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福建工商市场主体公示平台(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


融融春风里,山色蔓新绿。


3月,走进充满生机的福建烟区,田间烟苗随风摆动,劳作的烟农在谈笑中感受着春日新气象。


说到新气象,福建烟区可真不少——基本烟田保护得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落实,烟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主体,烤房流转升级正在推进,新型生产组织模式逐渐推开,烟农收入持续增长……这些新气象,是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夯基强根、深耕细作取得的成效。


为加快推进烟叶转型升级,福建省局(公司)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作为新时期烟叶工作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重要课题。“烟叶产业是一个系统性强、产业链长的农业产业,要运用产业链系统思维思考谋划土地、资本、劳动力、计划、农机、技术、烤房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最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最大的边际产出,激发烟叶发展新动能,增强烟叶产业发展韧性,提高烟叶生产效率效益。”福建省局(公司)副总经理周志攀表示。


生产规模化 “大丘小丘”重组合


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是根本。


让优质烟田“稳下来”,是福建省局(公司)的工作重点。在基本烟田保护工作得到市场落实的基础上,他们继续以规模化生产促进全要素配置,引导烟农工商将分散的生产要素用最合理的方法组合起来。


发挥规模效益,首在下好烟田整村连片集中流转的“先手棋”。


“大丘小丘斗笠丘,青蛙一跳七八丘。”三明市尤溪县洋中烟站站长周国新用一句谚语形象地道出了丘陵地貌下过去农田的小而散,“小丘有茶桌大小,斗笠丘一个斗笠就盖住了,田不好种公示……”


为进一步解决土地分散、撂荒等问题,实现烟稻产业规模化融合发展,福建烟区各级烟草部门协助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土地集中流转福建、连片整理,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努力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有效官网衔接。


去年以来,在尤溪县局(分公司)的协助下,当地各种烟村开展了以村集体为单位的土地流转,由村委与农户签订为期5年的流转协议,将土地集中流转、连片种植。“土地集中流转后不仅可以合理规划田块,还可以结合地方政策统一改良土壤。利用好农田,才能解决‘在哪儿种烟’的问题。”尤溪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邹新根说道。


发挥规模效益,以村为单位的烤房集中流转,也成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有益尝试。


近两年,福建烟区坚持利旧为主、新建为辅,优化烤房配置、推动烤能共享,既实现了烟农降本增效,又减少了烤房建设投入。


那么,集中流转的好处究竟有哪些?


“想种烟的没烤房、有烤房的不愿出租,有的烤房装不满、有的烤房不够用……这些都是过去存在的一些矛盾。”站在三明市泰宁县下渠村新改造的烤房群旁,泰宁县局(分公司)局长、经理林峰介绍说,“烤房的集中流转不仅解决了租金定价的问题,也有利于为烟农做好服务,对稳定烟叶发展、提高种烟效益更有利。”


烤房的优化配置关系着烟农的种烟效益和烟叶的均质化水工商行政管理局平。下渠村烟农丁钟平告诉记者,他已和村里签了8年的烤房流转协议。今年,泰宁全县共流转烤房615座。


服务专业化 “线上线下”搭平台


通常来说,要素市场化程度越高,配置效率就会越高。福建省局(公司)提出,要公示尊重经济规律,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全要素配置,搭建要素信息平台,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生产中,烟农的矛盾心理不可避免,比如“既希望烟叶涨平台价,又怕涨价”。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劳动力价格随行就市,烟农担心更多的是成本涨得过快。


解决种烟效率和成本问题,机械化作业是重要途径,但前提是充分提高农机的利用率,这就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和市场化配置的驱动。福建各地烟草部门也担负着为信息交互搭桥的服务职能,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3月初,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一片刚平整过的土地上,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新场区正在有序建设。该社有持证机耕手50多名,可服务2000多亩农田,大多数机耕手会操作多种机械,专业化的服务赢福建得了烟农信任。


同时,建阳区局(分公司)积极搭建烟农与农机站对接的平台。为解决农户有田无机、有机无田等问题,农机站借助滴滴农机服务平台,合理调配机械服务,为烟农提供便利。


“信息多跑路,农机多干活,农民得实惠。”建阳农机站站长朱建峰说,现在线上、线下都可以联系下单,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更有效率。


目前,福建烟区正加紧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以机械化作业方式带动全要素配置,重点加强移栽、平台采收环节的农机研发,提高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并与大农业机械相融合,助力减工降本。同时,他们以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快全要素配置,全面推动烟叶数字化转型,推广金叶慧农服务平台、云烘烤等手机应用,发挥“一部手机管好烟”的服务效能,使生产经营和服务方式由“现场保姆”向“线上保姆”转变。


组织一体化 “大统小异”增效益


在用工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种采烤分”一体化组织模式让福建烟区尝到了从生产组织层面减用工、增效益的甜头。今年,福建省局(公司)要求各地持续加大推广力度,统筹利用好劳动力等要素资源。

市场

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需因地制宜,融入大农业。


因地制宜,就要遵循“大统一、小自主”的规律。以南平邵武为例,各烟站组织烟技员、烟农形成烟叶生产联合组,并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组合过程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尊重烟农意愿的前提下科学划分小组,每组配备1名烘烤师、5座以上密集烤房。


邵武市坊前村党支部书记黄声良告诉记者,他们村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村,以种烟、制种融合发展为主,全村90户烟农成立了26个互助小组,种烟效益和烟叶均质化水平都得到了保障。


“同一片田同一天种完,确保成熟度统一;同一片田统一采完,避免暴晒造成损失……在互助小组的统一行动下,种烟效率更高了。”邵武市局(分公司)烟叶办主任石德兴说,互助小组有效解决了用工、均质化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福建烟区统一制定了单元管理规范,“种采烤分”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加完善,预工商计今年推广比例达到80%左右。


一体化的组织模式,还需统筹好劳动力资源。官网


福建省局(公司)鼓励烟区加强对职业烟农的培养,并积极引进青年“生力军”,培育新型种植主体。


在烤烟种植历史悠久的龙岩,连城县四堡镇“80后”新烟农邹冠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通过全市烘烤培训成为烘烤师,并摸索出一套“翠碧一号”板房烘烤工主体艺,荣获龙岩市“十佳创业青年烟农”称号;姑田镇“90后”青年烟农华平,流转土地200多亩,将购买的所有农机纳入“种采烤分”一体化服务队,成为新生代职业烟农……


今年,福建烟区烟农队伍趋向稳定,烟农数量扭转了过去年均8%的降幅,实现止跌企稳,户均种烟面积达到26亩,新型种烟主体正在加快成长。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