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中小型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

按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半年报应该在结束后的二个月内公布,年报应该在结束后的四个月内公布,而一季报和三季报应在季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公布。


因此,上市公司的三季报,7~9月份的数据,10月31日之前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公布。


我今天先把我估算的写出来,没几天就可以验证了。


这两个月,我一直在忙一个事情,就是把几家上市公司过去2年的财务数据,逐月推算出来,形成一个表格,这样可以让普通人也轻易看出一家公司的成长趋势,能让你更容易的理解,什么是公司,什么叫投资。


这可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工程,我每天挤出时间弄一点点,弄了快2个月才完成。


捡个普通人知名度较高的先说。


伊利股份,1~9月的营收大概在836.1亿左右,其中7~9月份的单月营收都在90亿附近。



伊利股份,1~9月的利润大概在75.45亿左右,其中7~9月份的单月营收都在7.4亿附近。



总的来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都比较低,和今年1~3月份100%增速的辉煌无法比拟。


伊利股价下跌,和目前的勉强企稳,都合情合理。


当然,消费股周期很长,几个月不行不代表一直不行,也许明年就行了呢。


我这个表只能告诉你,他今年4~9月份不行,至于对不对等3季度财报出来你就知道了。


至于未来几个月的财务数据,等数据出来再看最保险。


三一重工,1~9月的营收大概在852亿左右,其中7月份营收52亿左右,8月份营收49亿左右,9月份营收74亿左右,9月份止住了不断下滑的恶劣趋势。



三一重工,1~9月的利润大概在124.65亿左右,其中7月份利润7.1亿左右,8月份利润6.7亿左右,9月份利润10亿左右,也止住了不断下滑的恶劣趋势。



虽然营收和利润都止住了不断下滑的趋势,但奈何三一重工2020年的财报数据太好看了,导致依然是同比大幅下降。


所以总的数据,还是很难看。


对于营收和利润都处于收缩区间的股票,我建议回避最佳,因为好事喜欢成双,坏事喜欢凑对。


这种营收和利润都收缩的股票有什么关注的价值呢?


当然有价值,而且很大。


因为他们估值都很便宜,所以一旦某一天他们不跌了,那就会瞬间获得投资价值。


再看一个增长最快的股票,宁德时代。


半年报的时候我曾分析了七八个上市公司的数据,基本全对,只有宁德时代错了。


因此,我花了接近一个月专门研究新能源行业,看看数据误差到底出现在哪里,还顺手写了两篇相关文章,作为研究的副产品。


如今,我给宁德时代专门量身定制了一套自己的模型去算数据,和其他所有公司都与众不同,因为新能源本身数据就很异常,不能用传统办法分析。


下面是我的新结果,过几天看看准不准。


宁德时代,1~9月的营收大概在797亿左右,其中7月份营收96亿左右,8月份营收110亿左右,9月份营收150亿左右,数据好的有点吓人。





说实话,这表看的我都心动了。


宁德时代,1~9月的利润大概在78.77亿左右,其中7月份利润9.14亿左右,8月份利润收10.5亿左右,9月份利润14.33亿左右,单月利润数据也创了新高。



按我给他重新定制的新模型算,这是一组异常完美的营收和利润表格。


宁德时代除了估值太贵,简直没有毛病。


高是高了点,但应该撑得住,看似悬空,但下面其实是有隐形支撑的。


宁德这种年增速,折算下来就是每个月都会涨10%,这是非常可怕的数据。


我换成工资,你就容易理解了。


当你入职一家公司后,假设这个月工资是5000块,下个月涨薪到5500块,再下个月涨薪到6000块,然后就这么一直涨。。。


如果有一家公司真给你这么涨薪了,你会不会感到这家公司很有前途?


对于投资者而言,营收和利润数据这么涨,就和员工涨工资的心情差不多,给予这样的公司高估,是正常的。


估值确实有点贵,便宜点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跌下来有人买的原因,9月初我算出这个数据后,跌下来的时候也买了不少。


这营收数据出来后,我对这行业有了新的理解,数据实在太夸张了。


几天后,等验证。


比亚迪的模型被我放弃了,业务组成部分太杂,算起来脑袋都要烧坏了,索性就不算了,彻底放弃。


美的集团,1~9月的营收大概在2525.1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240~266亿左右。


不好看,但增速不断下滑的趋势算是止住了。。



美的集团,1~9月的利润大概在216.1亿左右,其中7~9月份利润大概在20~22亿左右。



不好看,数据比伊利还差点,只是比三一重工强,今年铁铝铜等原材料涨价属实是有点厉害。


2020年美的集团财务数据相当漂亮,2021年差的很多。


本来低估值中增速的公司,变成了低估值负增速。


好公司肯定是好公司,等等看吧。


也许明年业绩数据就好转了,只要别负值,价格马上就会大幅好转,因为它估值不高。


汇川技术,1~9月的营收大概在129.33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14.5~16.4亿左右。


