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化学式配比原则是指(化学配比是什么意思)


2021年10月17日,上海首条氢动力、零排放氢能源公交线路临港7路、临港7路B,在临港新片区开通运营。 (ICphoto/图)



供应链难题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真正的难题是包含制取、运输、加氢在内的氢气供应链建设。


广州第一座加氢站2019年就出现在黄埔区春园东路,该站氢气价格最近从每千克80多元涨到了93元。加氢站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涨价主要是因为氢气供应量跟不上。


事实上,氢气的制取技术目前已很成熟,制约氢气供应的主要是运输问题。运输成本、运输车辆、氢气充装位等都限制了氢气运输能力。


李荣军介绍,由于制氢属于化工项目,按照2008年颁布的《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制氢必须在化工园区内进行,再运输到加氢站。


李荣军介绍,以目前通行的高压气态的方式运输,一车氢的运输量只有300公斤,距离在100公里以内时运输成本尚可承担,超过100公里就不划算。


赵吉诗从运输能力方面给南方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广东省目前计划推广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来算,需要400台运输氢气的长管拖车,目前广东省长管拖车总数不到160台,国内最大的长管拖车生产厂家中集安瑞科要全力生产两年,才能弥补这个缺口。


另一方面,充装位数量少也限制了氢气外运能力。李荣军介绍,一车氢气要充4-5个小时,很多地方只配置了两三个充装位,即使一天24小时连续充也只能充几次,一个加氢站就用掉不少。


赵吉诗认为,解决氢气运输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支持制氢和加氢一体化,采用分布式制氢和集中制氢-配送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氢源供给方式、提高供应能力。但是,现在制氢必须在化工园区内进行,分布式制氢规模化推广受限。


除了制取和运输问题,加氢站建设也受到严格管控。李荣军介绍,建设加氢站需要有政府的规划指标,审批也非常严格。雄川氢能建设的第一个加氢站前后盖了十七八个章,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办完手续。


2020年9月,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公布《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目标和积分评价体系》。其中,进行积分奖励的领域除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还包括“氢能供应”。


后者的关键评价指标为“氢能供应及经济性”,城市群示范目标为车用氢气年产量超过5000吨,加氢站氢气零售价格不高于35元/公斤,并鼓励清洁低碳氢气制取。


临近年底,李荣军根据公司运营情况写了一份氢能产业发展诉求提交给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建议加快加氢站网点布局、建设制加一体化加氢站等。


“产业端的问题,随着规模扩大,成本都会下降,这些都是我们企业该做的。但氢气的制、运目前还有很大政策限制,这不是企业能做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尽管氢能受到政策鼓励,但投身其中的大小公司都面临着市场不成熟、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局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摆在整个氢能产业面前。


地方政府破局的思路之一是发展全产业链,通过整合上下游环节降低成本。


2019年8月,广州黄埔区政府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出台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以当时全国最大的力度扶持氢能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6月,该办法修订版文件发布,强化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建设,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公司创立之初,雄川氢能便考虑以全产业链布局的方式进行发展,公司业务涵盖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整车开发、加氢站建设等环节。雄川氢能租下黄埔区东鹏大道一处一万多平方米的园区,组建湾区氢能孵化中心,吸引各类氢能企业入驻。


南方周末记者在孵化中心入口处看到,展牌上陈列了14家入驻企业,业务范围涵盖氢能产业各个环节。企查查显示,其中10家成立于2019年之后。


2021年,雄川氢能中标黄埔区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项目。李荣军介绍,车的零部件主要从合作公司引进,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依托孵化中心进行研发生产,再由东风、一汽等下游整车厂制造车辆。


采用这样的方式,李荣军坦言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也不建议做全产业链,如果是一个成熟产业,专注做好一个环节也可以走向市场、降低成本。现阶段氢能市场体量这么小,我们逼得没办法才做全产业链,也是和现在产业发展的阶段相匹配。”


李荣军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价格依然比柴油车高2-3倍,市场竞争力有限,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采购和补贴,只能实现半市场化。


同样入驻广州黄埔区的鸿基创能则选择以聚焦方式发展,专攻燃料电池系统中最核心的膜电极。该公司CEO邹渝泉回国前曾在加拿大AFCC公司从事燃料电池研发工作,他介绍,这家由奔驰和福特合资成立的公司在七八年前每年研发投入就已高达3亿元人民币。


在2021年年初订单还不确定时,鸿基创能就定下一百万片生产目标。“这个基数可能市场现在根本没有,我们是在培养市场、制造市场。”


邹渝泉表示,2021年鸿基创能的膜电极市场占有率接近一半,年营收达到3亿元左右。


资金实力更雄厚的上市公司,则直接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布局氢能产业。鸿基创能的股东之一美锦能源过去数年间就先后控股飞驰汽车,入股鸿基创能和国鸿氢能。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靠煤起家的美锦能源成为被投资者追捧的“氢能第一股”,2019年股价飞涨,市值最高飙升至八百多亿元,不过截至2021年12月8日,其市值回落到665.7亿元。


但对于刚刚热起来的氢能市场,不少企业仍在观望政策走向,等待财政补贴来加速市场培育。


2021年10月份,广汽首款氢能源汽车投入示范运行。但广汽对下一步氢能源汽车仍将以示范运行为主,计划2025年乘用车产量达到1000台,距离市场化投产仍有距离。


占文锋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价格较高,丰田在美国售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价格每台约合31万元人民币,是同级别电动车、燃油车价格的两倍左右。产量小是氢燃料电池车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售价高又阻碍了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推广。


在占文锋看来,产业发展初期,政府补贴是培育市场的重要手段。“技术上我们自己肯定要做好准备,需要的话随时能拿出来,但具体的生产量确实跟现在政府的激励程度会有很大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