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文化建设事业费定额(文化事业建设费费率是多少)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定额指标、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及用能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范围内所有公共机构在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的计算、评价、考核、信息机房电源使用效率及对新建建筑的能耗管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 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7986.1 房产测量规范 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GB/T 29149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5035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机构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质资金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3.2


行政机关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且用能特点与行政机关相类似的事业单位(除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和团体组织。


3.3


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其他教育机构。其中,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中等教育机构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初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成人中专、中等技工学校等,初等教育机构即小学,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其他教育机构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和进修学校等不属于以上四类的教育机构。


3.4


医疗机构


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一级医院是指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二级医院是指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病床数在101张至500张之间);三级医院是指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病床数在501张以上)。


3.5


场馆机构


由组委会以及/或者其合作伙伴/代理机构来经营的极为重要的地点,包括体育场馆、科技场馆、文化场馆等。


3.6


其他机构


不包含在以上机构类型的公共机构。


3.7


约束值


实现公共机构正常运行所允许的能耗指标上限值。


3.8


基准值


公共机构正常运行且采取一定的节能管理技术措施后的能耗水平。


3.9


引导值


公共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能效的努力目标


3.10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使用过程中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实际消耗的建筑能耗(包含电耗、气耗)。


3.11


人均综合能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核定用能人数平均消耗的综合能耗(包括电耗、油耗、气耗)。


3.12


数据中心机房电源使用效率(PUE)


在统计报告期内,数据中心机房消耗的所有能源(包括IT设备用能、空调用能、照明与插座等附属设备用能)与IT设备消耗的能源的比值。


4 能耗定额指标


4.1 一般规定


4.1.1 按本标准执行的公共机构,在满足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公共机构能耗指标实际值不应超过所规定的能耗定额约束值,宜小于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基准值,争取达到能耗指标引导值。


4.1.2 未建立数据中心机房的公共机构,电源使用效率(PUE)指标值无需计算、考核、评价。


4.1.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按照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建筑面积能耗差异分类:一类地区能耗定额指标、二类地区能耗定额指标、三类地区能耗定额指标。其中,一类地区包括贺州市、梧州市、玉林市、钦州市;二类地区包括桂林市、柳州市、来宾市、南宁市、崇左市、北海市;三类地区包括河池市、百色市、贵港市、防城港市。


4.1.4 能耗统计期为一年。


4.2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4.2.1 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标


地域位置


公共机构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


自治区区直机关


7.21


4.79


2.88


169.20


108.87


58.19


一类地区


市级及以下机关


6.11


3.86


2.24


119.43


64.33


33.18


二类地区


市级及以下机关


6.24


4.39


2.50


128.35


71.04


34.00


三类地区


市级及以下机关


6.50


4.50


2.80


151.78


84.64


45.34


4.2.2 政法机关能耗指标


政法机关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2-3的规定。其中,表2是公安机关的能耗指标,表3是其他主要政法机关的能耗指标。


表2 公安机关的能耗指标


地域位置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一类地区


6.58


4.15


2.25


112.78


63.29


35.51


二类地区


8.9


5.16


2.41


149.84


73.8


38.4


三类地区


9.91


5.87


2.99


170.28


96.42


62.71


表3 其他主要政法机关的能耗指标


机关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戒毒所


4.45


2.84


2.15


63.71


34.31


23.33


法院


7.56


4.78


4.78


210.86


143.57


82.49


监狱


8.00


6.10


4.65


73.00


44.13


32.25


4.2.3 教育类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教育类公共机构包括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其他教育,考虑到高等教育的用能特点与学科性质相关,因此将高等教育机构按学科范围进行细分类;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区域进行分类。教育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标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 教育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标


