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1979年农历4月25日芒种日近(1979年农历闰5月26是什么日)

霍四通


陈望道


《太白》杂志


这里,唐弢从字形上解释了“不齐”之名的深刻含义,说明了“不齐”和“木斋”二字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是完全可信的。他对“掂斤簸两”栏名的阐释,也完全符合该栏文章的实际情况。唐弢从一开始就参与《太白》的事务,对《太白》的编辑工作非常熟悉。唐弢曾回忆说:“8月5日,生活书店为创办《太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觉林素食处请客,日记(指鲁迅日记)载:‘生活书店招饮于觉林,与保宗同去,同席八人。’那天一共请了六桌,规模很大,我和聂绀弩、周木斋同席,鲁迅先生和保宗(茅盾)、望道等在另一室的另一席。”唐弢和周木斋都积极为《太白》撰稿。唐弢说自己:“只有《太白》,一开始便参加了,创刊头两期都有我的文章,第二卷起,几乎每期一篇。”(唐弢《忆〈太白〉》,《散文》1980年第5期)周木斋去世,唐弢撰回忆说:“作为木斋文章的知音,我还可以举出望道先生来,在他主编的《太白》上,木斋也是写得较勤的一个。”(唐弢《悼木斋》,1941年8月1日,载《生命册上》,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有趣的是,两人的文章也如影随形,经常一前一后排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本身是会说话的。从文本来看,周木斋和木齐的文章在主题上高度契合。周木斋的《太白》文章主要是针对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三人,这和木齐的短论完全一致。


周木斋在《太白》上很多署名文章都围绕“言志”“载道”展开。“言志”和“载道”是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提出的分类,他认为“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他赞同“言志派”,推崇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贬低五四文学革命,说“今次的文学运动,其根本方向和明末的文学运动完全相同”。周作人成为当时“右翼文学”的精神领袖,自然也成了进步文人的攻击靶子。周木斋的《论“文以载道”》(第1卷第2期)、《关于“点也派”的故事》(第1卷第3期)、《舞雩》(第1卷第5期)、《“言志”和“载道”的遗绪》(第2卷第1期)的核心论点都是“言志”“载道”不可分,所谓“言志”,也不外是“载道”。周作人竖起“闲适”“晚明小品”等大旗,周木斋则在《“周作人书信”》(第1卷第8期)、《闲适的试验》(第1卷第11期)、《出气章论》(第2卷第5期)等文中针锋相对地提出批评。而不齐的《知堂是唯物论者》《现代明人》《人杰地灵》《伪造》《知堂是什么唯物论者》也都以三言两语的形式,对周作人及其得意门生废名、俞平伯的小品文展开了辛辣的讽刺。


林语堂响应周作人的主张,并创办《论语》《人间世》等刊物,不遗余力地鼓吹“闲适”“幽默”。他在《小品文之遗绪》一文中提出 “言志”和“载道”的区别“全在笔调,并非言内容,在表现的方法。”(《人间世》第22期)周木斋的《“言志”和“载道”的遗绪》(《太白》第2卷第1期)就是对这篇文章的直接批评。而木齐的《过火的幽默》《论语的新戒条》《幽默大师》《“随感录”的兴废》都是批评林语堂的。有趣的是,周木斋在《申报·自由谈》发表《文人和穷》(1935年11月7日),《太白》第1卷第7期“文选”栏转载。不久,林语堂在暨南大学演讲《做文与做人》(1935年12月27日),其中专节谈“文人与穷”。 针对林语堂的《做文与做人》,《太白》第1卷第12期刊发了木齐的《杂乱无章》《文行不要一致》《到底怎样?》三篇短文,讽刺林语堂立论颇多自相矛盾之处。


周木斋《太白》创刊号上发表《对于梁实秋“偏见集”的偏见》(第1卷第1期)批评梁实秋的文艺论,影响很大。李长之作《梁实秋〈偏见集〉》(《国闻周报》第11卷第50期,1934年12月17日),文末严厉批评周木斋这篇文章,提出要“好说好,坏说坏”。周木斋做短论《好坏辨》(《太白》1935年第1卷第10期)予以回击。同期发表木齐《做文章也不易》做呼应。此外,木齐的《批评的三昧》(第1卷第8期)批评了梁实秋的《文艺批评论》,不久雕菰《疑问号》(《文饭小品》1935 年创刊号)对《批评的三昧》发难,木齐随之又发表《隔壁》《不要标点符号》驳斥。


另外,误收的不齐《礼拜六派的特征——附作国防文学批评各派的一例》(《大众论坛》第1卷第4号,1936年12月25日),和当时的“国防文学”口号之争有关。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是将《水浒传》和“国防文学”联系起来,这正是周木斋《〈水浒传〉和国防文学》(1936年6月5日《文学界》创刊号)的论证主旨。周文第一句话就说:“《水浒传》是反抗官僚的文学作品,也是国防文学的作品。”“《水浒传》的根源,是南宋民间对于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故事扩大而为一百单八个人的英雄传说。这传说的意义除了对官僚的憎恨以外,就含有国防的意味,因为南宋正是一个受异族侵略下的偏安局面。”最后总结说:“《水浒传》因时代的关系,屡次被称为国防文学,——过去并没有国防文学的名词,但实在也是的。现在有国防文学的名词了,因国防文学从使我想到屡次被作为国防文学的《水浒传》。”不齐文和周木斋文的关联是不言而喻的。


周木斋在《大众论坛》上还发表过两篇文章(《从一个中国人看〈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1936 年第1卷 第3期;《一年来的中国文学论战略述》,1936 年第1卷 第4期)。他对这个杂志是熟悉的。而陈望道未见在这个杂志上的其他文章。


校对:徐亦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