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非银行金融机构保证金(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这虽然只是一地的政策,但是还是把我震撼到了,都知道非学科类培训会监管,但是没想到监管的政策会来得这么快。




0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对各地的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政策也有介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浙江,江苏、上海,天津、北京,河北及安徽等7地都出台了非学科类的监管政策,这些政策都有4点共性特征:




1、将非学科类详细分类




将非学科类分为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然后下面再设置新的类别,比如体育,下面就有: 田径、游泳、摔跤、拳击、武术、篮球、自由跤、古典跤、撑杆跳 、跨栏 、网球、乒乓球、重剑、手球、柔道、拳击、散打等20多个项目,看得人眼花缭乱。这里面安徽目前的分类还比较薄弱,把文化艺术类的标准设置放在一块,其他几个非学科类暂时还没有出台设置标准。




2、均按标准设置




除了分类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的设置,首先是办学面积一般要求200平,生均面积达到3平;其次租赁时间两年,教师或者教练具有教师资格证,或者具有行业资质;教材需要是正规出版物;




3、需要有办学许可证




这个办学许可证,不是教育局规定的那个办学许可证,按细分类的规定,是办学许可,比如体育类的,需要拿到体育局的办学许可证,就是登记备案证明,科技类的,需要科教部门出具办学许可。




4、非学科类发布的政策都是试行或者征求意见




目前,这七地发布的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政策在尝试阶段,还是试行稿或者叫征求意见稿,还没有实施,一般过了征求期限,1到2年内才会正式实施发布。




02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非学科类政策还没有落实实施,为何有些地方会进行非学科类预付费监管呢?




这个跟三个月前,教育部发布的有一个文件有关,2021年10月29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首次提到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纳入监管




所以此后北京、浙江、金华、内蒙古都出台的预付费资金监管政策,其实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学科类,但是由于有教育部的文件,所以顺手就把非学科类培训预付费资金监管了,一次性处理完,非学科类属于是被误伤的。




在非学科类培训预付费资金监管里面,属浙江规定的比较详细:




体育类和科技类机构都要求开办资金不得少于30万元,艺术类机构要求实施风险储备金制度,登记为一般艺术培训机构的15万元,艺术培训中心的30万元。因此,30万元可以看作是基本门槛。


所以全国非学科类培训的设置标准还没有逐步推行实施,但是预付费保证金及预付费监管政策已经在局地开始推行了,这也是这位校长为什么遇到10万预付费保证金的问题。


03




从学科类培训转到非学科类培训,许多校长都会感到迷茫:到底可行吗?





个人感觉,理论上,学科转非学科类还有很大优势的:




首先,你原来学科类的学生,一直积累的家长,就相当于一个流量池,开展非学科类培训可以直接引流,二次转化,一般的转化率在30%-50%左右,但是如果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就完全用不上了,等于从零开始;




其次,做非学科类培训单做一项很难养活一个机构。因为非学科类报名,家长纯属根据孩子的兴趣,这样做一个项目风险太大,所以至少要开设三个以上不一样的兴趣班,不仅要线下的课程,还需要做线上导流的,以备发生疫情时的不时之需。




与学科类培训相比,非学科类领域相对窄,发展前景不明,而且自教培热开启后,非学科类发展近30年,上市者寥寥无几,但由于学科类突遭双减整治,一时无所适从,转型非学科类最具优势,也是无奈的暂缓之计。




在2022年新年来临之际,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位非学科类校长写下了自己新年愿望:




1、新冠疫情能得真正的缓解;


2、教育部门能对非学科类机构手下留情





看完感触颇大,第一个愿望或许能实现,但是第二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难度有点大,因为2022年,将很大可能是非学科类培训整治元年,学科类机构营转非结束退出舞台,下一个进入整治舞台的难道不是非学科类的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