地域位置


公共机构


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一类地区


中等教育


2.30


1.39


0.95


27.53


16.11


11.76


初等教育


1.15


0.62


0.36


12.68


7.68


4.94


学前教育


3.08


2.12


1.46


43.2


25.16


16.31


其他教育


3.04


1.78


1.04


43.04


18.01


8.96


二类地区


中等教育


3.33


2.21


1.46


38.24


21.39


12.83


初等教育


2.04


1.10


0.63


22.87


14.41


9.70


学前教育


4.39


2.65


1.60


46.67


26.60


16.95


其他教育


3.65


1.88


1.12


64.72


25.01


11.67


三类地区


中等教育


3.87


2.43


1.66


42.07


24.39


15.76


初等教育


2.19


1.53


1.27


25.25


15.06


10.9


学前教育


4.84


3.41


2.41


63.17


40.75


26.29


其他教育


4.29


2.41


1.36


68.98


28.98


14.46


表5 高等教育机构的能耗指标


教育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综合文理类


2.82


2.31


1.60


60.47


42.86


26.07


农医类


2.38


2.15


1.95


40.01


32.38


24.63


财经其他类


3.15


1.85


0.84


39.96


9.88


5.34


4.2.4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标


地域


位置


公共机构


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一类


地区


一级医院


5.91


3.6


2.22


166.58


109.95


64.44


二级医院


8.39


5.23


2.53


224.86


176.78


116.11


三级医院


9.73


7.87


5.98


326.44


275.52


222.98


其他医院


5.02


2.75


1.83


165.14


100.23


60.84


二类


地区


一级医院


6.09


4.98


4.20


174.72


112.21


75.90


二级医院


9


6.75


4.03


230.07


191.38


144.33


三级医院


9.34


8.18


6.20


324.52


260.01


195.53


其他医院


7.17


3.84


2.61


169.58


119.18


94.82


三类


地区


一级医院


6.61


4.78


2.37


252.89


215.73


160.28


二级医院


9.73


7.02


4.47


278.19


239.13


189.02


三级医院


12.52


9.35


6.98


331.72


258.13


216.93


其他医院


9.52


7.26


5.02


281.22


185.86


154.68


4.2.5 场馆类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场馆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场馆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


地域


位置


公共机构


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一类地区


文化场馆


4.51


3.37


2.81


89.86


50.74


32.54


科技场馆


3.29


1.64


0.93


114.29


75.92


44.86


体育场馆


3.42


2.85


2.47


22.79


17.52


14.87


艺术场馆


4.58


2.85


1.95


109.53


65.23


38.85


二类地区


文化场馆


3.55


1.79


1.14


78.80


27.10


13.93


科技场馆


4.57


2.29


1.32


123.98


86.92


41.98


体育场馆


3.58


2.92


2.53


86.23


39.17


21.21


艺术场馆


5.09


2.95


1.87


113.6


68.76


36.65


三类地区


文化场馆


6.94


5.16


2.08


117.71


92.92


26.60


科技场馆


5.7


2.89


1.89


134.27


77.49


38.21


体育场馆


2.08


1.65


1.37


180.96


124.26


53.83


艺术场馆


5.7


3.04


1.83


135.31


71.02


32.74


4.2.6 其它类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


其它类公共机构(指除行政机关、教育类、医疗卫生类、场馆类之外的公共机构)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其他类公共机构的能耗指标


公共机构


类型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kgce/(m·a2 )


人均综合能耗


kgce/(p·a)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约束值


基准值


引导值


科技类


9.24


4.76


2.22


142.90


75.76


30.63


体育类


6.07


3.76


2.50


110.48


75.78


57.61


团体类


8.14


4.36


2.30


115.28


61.98


32.88


文化类


7.82


2.13


0.76


122.70


60.06


23.40


4.2.7 数据中心机房定额指标


公共机构数据机房电源使用效率PUE值约束值不应高于1.8,基准值不应高于1.65,引导值不应高于1.5。


4.3 能耗指标修正


4.3.1 能耗指标实测值修正


当公共机构实际用能时间、人均建筑面积、学生年均住宿率、门急诊人均门诊部面积、年均床位使用率、展区观众人均面积超出下列规定的基准值时:


