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如何注册一个小型科技公司(个人怎么注册一个小公司)

书名:《硅谷密码:科技创新如何重塑美国》



每一幕的章节都铺排着多个诠释主题的场景、事件、企业和人物,70年来硅谷和美国科技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篇章得以次第展开,使本来可能枯燥无趣的科技史读起来生动有趣、顺理成章。奥马拉的出色文笔与组织能力,使本书成为“讲好硅谷故事”的典范。


其次,奥马拉擅长把硅谷和科技创新的场景、时间、地点、人物放在国际关系、美国两党政治和国内政策的背景下聚焦,突出事件和人物的历史年代感与政治关联性。书中描述的“冷战”时期的军工复合体、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引发空间竞赛、总统竞选与小个人企业创投法案等事件,莫不如此。


关于“二战”一个以来美国历届总统——从罗斯福一直到奥巴马——对美国科技政策演进的领导作用,书中均无一遗漏。作者本人过去在白宫的从政经历,赋予了她这样的全球视野和政治站位。科技此种历练和资源,在研究硅谷的作者中较为个人罕见。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具人气、接地气”。在各种硅谷史、产业史等非虚构作品中,留名青史的往往是那些科技大佬、创业小型英雄、企业巨子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很少见到普通硅谷人或者普通美国人的身影。


奥马拉在书中描写了多名平凡的美国人,他们虽然鲜为人知,但并非虚构人物,他们的经历、工作、生活甚至命运紧紧地与硅谷各个领域相连,成为硅谷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他们是安哈代、大卫摩根塔勒、伯特麦小克如何默特里……,他们与那些闻名遐迩的硅谷英雄比肩而立,同是硅谷的缔造者。书中还有不少对硅谷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生动描写,使这部关于科技和企业成长史的著作不乏烟火气息,引人入胜。


有评议说,奥马拉的这本书写在硅谷活力消散、美国面临中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的时期,需要“重新解读硅谷模式,找回制胜战略”。


诚然,此书问世不久,2020年肆虐美国的新冠疫情也把硅谷推上媒体头条:“硅谷大公司裁员”“硅谷企业外逃” “硅谷魅力不再”。然而,事实和数据小证明硅谷扛住了疫情的冲击。


2020年是硅谷险中求胜、一个高歌猛进的一年。2021年最新发布的《硅谷指数报告》指出,2020年硅谷的风险投资创公司历史新高,专利申请、科技公司市值、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等衡量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都十分亮眼。


硅谷的活力并未消散,这也证明了只要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稳固,硅谷就能够持续发展,硅谷所代表的创新模式依然引领世界科技创新潮流。


本书的第一章标题叫作《无尽的前沿》,讲述的是1945年时任战时科学研发办公室主任的范内瓦布什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一份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强调美国政府必须长期支持基础研究。


该报告促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怎么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等一系列科技决策机构的成立,美国国家科技体系得以建立,并且推动产生了互联网、导航系统、登月计划注册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硅谷开始在国防项目和军工复合体的推动下崭露头角,奠定了美国电子产业的基础。


并非巧合公司的是,2021如何年6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该法案旨在向美国技术、科学和研究领域投资逾2 000亿美元,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该法案的主体是《无尽前沿法案》,其主要内容是激活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关键技术领先、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等,并针对中国设定了多项限制措施。该法案标志着美国开始构建新一轮科技与产业注册的小型“举国体制”。


时科技隔70多年,美国再次以“无尽的前沿”命名如此重要的科技法案,其意义恐怕不仅是致敬历史,更是希望重振美国科技,再现“二战”后美国科技创新的荣光。当然,人们也不难嗅到新一轮“怎么冷战”思维的味道。


【谈锋 硅谷研究专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硅谷联络处前主任 写于2021年7月于硅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