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上海破获营改增后案(上海至今未破的案件)

重磅消息,近日山东青岛一灵活用工财税平台被警方查封。据海因科技获悉,案件或与该公司巨额虚开发票有关。



案情详探


6月16日,山东青岛一灵活用工财税平台因巨额虚开发票违法获利行为被警方查封。经调查,本次被威海公安查处的平台疑为某集团旗下互联网财税平台,此案有可能为山东省公安厅乃至公安部督办案件,涉案金额可能十分巨大。目前,案件尚在办理中,实际情况有待警方公布。



可以初步判断,引发该灵活用工平台暴雷的主要原因在威海当地的用工单位(受票方)。随着金融机构对于公转私账户往来监管更为严格,资金回流线索更容易被发掘。所以极有可能是威海金融机构发现了其对公账户与威海当地个人银行账户出现了大量资金流转,这些个人银行账户资金随后又回转至多家用工单位负责人账户,而被认定存在资金回流嫌疑。在税警银违法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机制下,公安机关牵头立案,税务、公安、银行共同研判分析,最终锁定违法平台。


山东青岛灵活用工财税平台暴雷案仅仅是冰山一角。近年来,灵活用工平台频频爆雷,究其原因在涉嫌虚开发票和洗钱。


>>>>行业无序,问题频出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对灵活用工平台在政策方面加大倾斜力度,一方面给予了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便于企业在灵活用工的同时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少公司纷纷转型,在传统业务之外,增加灵活用工业务板块。但因其不具备提供平台技术服务的能力及税收优惠地区资源,根本无法帮助企业设计相关的业务模式,只是简单的开发票、发薪,实质就是虚开发票。于是出现了许多打着灵活用工、任务众包、税务筹划的名义,来做虚开发票、洗钱的勾当。在接二连三的平台爆雷事件和强监管下,“灵活用工”迎来大变革,监管部门划出安全红线,绝不允许打着“互联网 ”、共享经济的招牌蒙混过关,出现偷税逃税、虚开发票、人前人后两张皮等现象。因此,选择灵活用工平台需慎重,若因为一时之利而接受了虚开发票,即使不知情,在税务稽查下也要补缴税金及罚款,同时有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得不偿失!


进入2020年下半年以来,海南、山东、广东、天津、浙江、河南等多地,开始清理违规开展委托代征的企业,单是海南一省就取缔了100多家灵活用工平台的委托代征协议和委托代征资质。同年11月,北京某财税服务商涉嫌虚开13亿被立案调查,此案是“营改增”后,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共享经济服务平台虚开发票案件。同一时段,上海某知名人力资源公司和某产业园区也被查,相关责任人被警方带走。2021年5月,湖南省税务局发布进一步优化灵活用工互联网平台经济税收服务的政策,灵活用工平台又将迎来大检查。 >>>>涉税风险,不可不察


随着税收征管趋严,发票监管愈加严格,不少企业的税收问题纷纷暴露。灵活用工平台被很多咨询公司拿来当作税筹的“灵丹妙药”和“保护伞”,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税务风险。


1.涉税洗钱犯罪


大量代征资质下发之后,税局对具体用工业务监管困难,有不法分子利用委托代征模式进行洗钱,涉税洗钱属于税务犯罪行为,其风险自不言说。


2.虚开增值税发票


部分灵活用工平台不注重业务,取得代征资质后反而大肆进行发票买卖,对私转账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开发票属于刑事犯罪,开票方与受票方不可不察!


3.市场营销乱象


有的灵活用工平台进行推广加盟营销,收取代理商加盟费和保证金,甚至为了抢占市场而采取降低成本垫资运营的方法,一旦资金链断裂,很容易产生平台跑路的风险。


4.代征税款风险


部分灵活用工平台在个税代征方面根本达不到税务总局《委托代征管理办法》的要求,面对零星、分散的纳税人,对如何征税、报税、监管等情况根本不清楚,往往出现擅自少征税款、未按期上缴税款、超越代征权限等问题。


5.客户资金安全


一般来说,在灵活用工平台进行委托代征的流程是:客户将资金汇入平台账户,再由灵活用工平台分发给个人。因此,可能会产生平台私自挪用客户资金或者平台账户资金被盗的风险。


6.盗用个人信息


部分企业打着灵活用工的旗号,实际并不存在真实的用工需求,仅仅想代发工资对外开票,往往会发生盗用入驻平台从业者的个人信息进行避税的风险。


>>>>假税筹,真虚开


利用个独企业虚开发票已成为灵工平台税筹重要方式之一。个独方式为何如此受“青睐”?个独企业全称为个人独资企业,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成本缺失、高额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以达到减轻企业税收压力,最终完成税务筹划的目的。个独企业有如此大的能力全在于它的所得税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有别于常规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25%,个独企业没有企业所得税,只有个税。


核定征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核定行业利润率(也称行业应税所得率),服务行业一般为10%,再对应个独5级累进制5%-35%,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例,算下来个税最高仅为2%;第二种是直接定额定率核定个税,税率不再随营业额多少而累进浮动,税率更低,很多地方税率甚至不到1%。如此好的企业优惠政策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税务筹划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可以合理运用的,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但税筹前提条件必须是合法,也就是不能脱离企业真实的业务。每一张发票都关联着开票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往来信息,而不法分子以“税筹之名行虚开之实”,以“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来虚开骗税,一旦被稽查,关联企业一个也跑不了!


>>>>高压严管,露头就打


相比其他行业,涉税案件的爆发往往潜存较长时间,而像灵活用工平台此类互联网企业,其涉税风险的爆发往往在顷刻间。原因有两点:一是税务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打击电子发票犯罪行动;二是央行严管大额转账交易,资金回流线索丝毫毕现。在税局高压严打态势下,多部门联合执法下,灵活用工平台将处于税务部门的强监管下,对涉税违法行为露头就打。


其实,无论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遵循交易真实存在、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价格公允等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合法挣钱,细水长流才得基业长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