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什么是重置资产(资产的重置成本是什么)

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按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个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采用重置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的理论依据如下:


1、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资产的原始成本越高,资产的原始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两者在质和量的内涵上是一致的。根据这一原理,采用重置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首先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构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但两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


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日期的市场物价水平,但两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后者这反映的是当初构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价值越大。



2、资产的价值是一个变量,除了市场价格以外影响资产价值量变化的因素还包括:


①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价值会逐步减少。这种损耗一般称为资产的“物理损耗”或“有形损耗”,也称“实体性贬值”。


②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得企业原有资产与社会上普遍推广和运用的资产相比较,在技术上明显落后、性能降低,其价值也就相应减少,这种损耗称为资产的“功能性损耗”。


③由于资产以外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导致资产价值降低。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等。列如,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或发布新的法规限制了某些资产的使用,使得资产价值下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