图片(中国各个城市地图图片)

中国最早的城市可追朔到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的城市体系在唐代达到顶峰。从西周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771 年)到清末(1911年),古代中国大约建设了600座城市(府以上驻地)和3000座县城。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均是一些行政中心驻地,如县城、州或府城以及省城,而不是自治行政实体。而现代的中国城市,则是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非农业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行政实体(行政区),当然它们有时也具有其它的功能,例如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等。



中国的市镇建制开始于本世纪初。北洋政府曾于1912年颁布《市乡组织法》试图建立欧洲式的市镇制度。1921年内务部又以“大总统赦令”的形式颁布了《市自治制》,从国家意义上正式开创了中国城市的市建制,并设立了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无锡、杭州、宁波、安庆、南昌、汉口(武汉)、广州和梧州为普通市。事实上,由于处在内战时期,这些城市并没有成立它们的地方政府。直到1925年,华南革命政府设置了广州市,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市。但严格说来,这一时期设置的广州市,只是一种自治团体,不是一级地方行政实体。



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对原来的市建制进行了改革。1928年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按照这两个法令,城市被确定为地方行政区域,兼为自治团体。从此以后,中国的设市就成为一种自治的行政实体。而且,城市必须由政府设置。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一般被看作为总人口超过1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至少达到70%的居民点;也有一些国家或区域的重要战略中心被设置为城市。尽管中国设市的标准已经修订了4次,但城市的定义自1955年以来并没有改变。



建国72年来,我国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到2021年8月,我国的建制城市数已达691个。特大城市数量增长较快,但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不大;大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的比重经过上升过程后又逐渐下降;中、小城市数和人口近年来开始呈迅速增长趋势。我国城市等级体系结构已从大城市发展期进入小城市发展期。



一、1949—1965年全国新设和复设的市:


清江、常熟、宿城、漳州、泉州、吉安、上饶、张周、淄博、商丘、汝南、黄石、湘潭、旅大、邵阳、洪江、常德、津市、益阳、北海、万县、泸州、南充、遵义、河口、麻栗坡、天水、平凉、临夏、吴忠、长治、阳泉、通辽、金华、淮南、安庆、威海、襄樊、老河口、株洲、北碚,内江、宜宾、雅安、五通桥、个旧、下关、邯郸、合川、遵义、咸阳、伊宁、喀什、通州、汉沽、邢台、泊头、延吉、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襄樊、津市、潮州、石歧、榆次、抚州、临清、峰峰、玉门、集宁、鸡西、巴彦浩特、葫芦岛、公主岭、双鸭山、马鞍山、铜陵、南平、焦作、凭祥、伊春、平顶山、鹤壁、三门峡、侯马、赤峰、朝阳、白城、临沂、泰山、聊城、惠州、肇庆、安顺、都匀、东川、铜川、白银、张掖、酒泉、德乌鲁、克拉玛依、濉溪、茂名、汉沽、宣化、巴彦高勒、浑江、安达、北安、三明、新余、萍乡、枣庄、菏泽、新汶、鄂城、沙洋、郴州、六枝、拉萨、格尔木、大柴旦、冷湖、石嘴山、青铜峡、沧州、邢台、海勃湾、乌达、岳阳、娄底、冷江、冷水滩、东江、安江、肇庆、凭祥、哈密、泰州、惠州、北海、图们、渡口、嘉峪关。



二、1966—1976年全国新设和复设的市


榆次、临汾、侯马、二连浩特、伊春、七台河、乌海、绥芬河、阜阳、屯溪、抚州、平顶山、十堰、岳阳、冷水江、绵阳、达县、安顺、都匀、延安、石河子、奎屯。1966—1976年更名的市:1971年濉溪更名淮北。



三、1988—1992年全国新设和复设的市:


