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违约风险变化和预期信用损失(影响预期信用损失的因素有违约概率)


报告认为,2022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发力、低基数因素以及价格推动的作用下,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修复态势,叠加央行宽信用政策作用逐步显现,一季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释放较去年同期明显减缓,新增违约债券及发行人数量同比双双大幅减少,处于近三年来相对较低水平。据中诚信国际统计,一季度共有15支债券发生违约,规模共计96.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近90%,环比增加48%;新增违约主体3家,同比较少9家,环比增加1家。2022年以来滚动违约率延续2021年趋势继续下行。截至3月末,滚动违约率为0.26%,较2021年末大幅下降0.23个百分点。


新增违约主体方面,年内新增3家违约发行人均为前期已暴露流动性风险或违约主体关联企业,房企风险水平仍然较高。其中有2家为福建省房地产行业民企,阳光城及其母公司福建阳光集团。近年来在地产行业调控逐步趋严、融资环境整体收缩下,发行人前期因杠杆融资扩张导致的债务风险问题加速暴露,叠加疫情影响销售受挫,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并于2021年开始暴露流动性问题,2022年境外债券发生利息逾期并触发境内多支债券的交叉违约条款。另外1家为新疆地区融资租赁公司渤海租赁,该公司为海航资本集团子公司,受疫情对航空运输行业的负面影响,主营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且面临租金延付、客户违约及承租人破产等问题,短期流动性持续紧张,其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在连续两次展期后未能再次成功展期,最终发生违约。


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持续修复过程中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国内疫情多点频发、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局势尚不明确、美联储继续转鹰的“三大扰动因素”的影响,短期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存,疫后行业修复分化加剧。并且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存在上行空间,企业经营或继续承压,尤其是中下游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成本压力。同时,未来三个季度信用债到期压力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尾部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或将进一步出清。具体而言,主要关注如下风险: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