00001——行政机关类:年使用时间(T0 ) 2192h/a,人均建筑面积(S0 ) 12 m2 /p;


00002——教育类:学生住宿面积占比(H0 ) 60%,人均面积(G0 )27m2 /p;


00003——医疗卫生类:门急诊人均门诊部面积(U0 ) 50 m2/p,年均床位使用率(Q0 ) 85%,人均建筑面积(R0 ) 40m2 /p;


00004——场馆类:展区观众人员密度(W0 ) 0.1p/m2 ;


00005——其他类:使用时间(Y0 )2400h,人均建筑面积(X0 )10 m2 /p。


可按照本文件4.3.2~4.3.6对能耗指标实测值进行修正,其中相关性系数取值详情见附表B。


4.3.2 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修正值


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1),行政机关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2 )。


(1)


(2)


式中:


Egs ——行政机关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际值的修正值;


EGs ——行政机关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际值。


Egp ——行政机关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际值的修正值;


EGp ——行政机关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际值;


T ——行政机关年度实际使用时间(h);


S ——行政机关实际人均建筑面积(m2/p)。


4.3.3 教育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修正值


教育机构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3),教育机构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4)。


(3)


(4)


式中:


Ees ——教育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际值的修正值;


EEs ——教育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际值;


Eep ——教育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际值的修正值;


EEp ——教育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际值;


H ——教育类公共机构学生住宿面积占比(%);


G ——教育类公共机构人均面积(m2/p)。


4.3.4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修正值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5),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6)。


(5)


(6)


式中:


Ehs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Hs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公式:


Ehp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Hp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


U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实际门急诊人均门诊部面积(%);


Q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实际年均床位使用率(%);


R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人均建筑面积(m2/p)。


4.3.5 场馆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修正值


场馆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7),场馆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8)。


(7)


(8)


式中:


Evs ——场馆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Vs ——医疗卫生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


Evp ——场馆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Vp ——场馆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


W——场馆类公共机构展区实际观众人员密度(p/m2)。


4.3.6 其他类公共机构能耗指标修正值


其他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9),其他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按公式(10 )。


(9)


(10)


式中:


Eos ——其他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OS ——其他类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指标实测值。


Eop ——其他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


EOp ——其他类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指标实测值;


X ——其他类公共机构年度实际使用时间(h);


Y ——其他类公共机构实际人均建筑面积(m2/p)。


5 能耗统计范围


5.1 综合能耗统计范围


5.1.1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计算范围为: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如电力、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其他石油制品等)。固体燃料发热量按GB/T 213的规定测定。液体燃料发热量按GB/T 384的规定测定。能源的低位热值应以实测为准,若无条件实测,可采用本标准附录A,通过热值折算为标准煤,进行综合计算所得的能源消耗量。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应符合GB/T 2589的要求。


5.1.2 公共机构中可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非办公用能不计入,例如:职工宿舍、食堂、对外开放赢利性的区域能耗、信息机房等。


5.2 建筑能耗统计范围


5.2.1 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的统计范围是统计对象在统计报告期内,各类建筑运行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照明、空调、电梯、办公设备等的能耗。


5.2.2 通过建筑的配电系统向各类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的用能,不应计入公共机构建筑能耗中。


5.2.3 用于建筑外景照明的用电,不应计入公共机构建筑能耗中。


5.2.4 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光电、光热装置和风电装置向建筑提供的能源不应计入公共机构建筑能耗中。


5.3 建筑面积统计范围


5.3.1 公共机构建筑面积按GB/T 50353进行统计。


5.3.2 在计算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电耗时,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应与建筑能耗和电耗的统计范围相对应,没有计入建筑能耗、电耗统计范围的区域,应去除该区域的建筑面积。