武安、朔州、古交、开原、集安、九台、梓甸、大安、龙井、珲春、富锦、铁力、密山、尚志、双城、宜兴、东阳、义乌、慈溪、奉化、贵池、宁德、丰城、樟树、莱州、滕州、文登、荣成、乐陵、汝州、济源、禹州、卫辉、邓州、辉县、枣阳、广水、潜江、当阳、沅江、汕尾、阳江、清远、河源、贵港、广汉、江油,榆林*、都江堪、峨眉山、商州、安康、德令哈、藁城、黄骅、霍州、蛟河、海伦、昆山、启东、诸暨、黄岩、界首、武夷山、福安、瑞昌、即墨、平度、沁阳、霸州、河间、丰镇、榆树、新诉、溧阳、龙泉、福清、漳平、德兴、莱西、胶南、舞钢、黄州、韶山、赤水、华阴、晋州、安国、普兰店、凌源、如皋、高邮、平湖、蓬莱、招远、巩义、揭阳、阆中、遵化、新乐、介休、孝义、庄河、大石桥、盖州、松原、舒兰、海林、讷河、吴江、邳州、泰兴、建德、永康、上虞、晋江、建瓯、乐平、肥城、章丘、兖州、部城、钟祥、临湘、顺德、台山、番禹、南海、云浮、新会、琼海、永川、合川、江津、清镇、瑞丽、阜康。



四、1993—1994年全国新设的市:


三河、高碑店、冀州、高平、原平、新民、东港、凌海、临汇、和龙、宁安、五常、通州、太仓、靖江、金坛、桐乡、乐清、天长、南安、龙海、高安、寿光、乳山、禹城、灵宝、长葛、偃师、项城、浏阳、开平、三水、普宁、罗定、潮阳、高州、花都、高要、鹤山、四会、增城、廉江、防城港、宜州、儋州、资阳、彭州、万源、巴中、毕节、思茅、景洪、兴平、鹿泉、丰南、深州、潞城、河津、永济、根河、额尔古纳、凤城、德惠、江都、海门、扬中、姜堪、台州、富阳、温岭、余杭、明光、长乐、建阳、瑞金、安丘、高密、昌邑、林州、新密、荥阳、新郑、登封、荆沙、大冶、宜城、武冈、英德、恩平、从化,澄海、高明、连州、雷州、乐昌、阳春、惠阳、吴川、兴宁、化州、北流、桂平、琼山、简阳、邛崃、崇州、南川、宣威。



五、1995—1999年全国新设的市:


北宁、磐石、穆棱、句容、武进、锡山、吴县、嵊州、福鼎、南康、栖霞、松滋、黄闪、陆丰,信宜、岑溪、文昌、什邡、仁怀、安宁、迁安、离石、汾阳、阿尔山、灯塔、双辽、虎林、大丰、临安、桐城、贵溪、海阳、孟州、永城、枝江、常宁、南雄、东兴、万宁、绵竹、福泉、潞西、合作、灵武、米泉、乌苏,宁国、汉川、贺州、东方、广安。



六、2000年—2009年全国新设的市:


2000年:没有设立新的县级市。江西省的吉安市、宜春市临川市、上饶市,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安徽省贵池市、宣州市,山东省滨州市、菏泽市,四川省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山西省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贵州省安顺市、浙江省丽水市、陕西省安康市、云南省保山市,分别在“撤地设市”中由县级市成为了地级市。


2001年:没有设立新的县级市。云南省的昭通市,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海拉尔市,陕西省商州市,甘肃省武威市,分别在“撤地设市”中由县级市成为地级市。


2004年:设立了4个县级市,分别是新疆兵团的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十师北屯市(2011年才正式挂牌)。甘肃省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西峰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分别在“撤地设市”中由县级市成为地级市。


2003年:没有设立新的县级市。山西省离石市,云南省思茅市,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市、集宁市,分别在“撤地设市”中由县级市成为了地级市。


2004年——2009年:没有新设立建制市。




七、2010年—2021年8月全国新设的市:


