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约谈微淼(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阿里巴巴)

近日,有微淼前员工向财经网投诉微淼涉及强迫员工调整内容,增加劳动强度并非法开除的情况。此外,上述员工还透露,微淼存在着老师无资质、员工养号充当“学习号”“氛围号”等情况。




孟庆恩律师指出,学员购买微淼课程时,究竟是先付费再签合同还是先签合同再付费,这个要看双方的约定,微淼要求学员先付费再签合同的,如果学员不同意,学员可以拒绝购买微淼课程。如果学员付费后,与微淼无法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而签订相应合同的,学员有权要求微淼退还相应的费用。


课程被疑是画饼


小美称,微淼的课程分三个阶段,小白营大概12天,前十周大概2个月,财报阶段5个月。“小白营和前十周带有销售性质,告诉他们财报学习很重要,把学员往财商课里送。”


针对前期课程是否带有销售性质,微淼回复称小白营主要面向的是理财新手,课程内容主要以知识扫盲与风险意识培养为主,通过讲解基本金融理论知识,分析常见金融产品风险,帮助学员快速建立对投资生态、金融理财框架的基本认识,同时结合案例分享、投资小故事,助力学员树立科学、理性的财富观与理财观。是具有一定金融知识普及与投资者保护作用的课程。其次,小白营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可以先体验后“付费”,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机会体验课程,感知自身的学习兴趣与需求,若想学习更深度的知识内容可自行选择付费报名进阶课程。


面对网上大量投诉称,微淼的课程属于渲染“财富焦虑”,且内容价值不符合价格本身的质疑,微淼回复称,财商教育的复杂性在于其金融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外界的质疑多由学员投资亏损的投诉而起,溯其根源,我们也能理解学员学习财商知识时带有的“暴富”心态,但财商教育不是财富密码,财商教育致力于让投资者掌握必备的理财技能,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养成科学的财富观、理财观,构建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思维。对此,我们将通过合规化管理,对宣传、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以正确的观念为学员建立良性的学习预期。


财经网科技留意到,截至4月2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微淼的投诉已高达2963条。


此前,针对低价引流,再引导用户购买高价课程的策略,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指出,这其实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应依法依规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针对部分财商教育机构的欺诈行为及消费者退费难的问题,杨海平建议可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参与,开展全面整顿。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则直言,财商理财课很多都涉嫌虚假宣传,其宣传给人的感觉是,好像听了他们的课,就能实现财富的增长,或者财富自由似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这显然是一种智商税,大量消费者上当受骗,一方面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另一方面,是对于未来的焦虑感。”


张雪峰建议,消费者可以尝试向消费者保护协会进行投诉,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这类理财课往往是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有可能是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或者金融监管政策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