增速非常不错,就是9月份有点低。



汇川技术,1~9月的利润大概在24.7亿左右,其中7~9月份利润大概在2.8~3.1亿左右,9月份增速也不好看。



汇川技术是专门搞工业机器人的,工厂扩产、升级换代,那他就牛逼,工厂不扩产他就不行。


这两个月中国的限电和工业用电涨价现象,对工厂的产能扩张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形成了明显的压制。


因此,10月份汇川的营收和利润增速数据,应该也大概率不行。


但工业机器人毕竟是高新技术,朝阳行业,大方向是没错的。


可以等等看。


在汇川的数据没有改善之前,他大概率不会出现爆拉猛涨,因为其财务数据不行,预期也不行,出现爆拉猛涨那就邪门了。


跌也跌不多,朝阳行业50倍PE估值并不贵,因此大概率是震荡,而你把震荡中枢的心理预期下调就行了,因为业绩增速的数据下行,会导致价格震荡中枢比之前的价格要下降一截。


过几个月数据好了,震荡中枢就再上行了。


要是业绩数据出现异常连续大幅增长,那就不是震荡了,直接单边上涨。


听说,据说,最近缺电情况有所缓解。


等几个月再看看吧,现阶段以控制仓位,不要过高持仓,按中枢震荡,但震荡中枢偏低考虑。


士兰微,1~9月的营收大概在51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5.8~6.1亿左右。



士兰微,1~9月的利润大概在6.82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0.81~0.86亿左右。



去年士兰微的利润基数很低,所以今年的利润增速爆炸高,今年10~12月的利润增速躺着都有1000%以上。


但从今年3月份开始,士兰微的营收绝对值和利润绝对值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改变了,每个月营收6亿左右,利润0.85亿左右,一直这么多,基本就是一条直线。


对于士兰微接近100倍的市盈率估值来说,今年的业绩是肯定合格的,但明年不好说。


士兰微明年的业绩必须开始出现逐步增长,明年9月的利润要突破1.5亿以上,不然撑不住这个估值。


高估值代表高增速,同时也蕴含高风险。


不增长,那就是暴跌。


这也是我最近这么热衷于研究财务数据的原因,没有这东西支撑,我是真的不敢去碰那些高增速高估值的股。


当然,士兰微是集成电路行业,最近到处都在喊芯片不够,缺芯传闻屡见报端。


产能这东西,中国从来不缺,所以有缺货传闻的行业我一律高看一眼。


想增大营收只有两个途径,第一是扩大产能,第二就是提价。


有缺货传闻,那目前的产能就是虚假的,可以轻易扩大。


因此,我对士兰微明年的收入前景表示看好。


具体的还是要一月一议,但士兰微明年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增速不会太低。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猜测,具体还是要看每个月的数据报表,士兰微还有最多6个月的时间来表现自己,明年3月份之前所有数据必须出现明显增长,否则股价必危。


目前的营收和利润配得上估值,所以士兰微不会崩,下面会有神秘支撑。


但单月数据始终原地踏步,这导致士兰微最近一直在横盘震荡。


大概就是这样,你通过报表数据结合股价走势一看,就能理解为什么涨,为什么横。


让我猜的话,我觉得士兰微新产能的落地大概是在明年春节前吧。


以当前的财务报表为准,辅助行业大趋势判断,可以让自己对这家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瞬间清晰,看股价波动的时候也不会那么迷惑。


你结合这个表和行业新闻去分析,会发现士兰微涨有涨的道理,横有横的道理,回调有回调的道理,完全都解释的通,并不是乱波动。


把比亚迪剔除后,我又加入了隆基股份,光伏行业的龙头。


隆基财务数据也很难算,一半以上的营收在海外,难算的要死,但和比亚迪相比,还是好算很多,数据稳定度我勉强可以接受。


隆基股份,1~9月的营收大概在559.4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63~74亿左右。



