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再生资源补贴管理办法(国家关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扶持补贴政策)


为了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使用管理,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通过企业自查、现场检查、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底数,严厉打击可再生能源发电骗补等行为。


(图片:《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周期长,启动资金较大,属于重资产行业,其核心运营思路是用低成本长周期的资金去开发一个中等回报的项目,需要依靠长期不间断的现金流来支撑前期的金融成本,对企业的融资能力、现金流能力以及项目开发管理的综合能力均有要求。


为了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在新能源的发展上可谓快马加鞭。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予以补贴支持,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规模迅速壮大,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使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在规模效应下实现成本大幅下降。


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生了巨量的补贴数额,巨额的补贴即便是国家财政也感到压力重大。据了解,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一直较为严重,截至2021年年底,拖欠金额累计高达4000亿左右。


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拖欠问题,势必会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发,甚至会将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置于现金流枯竭的危险境地,最后不得不断尾求生、低价出售正在投资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偿还贷款的案例不在少数。即便是国企,面对连年的补贴拖欠同样是不堪重负,有些企业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金额甚至超过其当期溢利。


以港股上市公司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为例,公司是背靠水发集团的国资控股上市公司,以绿色建筑+新能源业务双主业的定位,欲打造千亿级的清洁能源国有上市平台。根据其2021年的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未付的电价补贴人民币达8.92亿元,而公司2021年全年公司营收 65.03 亿元,净利润2.21亿元,应收未付的电价补贴超过当期的溢利。


央企新能源上市平台龙源电力(00916.HK)、华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01798.HK)等同样也面临被拖欠补贴问题。电价补贴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售电给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应收之补偿,补贴的结算由中央财政拨付给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后,电网公司支付给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问题意义重大,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跨出的重要一步。


02


解决新能源补贴问题意义重大,将为相关企业注入长期信心


此前,财政部《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要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循序渐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同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前不久的“两会”上,也再次强调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2022年开年以来,多项指向性政策陆续落地,均表明了国家在低碳减排、发展新能源方面的决心之坚定。随着本次《通知》的落地,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运营商的现金流状况或将迎来显著改善,带动整个产业链向前发展。


在前文提到的公司中,水发兴业能源2021年业绩表现突出,营收稳健增长,不仅在风光EPC业务上实现大幅增长34%至34.4亿元;在绿色建筑方面同样表现优秀,幕墙及绿色建筑业务21年实现营收16.63 亿元,同比大增46%。


在近期公布的财报中,公司提出目标,到“十四五”末,总资产挑战50%年复合增长,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0GW,累计减碳总量将超过6000万吨。2022年是水发兴业能源完成“十四五”装机20GW的关键一年,相信在国家补贴到位,资金充足加持下,项目建设能够顺利完成,目标有望达成。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