5.4 用能人数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用能人数的计算范围:在统计期报告内,含在编(注册)人员、长期聘用和借用的编外工作人员、全天服务人员、流动人员等各类编外人员。


6 计算方法


6.1 综合能耗的计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在综合能耗统计范围内实际消费的各类能源实物量与该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的乘积之和,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1)


式中: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


——第类能源实物量,单位为实物单位;


——第类能源的折算系数,按本标准附录A计算;


——公共机构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6.2 建筑能耗的计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在建筑能耗统计范围内实际消费的各类能源实物量与该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的乘积之和,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2)


式中:


Ej ——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单位为kgce;


ek ——k类能源实物量,单位为实物单位;


qk——k类能源的折算系数,按本标准附录A计算;


n ——公共机构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6.3 用能人数的计算


公共机构统计周期内的日平均用能人数,包括在岗在编(注册)人员及各类编外工作人员,按照下列进行计算。


(13)


式中:


—— 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范围内的总用能人数,单位为p;


——统计周期的天数,单位为d;


pz ——统计周期内,第z天的用能人数,单位为p。


6.4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计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建筑能耗与建筑面积的比值,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4)


式中:


ejn——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为kgce/m2;


EJ——公共机构建筑能耗,单位为kgce;


A——公共机构建筑面积,单位为m2 。


6.5 人均综合能耗的计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综合能耗与用能人数的比值,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5)


式中:


ep——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p;


E——公共机构综合能耗,单位为kgce;


N——公共机构用能人数,单位为p。


6.6 数据中心机房电源使用效率PUE值的计算


在统计报告期内,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消耗的总能源与IT设备消耗的能源的比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6)


式中:


PUE ——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电源使用效率;


ES——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总能源,单位为kW h;


EIT——数据中心机房IT设备用能,单位为kW h。


7 管理措施


7.1 公共机构冬季建筑室内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夏季建筑室内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空调系统运行期间避免开窗。


7.2 公共机构应依据本标准第4章中能耗定额指标实施用能管理,能耗指标实际值或实际值的修正值超过本标准能耗定额指标约束值的公共机构,应进行能源审计,开展节能诊断,及时准确掌握能源使用状况,分析节能潜力,制定节能改造方案,进一步开展节能改造。


7.3 公共机构应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依据能源资源管理的规定,提出考核指标,制定能源资源使用计划和节约规划,并将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7.4 公共机构应有计划地落实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必须保证能耗总量数据采集,通过安装计量装置实现实时采集能耗数据。有条件的单位通过安装分类、分项和分户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实施能耗在线监测与动态分析,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为用能指标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7.5 应加强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IT设备的能耗状况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并不断优化数据中心的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提升电源使用效率,降低PUE值。


7.6 应对能源消费进行记录、统计、考核等,并建立能源档案,定期开展岗位人员节能管理能力和技能的培训。


7.7 应认真执行国家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科学、有效地组织能耗统计工作,确保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做好能源资源消费和利用状况的统计分析并归档。


7.8 应加强用能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对各种能源科学使用。


7.9 公共机构应创造条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常用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平均低位发热量


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08kJ/kg(5000kcal/kg)


0.7143kgce/kg


燃料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汽油


43070kJ/kg(10300kcal/kg)


1.4714kgce/kg


柴油


42652kJ/kg(10200kcal/kg)


1.4571kgce/kg


液化石油气


50179kJ/kg(12000kcal/kg)


1.7143kgce/kg


气田天然气


35544kJ/m3 (8500kcal/m3 )


1.2143kgce/m3


管道煤气


14853 kJ/m3 (3550kcal/m3 )


0.5074kgce/m3


热力(当量值)



0.03412kgce/MJ


电力(当量值)


3600kJ/(kWh)[860kcal/(kW·h)]


0.1229kgce/(kW h)


蒸汽(低压)


3763MJ/t(900Mcal/t)


0.1286kgce/kg



转自梧州市万秀区建设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