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手册之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篇(3600字干货)


引子

商场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销售只有在货款收回之后才能算数,在此之前与无偿赠送没有区别”

现实的商业活动中,因为应收款伴随着收入的确认而产生,应收款坏账的计提也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净利润,所以应收款的造假便成了财务舞弊的重灾区,我们对应收款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钉子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分析之道。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析思维导图如下:





概念篇

1、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

简单地说就是向别人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后,对方还没有给的钱,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赊销”“白条”。

“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这里钉子提醒大家注意,企业出售商品或者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和票据都包含了增值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虽然在应收账款中我们会包含增值税,但是在利润表的营业收入科目中是不会记录增值税的。因此,我们在计算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的关注时,最好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2、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签发、由付款人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

简答的说就是你买了东西给别人后,别人没给你钱,但是给了你一张票据,票据上写清楚了啥时候、啥地点、XXX会给你多少钱,到时候你可以凭着这张票据去找那个人要钱。

“应收票据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接着前面的解释继续说,答应到时候给钱的人分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企业,另外一类是银行。给钱的人如果是企业,那这张票就叫“商业承兑汇票”,如果给钱的人是银行,那这张票就叫“银行承兑汇票”。

钉子进一步拓展一下,上述两类票据谁更靠谱?当然是“银行承兑汇票”!毕竟现在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下,我们国家的银行违约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正因为“银票”更靠谱,所以当你急着用钱的时候,你还可以拿着“银票”到银行里按照一定的折扣提前换取现金,这种行为在金融行业有个术语叫“贴现”。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析方法

注:因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大致相同,所以钉子在财务分析时会把两个科目的余额加起来一起来做分析。

1、横向纵向分析应收账款余额

纵向分析方法钉子细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时,我们主要看各年度应收款占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净资产或者总资产的比重,比例越高,表明公司回款情况越差。

钉子比较常用的就是分析应收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一般而言,如果应收款(这里可以酌情扣减增值税部分)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40%,钉子认为公司的回款能力已经存在问题了。

动态分析时,钉子主要关注应收款余额的变动比例和营业收入变动比例直接的匹配性。正常情况下,二者应该是大体一致的,如果比例直接有较显著的差异,则需要通过阅读报表附注等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啦。

横向分析方法主要是将前面提到的一些比例和指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或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对分析,如果差异过于显著,则也要看看一下公司收入确认政策(通过查阅财报附注)是否有差异,又或者是有“猫腻”。

像应收账款操作利润的常见手段就是虚构销售交易,如虚构客户、虚拟购销合同等来虚增营业收入,以此达到虚增业绩的目的。有的企业通过离岸公司,或者与海外客户联合勾结实施跨境造假,这种情况较为复杂,不易识别。这类操作手法,往往伴随着应收账款增幅较大,且账龄较长,需要大家仔细判别分析。

2、分析应收账款的客户构成和集中度

(1)关注应收账款客户的构成及关联方交易情况

对于应收账款的分析,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主要欠款客户的构成,一般而言如果是大型国企、政府平台、知名企业等信用质量高、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我们认为欠款无法收回风险较低。

其次要关注一下关联交易企业,企业应收账款中如果包含了大量的关联方交易,则要重点关注交易是否具备经济实质,交易价格是否公允,以此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收入和利润。

另外,有些企业与关联方串通编造虚假合同纠纷或者让关联方有序的经营困难并破产清算,并利用法院的判决结果全额计提坏账,来给关联方输送利益。

(2)关注应收账款客户的集中度情况

我们还要关注一下应收账款客户的集中度情况,如果某一个客户的欠款金额过大,那我们就要重点关注这个客户的经营情况。


案例分析


2018年受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立通信”)已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清算的影响,深天马A应收款项预计全部无法收回,当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09亿元,其中因金立通信子公司产生的应收账款坏账就有4.58亿元。实际上,金立的破产还影响了欧菲光、维科技术、星星科技等一众公司。


3、从坏账准备计提看应收账款质量

国内上市公司大多数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也是常用的调节利润的科目。分析坏账准备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及提取比例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企业可以自行确认计提坏账的方法和计提比例,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了调节报表利润,通过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以影响当期利润。所以,当我们关注到企业报表附注中披露公司变更了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则需要重点关注企业变更政策背后的动机。

案例分析


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空调")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其公布的2007年年报中,变更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由“账龄分析法”变更为“迁移模型法”。按照迁移模型法,哈空调2007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仅为0.95%,若按照账龄分析法,则比例应高达7.09%。哈空调这一手,直接增加了公司当年净利润4116.54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7.47%,其背后的动机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纵向比较一下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提取比例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提取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有变化,往往是出于调节利润的目的。

(2)警惕计提巨额坏账准备的企业

如果企业当期突然计提了巨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则需要警惕。像计提巨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商誉巨额减值、存货巨额减值等,多发生于宏观环境恶劣、企业经营情况不善的年份,又或者是新老管理层交替的时期。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将过去多年累积或者隐藏的坏账风险一次性暴露出来,或者是有意的多计提坏账准备,以降低未来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提高未来利润。这种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洗大澡”。

案例分析


德威新材(300325.SZ)2019年末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余额为41,935.11万元,公司解释称“由于2019年四季度起市场对电缆料需求的下降以及2020年初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公司下游客户信用呈恶化趋势,存在部分客户申请破产重整、部分客户拖欠货款、部分保理客户严重失信等情况,这是导致公司本期计提大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主要原因。”应收账款坏账的大额计提,直接导致了公司2019年末净利润为-5.94亿元,公司2016年起约10亿元的应收账款累计的风险一次性暴露。


4、运用账龄分析来判断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

在上市公司财报的附注中,企业会披露应收账款的账龄,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越大越好;账龄越长,回款风险越大,可能与客户存在合同纠纷或者产品有质量问题等情况。更恶劣的情况,比如企业通过虚构交易,增加营业收入,但是因为没有实际现金回款所以应收账款长期存在,未来通过前面所述的一次性计提巨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方式来消化。


案例分析


下图为上海家化(600315.SH)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表,我们可以看到一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占了99%,可见上海家化对下游客户的掌控能力还是很强的。


5、关于应收账款灵活的造假手段

随着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企业应收账款科目的重视度提升,一些“思维灵活”的企业会通过一系列操作减少应收账款余额。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有些公司会以客户的名义打入一笔现金,冲销账面上高额的长账龄应收账款,然后再以预付款、购货款、在建工程、购买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活动流出资金,未来通过折旧、摊销或者减值等形式销毁证据。

案例分析


2016年风华高科(000636.SZ)的应收账款造假案例可以算是非常有意思了。


2014年-2015年,与风华高科从事贸易业务的几家公司无法按期向风华高科支付货款,在风华高科的催收下该等公司向风华高科出具了“商业承兑汇票”。钉子在前文提到过,商业承兑汇票的可信度本就很低,更何况这些“商票”出自于欠款未还的客户,看来风华高科的管理层也实属被逼无奈。然而,商票到期后那些企业依然无法偿债,风华高科为了解决应收账款账目挂账问题,通过自有资金以购买理财产品、预付货款的形式,形成资金体外循环,伪造应收账款收回假象,达到少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钉子Hook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钉子Hook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