2010年:云南文山市、江西共青城市(新设)。


2011年:贵州铜仁市(地级)、贵州毕节市(地级)。


2012年:兵团铁门关市(新设)、新疆阿拉山口市(新设)、海南三沙市(地级新设)。


2013年:云南弥勒市、吉林扶余市、青海玉树市、青海海东市(地级)。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市、兵团双河市(新设)、新疆霍尔果斯市(新设)、西藏日喀则市(地级)、西藏昌都市(地级)。


2015年:四川康定市、四川马尔康市、云南腾冲市、广西靖西市、黑龙江东宁市、海南儋州市(地级)、西藏林芝市(地级)、新疆吐鲁番市(地级)、兵团可克达拉市(新设)。


2016年:江西庐山市、云南泸水市、黑龙江抚远市、西藏山南市(地级)、新疆哈密市(地级)、兵团昆玉市(新设)。


2017年:河北平泉市、浙江玉环市、陕西神木市、四川隆昌市、湖南宁乡市、贵州盘州市。


2018年:山西怀仁市、陕西彬州市、江苏海安市、湖北京山市、黑龙江漠河市、青海茫崖市(新设)、河北滦州市、安徽潜山市、山东邹平市、广西荔浦市、贵州兴仁市、云南水富市、甘肃华亭市。



八、建国以来我国撤销的建制市


建国后至今年6月份蓬莱市撤区设区,我国共100个建制市被撤销,但那些降低或升格行政级别的城市和更名的城市不在统计当中。有些城市在设市时有几多反复,我们计为一次。统计范围仅限我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1950年3月,撤周村市、与长山合并为长山县。


1950年3月,撤销阜城市,并入阜阳县,即今阜阳市区。


1950年5月,撤当涂市入当涂县。


1950年5月,撤销石岛市划归荣成县。


1950年5月,撤销张店市,并入桓台县。


1950年8月,撤销金州市并入金县。


1950年,三河撤市设区,隶属肥西县。


1950年,大通市撤销,并入铜陵县。


1950年,毫城市撤销,并入毫县。


1950年,撤羊口市改区,属寿光县。


1951年,汝南市合并于汝南县。


1951年8月,撤朱集市与商丘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原朱集市。


1952年,撤销山海关市,划归秦皇岛市。


1952年6月25日,政务院批准, 撤销宿城市,并入宿县,改为城关镇。


1953年3月,北碚市及所辖区建制撤销,改为重庆市第六区。


1955年,撤销峰峰市,划邯郸市,设峰峰矿区。


1955年,撤销宣化市,1960年复设,1963年撤销并入张家口市宣化区。


1955年3月9日,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市,撤销张周市,4月25日,成立张店区。


1955年12月,云南麻栗坡市改市为县。


1955年,云南河口市改河口县。



1958年9月,撤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漾濞县合为大理市。1960年复设下关市。1983年9月,撤销大理县、下关市,合并组建为大理市。


1958年,撤销河北省汉沽市,并入天津市,1960复设,1962年撤销改汉沽区。


1958年,北京市撤销通县和通州市,合并设立通州区。


1958年,巴彦浩特撤市建镇。


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1953年3月12日设立),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1959年3月,撤销五通桥市,并入乐山县。1962年7月,恢复五通桥市建制,直隶乐山专区。1964年5月,改五通桥市为五通桥区,为乐山专区直辖区。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旅顺市建制,建立旅大市旅顺口区。


1961年,撤销沙洋市,并入荆门县,设沙洋镇。


1961年,撤销屯溪市,同年8月恢复,1963年撤销,1975年复设,1987年11月成立省辖黄山市,屯溪改为市辖区。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4次会议决定,撤销德乌鲁市,复夏河县。


1962年,撤东江市并入资兴县。


1962年,撤冷江市,并入新化县。


196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冷水滩市,其行政区域仍划归零陵县管辖。



1963年,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1971年,恢复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撤销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设立地级晋中市。


1963年10月,撤销安江市,并入黔阳县。


1964年,撤消大柴旦市,改设大柴旦镇,由海西自治州直辖。



1964年,撤冷湖市设冷湖镇。


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并入磴口县。


1965年,撤新汶市设新汶县,1982年复设,1983年撤销与新泰县合并,设新泰市。


1976年1月10日,撤销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



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请求,同意撤销镜泊湖市的建制,原拟划归镜泊湖市管辖的行政区域仍归宁安县管辖。


