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创新融资模式 河南加力推动棚户区改造

河南是人口和农业大省,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民生工程需要大额、长期的资金支持。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在政策框架内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河南金融部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上半场:平台统贷统还

2013年,河南省建立了豫资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省保障房建设融资主体,负责对纳入国家和全省保障房建设规划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统一借款、统一还款。

在人行郑州中支的积极推动下,国开行河南省分行作为统贷统还模式下的主要参与金融机构,业务开办以来至2015年4月末,已累计向省级融资平台统贷统还模式下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承诺贷款1109.4亿元,累计签订合同金额99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60.1亿元,贷款期限为15年,执行固定利率4.745%,累计发放的省级统贷统还、市级统贷统还、市场化主体贷款三类棚户区改造贷款占国开行全系统同期、同种类贷款发放金额的5%。

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提供的大额、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了全省18个省辖市、46个县市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5000余万平方米,惠及27万户居民,并通过探索与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项目同步实施,形成以棚户区改造项目为支点,点面结合、“一发多动”的良好局面。据测算,每投入10亿元棚户区改造资金,可带动3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相关产业110亿元投资,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下半场:支持力度不减

2014年10月,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融资平台企业的政府融资职能被剥离,棚户区改造原有的省级融资平台统贷统还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探索更加规范、透明的融资渠道。

记者获悉:河南省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实施以来,已开工的项目仅占规划量的33%,仍有124万户项目尚未施工建设。

一面是在建项目存量融资需求;另一面是未来棚户区改造面临的更加集中和迫切的资金需求。人行郑州中支引导金融机构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需求区分存量和增量、实施分类管理,积极探索符合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方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依法合规地支持棚户区改造。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的融资模式被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融资的模式,对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信贷支持。该模式的总体思路是:省、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授权住房保障部门作为棚户区改造这一服务的采购代理机构,通过招投标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明确服务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明确购买服务资金逐年纳入未来年度财政预算支出。国开行河南省分行向服务供应商提供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供应商以收到的政府购买服务支出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贷款信用结构为政府购买服务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质押。这一融资模式符合《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不仅可以进一步满足新时期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需求,也是金融机构通过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探索。

此外,人行郑州中支大力推动河南省发行保障房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拓宽棚户区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在人民银行总行和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按照“六真”原则,郑州中支指导主承销商金融机构对照发行企业资质、项目合规性、还款资金来源、账户监管等条件,对企业进行培育,建立完善债务资金的借、用、还机制。经协调推动,河南省首期30亿元保障房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于2014年2月获交易商协会注册通过,4月2日顺利发行,募投对象为郑州、安阳、开封、鹤壁、周口辖内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对于规划内后续新建项目,郑州中支将引导更多主承销商金融机构,支持相关企业扩大保障房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借助银行间市场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和自律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各方对融资企业的持续监督作用,推动形成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的长效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