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杭州市普通住宅限高标准(杭州普通住宅标准最新)

1st


昨天(8月31日),恒隆百井坊地块项目公示结束。


不出意外,西湖边就要迎来一座150米的高楼。







恒隆百井坊项目西立面图


此前,由杭州市规划资源局发布的公示显示,恒隆百井坊项目规划建造5幢高层办公楼和1幢酒店,其中最高的一幢建筑高达150米


此公示一出,立刻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个高度明显超出了西湖边的限高标准。


根据规划,恒隆百井坊项目所在区域建筑限高标准应在80米以下。显然,150米的高度已经极大地突破了目前的限制。


若方案最终实施,恒隆百井坊项目的高度将会超过西侧的武林银泰和国大城市广场,成为西湖至中河高架区间内的最高建筑。


西湖边坚守多年的限高标准,就这样被打破了。


2nd


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限高”严格的城市。


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三大”规划,杭州主城区分A至G七个控高区域,每块区域限高18-80米







杭州西湖


在其他城市譬如上海、苏州、武汉、重庆都直冲400米高度之时,杭州的天际线却在西湖、西溪、笕桥机场和萧山国际机场四大金刚的坐镇下,一直小心翼翼地描绘。


为了不破坏西湖的美感,保留杭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风韵,也为了机场上空的高度安全,“限高”几乎是整个城市的共识。


也正因为如此,被“限高”耽误过的项目,不在少数。


3rd


近期动工的鲁能地块,就是一部“浙江第一高楼”幻灭史。


早在2004年,鲁能拿下的这块地就规划了300-350米的建筑高度,立志要做“浙江第一高楼”。然而,在后续的规划中,这块地的控规进行了局部调整,建筑限高也降到了299米,“浙江第一高楼”就此破灭。


2016年8月,鲁能以113%的溢价拿下这块地。拿地后,鲁能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设计院进行设计方案,最后将项目命名为“杭州国际中心”。


开工后,项目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建设进度。2018年1月,两栋楼的基坑就已经成型。而在去年年中,项目却突然停滞。


有人猜测,这和“限高”不无关系。仅管做不成“浙江第一高楼”,但299米仍旧是钱塘江北岸的最高天际线,在西湖的视野射程内,依然造成了很大的压迫感。


好在,最近的消息是鲁能终于要复工了,高度也在挣扎中守住了299米。鲁能方面负责人表示,项目将按期于2022年亚运会前完工


4th


没那么幸运的嘉里中心,经历就颇为坎坷了。


2007年,作为杭州首个港资打造的商业综合体,嘉里中心的第一版方案给出了85米规划高度。


谁知,方案一出,就遭到了全面反对。


一年后,方案将高度下调到了56米,但依然没有过关。无奈之下,嘉里中心妥协到了48米,几乎降了一半,却又经历了数年的论证和反复确认。等到方案最终通过,被允许开工建设之时,已经距离拿地过去了整整七年,错过了一段黄金时期。


西湖边的香格里拉饭店,也同样令人惋惜。







西湖边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饭店的东楼原为西泠饭店,建造于1962年,是一座7层高的西式建筑。尽管层数不高,但耸立于宝石山的半山腰,与西湖山水有些格格不入。


在“限高”的规划下,香格里拉东楼不得不进行降拆。


虽然承载着上个世纪的风情万种,但香格里拉依然不得不将那一点突兀轻轻抹去,还西湖一个最初的美好。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在鲁能地块的边上,平安中心从原规划的250米左右直降70米,限制在了180米。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国际办公中心,也由最初的最高330米反复修改,最后停留在240米的高度上。


5th


“限高”拉锯战还历历在目,但恒隆百井坊项目的规划,也流露出一丝别样的信号:限高不再是像以往那样一刀切了。


无独有偶。


就在本月初,万众瞩目的滨康综合也被“拔高”了: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滨康综合体所在的滨江区西兴单元BJ1305-B/R-13、BJ1305-B/R/S3-14地块控规调整进行了公示,将建筑高度由原来的150米提升至220米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快,杭州的“摩天大楼”也渐渐涌现。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未来科技城等极具潜力的板块,都规划或建造了不少200米以上的高楼。



5th


作为准一线城市,杭州对于高层建筑的接受能力其实很强。


除了这些商业高楼,杭州的住宅项目也在朝着超高层的方向发展。




钱江世纪城的保亿绿城奥邸国际,住宅高度达到了近200米;信达中心丨杭州壹号院也成为奥体核心区的高建筑代表;由两座约240米的双子塔楼及一座约100米的塔楼组成的绿城卓越傲旋城,更是引领了“垂直城市”的新篇章。







绿城卓越傲旋城效果图


建筑形态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的居住思维也在发生变化。云端的生活能够带来宽阔的视野,近距离欣赏奥体莲花碗、钱江新城灯光秀成为一种新的炫富模式。


如果没有限高政策,杭州也许早就跻身摩天大楼都市的行列。


6th


不过,高就一定好吗?


在过去,杭州的封面是西湖。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独一无二的礼物,也是杭州曾经最有辨识度的标签。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封面被一度刷新,西湖的传统地位虽然还在,但早已不是杭州唯一的地标


那些超高建筑如绿地杭州之门、来福士广场、环球中心等等,逐渐后来者居上。







杭州奥体莲花碗


日月同辉、西湖文化广场、奥体莲花碗等人造建筑更是不断刷新着杭州的颜值。


随着新世界拿下望江巨无霸宝地,再到新鸿基中标江河汇综合体地块,杭州正在迈向复合生态的城市综合体时代


杭州的地标也不再是单一的景观或者高层建筑,而是向着更有生命力的建筑体靠拢。


7th


越长越高,这其实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出让地块的容积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发生在杭州,也是全国的一个趋势。前阵子“限墅令”的重申,也意味着低密产品将逐渐被高度建筑取代。


如今,杭州的人口规模已经接近千万,土地资源却日益紧缺。在这样的供需矛盾下,针对性地建设高层建筑,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在大自然的馈赠面前,“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