1994年,撤沙市市,设荆沙市沙市区。


1994年,设台州市于椒江,遂撤椒江市,为台州市椒江区。


1994年12月,台州地区撤地易地设市,黄岩撤市设区



1997年,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撤销地级万县市,设万县移民开发区和万县区。


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


1999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瑞丽市。


1999年2月,撤销地级东川市,正式成立县级东川区划归昆明市,辖区不变。


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设立达州市;撤销达川市,设立通川区。



2000年,撤县级东胜市设县级东胜区。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花都市,设立广州市花都区,行政区划不变。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番禺市,设立广州市番禺区,以原县级番禺市的行政区域为番禺区的行政区域。


2000年6月,池州地区撤地建市,撤贵池市设贵池区。



2000年6月23日,撤销抚州地区和县级临川市,设立地级抚州市和临川区。


2000年12月,撤销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


2001年2月,原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撤市建区,更名为楚州区。


2001年2月2日,撤销县级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2001年2月28日,撤销吴县市,分设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2001年3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萧山市,成立杭州市萧山区,行政级别高于县级,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


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2002年2月,撤销县级海拉尔市,设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



2002年4月,撤县级武进市,设常州市武进区。


2002年6月,庆阳地区撤地设市,西峰市随之撤市设西峰区。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新会市,设立江门市新会区。


2002年8月,撤销丰南市,设立唐山市丰南区。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撤销琼山市和海口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以原琼山市和海口市原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海口市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



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将南庄镇划入佛山市禅城区。


2002年12月8日,撤销县级高明市,设立佛山市高明区。


2002年12月8日,撤销三水市(县级市),建置佛山市三水区。


2003年1月8日,顺德并入佛山,撤县级顺德市设佛山市顺德区。


2003年1月29日,撤潮阳市,成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



2003年1月29日,撤销县级澄海市,设立汕头市澄海区,归属汕头市管辖,原行政区域划出新溪、外砂两个镇归汕头市龙湖区。


2003年3月,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惠阳区辖原县级惠阳市的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等10个镇。


2003年12月01日,撤销县级集宁市,设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设市,离石市撤市设区。


2004年8月26日,撤临河市设临河区。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城市,设立哈尔滨市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


2006年10月22日,撤销重庆市所辖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



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永川市设永川区。


2006年,撤江津市设江津区。


2009年7月2日,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


2011年8月22日,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2012年10月29日,吴江撤市设区,为苏州市吴江区。



2012年12月1日,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撤销青岛市黄岛区 、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以原青岛市黄岛区、县级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


2013年10月,国务院2013年112号文件,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


2013年10月18日,兖州撤市设区,兖州市改称兖州区,属山东省济宁市。


2014年1月25日,撤销文登市,设立威海市文登区,以原文登市(不含汪疃镇、苘山镇)的行政区域为威海市文登区的行政区域,将原文登市的汪疃镇、苘山镇划归威海市环翠区管辖。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增城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以原增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增城区的行政区域。


2014年2月12日,撤销县级从化市,设立广州市从化区,以原从化市的行政区域为从化区的行政区域。


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哈尔滨市双城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复撤销九台市(县级),改为九台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九台市建置,设立九台区。


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以原金坛市行政区域为金坛区的行政区域。


2015年10月,撤销县级普兰店市,设立大连市普兰店区,以原普兰店市的行政区域为普兰店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宁波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58号)同意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以原县级奉化市的行政区域为奉化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12月22日,撤销章丘市,设立济南市章丘区,以原章丘市的行政区划为济南市章丘区的行政区域。


2017年8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


2017年9月20日,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


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蓬莱市,最新一个撤销的建制市。2020年6月5日,国务院以国函〔2020〕81号文件批复山东省,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以原蓬莱市、长岛县的行政区域为蓬莱区的行政区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