隆基股份,1~9月的利润大概在77.04亿左右,其中7~9月份利润大概在8.2-9.92亿左右。



9月份隆基股份的营收来到了70亿区间,而利润来到了9亿区间,比前几个月都突破了一个档次,相当不错。


但6,7,8,9月的利润同比增速都不太好看,主要原因是去年的业绩太高。


而光伏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报纸上的好消息没有新能源和芯片多,但也不算太少。


结合这样的数据特性和行业趋势,总体我对隆基持良性看法。


目前的成长对得起股价,股价稳得住,不会崩,未来有上涨预期,大概是这样。


士兰微我最近做T很舒服,这股做T也很舒服,因为目前都是稳为主,涨多了我敢卖一点,而因为长期看都会涨,跌多了我也敢吃。


每一次成功的高抛低吸,下次低吸时我都会加大买入力度,因为信心不断增强。


对了,还有个海螺水泥。


海螺水泥,1~9月的营收大概在1211亿左右,其中7~9月份营收大概在133~139亿左右。



海螺水泥,1~9月的利润大概在222.77亿左右,其中7~9月份利润大概在24~25亿左右。



非常好的公司,非常棒的营收和利润数据。


但同比辉煌的2020年,其营收和利润增速都是稀烂,全部负值,而且是两位数的负值。


这股是典型的水泥龙头,值得关注。


就算负增长几年,总有归正的时候,到时候自然就有投资价值。


按常规估值法,业绩不增不减的股票,市盈率应该在10~15之间,也就是投资后10~15年回本。


有增长,估值就可以加,每年增长个10%,值个20倍市盈率不成问题。


如果是高速增长,增长50%,那50倍估值它也担当得起。


100%增速,就给100倍估值。


而负增长的公司,就要在10倍市盈率的基础上向下减。


当然,你不仅需要考虑现在的数据,还要考虑未来的数据,如果所有人都坚信目前的烂数据只是暂时的,那股价的下行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如果你认为给一年甚至更久都恢复不了,那估值就要下去非常多。


很多房地产公司才2~3倍的市盈率,就是这个原因,大家预期他们以后增速负的吓人,且可能要连续负增长好几年。


以上规则,适用于大部分普通行业,对于具备明显风险后移特点,隐藏债务风险无法估算的金融体系,不适用于这个估值法,他们要扣掉风险成本,所以一般都估值较低,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遗症,至今未消除。


2005年大牛市的时候,你是可以看到30倍市盈率的银行股的,但现在满地都是5~6倍银行股,只有拼命说自己不靠利息吃饭的招商银行才勉强混了个10倍市盈率,就是这个原因。


规则我知道,但金融数据我没有,所以银行体系股票的具体营收和利润数据我没法算。


等出坑后,我会慢慢转移到我算的清楚具体数值的股票中。


长期看渗透率(1~3年),中期看供需周期(0.5~1年),短期看增速变化(1~6个月)。


我上面的表格,就是专门针对短期的增速变化。


和前两年的无脑发财不同,2021年的资本市场非常难做,风格切换极其剧烈且诡异莫测。


我压根不知道那群基金经理什么时候挥舞着几百亿资金搞“风格切换”,老是追在屁股后头会死的很惨的。


只有纯粹的以业绩为锚,我心里才能踏实点。


我设计这个表的目的,是让你能一目了然的清晰这家公司的股价定位,对这家公司该值多少钱心里有个数。


当你心中有个大致概念的时候,跌的时候你敢买,涨的时候你敢卖。


业绩微弱变好的公司,整体判为横盘,涨跌的平衡中枢上移。


业绩微弱变差的公司,整体判为横盘,涨跌的平衡中枢下移。


业绩剧烈恶化的公司,会单边下行,只卖不买。


业绩剧烈变好的公司,会单边上行,只买不卖。


你自己再看看产业新闻,有缺货的,供不应求新闻的,心理预期抬高一点。


产业萎靡,国家压制的,心理预期降低一点。


另外,单行业的持仓不超过15~20%,资金分散到5~6只股票上,不单吊一只票,可以有效应对大风车轮动行情,他们不断涨跌波动的时候,你高抛低吸也很容易,不会那么焦虑的等待。


5~6个行业龙头股在手,你会发现高抛低吸的机会每天都有,一点都不值钱。


抓住了最好,抓不住就等下一个,不着急。


这么搞的话,操作会简单很多,心里也踏实。


我这两个月每天抽一点时间,辛辛苦苦的算这个表格,花费无数精力,主要目的就是这个,我认为这个表可以简单的让你看清楚大概的操作方向,难度应该不大。


你打印在纸上,对着K线图看,会对股价波动的原理瞬间拥有深刻理解,有时候甚至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不可能每天更新股市类的文章,尤其是超短线更新,但有了这个表之后,你完全可以自行判断出目前的超短线波动是否合理,是否应该高抛或者低吸。


这种精准数据的计算极度困难,稳定性差一点数据就不知道飞哪去了。


目前,我只能算出这8家公司的数据,所以先给8家,就这已经快把我累死了。


如果效果好,大家喜欢的话,我以后可以辛苦点,每个月更新一次数据并公布,这样大家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