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福州社会保险费低于预警值(福州社保上限)

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


《实施方案》有不少社会救助新举措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近期和长远两个目标:用2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


1 明确提出出台


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政策


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1倍-1.5倍之间且财产符合当地规定条件的认定为低收入家庭,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放宽。低收入家庭中重度残疾人(含智力、精神三级残疾)、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按单人纳入低保。探索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延伸至低收入家庭,对低收入家庭给予生活补贴。此外,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


2


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标准调整机制


要求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由设区市人民政府按照区域内相对统一的原则,结合地方财力实际,按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3


进一步健全完善专项社会救助


疑问权威回应


医疗救助方面


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完善“先诊疗、后付费”措施。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教育救助方面


◆对在学前教育至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教育救助对象,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国家助学金、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就业补助等方式,按分类分档原则,给予相应的教育救助。


◆实施残疾学生“四免两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交通费)政策。


◆对具备受教育能力、因残疾无法到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适龄未成年人实施送教上门,“一人一案”制定教育方案。


住房救助方面


◆对农村住房救助对象优先实施危房改造,按规定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对城镇住房救助对象优先实施公租房保障,减免租金;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的,按各地市场平均租金确定租赁住房补贴标准。

就业救助方面


为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社会救助对象优先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各类就业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

在核算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申请人)收入时,按其就业收入或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扣减就业成本。此外,探索其他救助帮扶,加强农村 “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探索为低保、特困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 强化主动发现


一是强化基层责任,把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作为村(社区)的党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及村(社区)干部、包村(社区)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定期开展辖区内困难群众排查走访。二是承担社会救助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以及承担政府委托从事困难群众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在工作中发现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困难群众,应当及时报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相关职能部门或拨打社会救助热线。有关单位接到报告求助后应组织入户调查,建立台账,指导帮助其申请救助。


5


建立了预警机制


全省统一开通


“12349”社会救助服务热线


全省统一开通“12349”社会救助服务热线,提供政策咨询、投诉举报、救急难事项受理等服务。把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作为村(社区)的党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及村(社区)干部、包村(社区)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定期开展辖区内困难群众排查走访。


6 申请的程序简单了


低保、特困审核下放到乡镇


在优化办理程序上,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程序,将低保、特困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对情况清楚、没有争议的救助申请家庭,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取消可以通过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和核对系统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


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调办理”机制,乡镇(街道)应明确统一受理、办理社会救助事项,公布办事服务电话。实施临时救助时,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闽政通”等移动端和网上办事大厅等延伸,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长按下方二维码


发送“招聘”


获取最新招聘信息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审核 申哲


监制 程仁山 刘必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