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天津合伙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天津合伙企业合伙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釜底抽薪的转变,到眼前了。


当暴雷还不知疲倦的轰炸敏感神经时,你可能并未察觉到,这已经不重要了。


中国房地产的底层逻辑,终将在2022年翻天覆地。


曾经认知的“刚需”,或将成为“伪命题”。


这篇文章,非常重要,你必须get到核心。


因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楼市,要来了。



保障性租赁住房!


7个分量超级重的字,横空出世。


是否感觉到,最近越来越高频了?


没错,已从“小碎步进场”,转为“八百里加急”。


保障性租赁住房(简称“保租房”),真正被摆上桌面,是2020年。


2020年11月,中央发布十四五规划,提出“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2020年12月,住建部强调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雏形初现,战前吹号。


2021年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2021年5月,住建部召开40个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座谈会, 要求认真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


至此,国家层面的保障性房体系顶层设计,浮出水面。



2021年10月,40个城市上报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计划。


天津计划完成约40万套。



2022年,开足马力,落实指标,全面建设。


流水的会议和政策,铁打的保租房,由上至下,拨云见日。


住建部保障司一位人士说: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已成为政治任务!



保障性租赁住房,到底是什么?几个关键点:


❶ 给暂时没能力购房的新市民、青年人准备,解决居住需求。


❷ 面积以小于7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


❸ 租金比同地段的住房更低。


❹ 集中在中心城区,交通便利、生活配套丰富的地方。



有人说,这不就是长租公寓吗?


不,长租公寓是企业行为。


此前是想把重任交给它,没想到一个个抖机灵,成了“暴雷担当”。


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政府行为,亲自把关。


本质是新市民的缓冲带,不要为了居住而过早背上房贷,降低生活水平。


中国房地产,正在大转向。


从解决买房难的问题,转为解决年轻人第一站的居住问题。


谁来弄?钱怎么解决?


因为没钱而不了了之的事,这些年看太多了。


但保租房不一样,开局即王炸。


2月8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


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三条红线”。


2月25日,银保监会再发文: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融资支持。



1月底,建行已与保利集团,签署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董事长亲自出席。


保租房的重要程度,以及政治地位,显而易见。


八百里加急,一路绿灯,开道护送。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定调: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


以40个城市的计划推测,十四五期间,将建设保租房约1000万套。


保租房,就像六大派围攻光明顶,铁心要拿下。



开始行动,各城市“签军令状”,定指标。


他山之石。


广州十四五期间,保租房和商品房的数量,基本是1:1。


关键是,保租房的位置中心区居多,商品房却边缘区居多。


把原本要做改善豪宅的地方,腾出来给了保租房。


能感受到,保租房被高高吊起的地位了吧。



四川十四五期间将完成34万套,申请上不设收入门槛。


成都建设30万套,按照市场租金的75-90%执行,年涨幅不超5%。



天津呢?也动起来了。


不是想不想建的问题,而是没有退路,必须建。


到2025年,计划完成40万套,2022年建设6万套。




2021年11月,《天津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试行)》正式印发实施。


改建保租房,实施财政补助、贴息、民用水电气热价格、税收等优惠。


最高补贴600元/平米;办理商业贷款,可申请贴息;还有最高10元/月·平米的运营奖补。


2022年1月,天津住建委发布关于对《天津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保租房实质性的实施方案,正式亮相。


分区施策指导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计划,并单列用地计划。


哪类人群可以申请保租房呢?


❶ 在租住区无自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




❷ 在津正式就业且在租住区无自有住房的非本市户籍新市民、青年人。


天津的保租房,分宿舍型和住宅型。


宿舍型,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米;


住宅型,以建面不超70平米的小户型为主,适当配置三居,建面不超100平米。


租金如何定呢?


目前仅明确要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同时,确定了6种建设方式:


盘活利用存量住宅房屋转化;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非居住存量土地新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新建;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用地新建;国有住宅用地新建等六种方式筹集。


也可通过城市更新,优先利用存量住宅房屋,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1年,天津第二批土地挂牌中,18宗地块绑定自持租赁住房,4386套,约26万平米。


最终成交18.4万平米,3006套。


叠加一批次的,2021年共成交保租房18.8万平米。




此外,实打实的落地,已开始。


泰达控股已启动保租房建设,计划先期建设1万套,首期开工2000套。


河西区西江道一宗1.8万平米的地块,正式纳入保租房建设用地,2021年12月31日开建。


预计2024年,提供1000余套保租房。




没想到,蓟州也最快响应。


2022年2月22日,州河湾东园400套住宅,正式被定为保租房。


租赁户型分别为60、70平米两居室。



天津已将保租房审查认定职责,落到各区,截至2022年1月6日完成审查58个项目。


南开区召集自如、龙湖等企业召开推动会,尽快推动。


不设收入线门槛,以70平米以下小户型为主。


北辰区已单独为保租房拨出巨款……


力度空前!


建设保租房,将是2022年天津楼市的重要任务。



中国房地产,最新的底层逻辑,露出来了。


以前,我们学香港,卖楼花,搞期房预售。


但因住房需求强烈,调控一直在路上,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每次调控,只是短期遏制需求,但不会扼杀。


限购、限贷、限售、限价……


直到去年,几乎所有的调控政策都端出来了,以后怎么办呢?


还要继续走在“松绑-调控-松绑-调控”的路上吗?


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只要需求在,楼市逻辑就不会根本改变。


所以,现在要调转方向,学德国、学新加坡。


把刚需住房需求,列入保障范畴,计划经济。


也就是保租房,解决年轻人最基础的生活问题。


把改善住房需求,投放到市场,市场经济。


可以尽情做好产品,不受价格严格限制,回归经济规律。


想改善的,有实力的人群,尽可购买好产品。


保租房解决吃饱,改善房解决吃好。


以前楼市只有一条腿走路,现在两条腿并行。


这样,就避免了无休止的“打压与放松”,因为刚需已经得到保障。


你可能会说,租房能落户吗?能上学吗?


没错,房子被绑了太多附加值,户籍、学籍……


保租房还有一记重磅大招未释放,下一步:租购同权。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做好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


其中第八条明确指出:


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深圳住建局已经下发通知:


逐步推进租赁住房在积分入户政策中与购买住房享受同等待遇。


也就是说,保租房最后会演变为,租房也能接受平等的公立教育、落户……


那么,刚需买房,恐怕真的会成为“伪命题”。


长期来看,城市边缘的刚需住房,将受重挫;中心城区的改善住房,才有长期价值。


另外,几十万套的保租房入市后,其它住房租金,会下降。


格局站高,眼光拉远。


中国经济发展和分配逻辑,已经不是先富带动后富。


而是,共同富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