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经济质量是什么(质量满足要求是什么)

  • GDP是衡量一个经济体总产出的数量指标,也是一个反映经济质量的指标。发展GDP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 GDP并不是各项最终产品的简单加总,而是各种产品用价格折算之后的加总量。各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决定于不同产品的供求关系,反映了人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和评价。中国GDP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对中国总产出的价值评价。

  • GDP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只是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幸福生活的手段。要让这个手段在我国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优化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

  • 我国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很大程度要落脚到对GDP增长的追求之上。偏离了GDP这个全面客观而又可比的指标,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很容易浮在空中、流于形式。

GDP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经济指标。从生产法角度,GDP定义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单来说,GDP衡量了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2021年,我国GDP总量约为114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后比2020年GDP高出了8.1%。


一个思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GDP中的质量内涵。假设有外星人在遥远外太空用先进仪器观察地球,试图统计地球上人类经济活动经济的规模,这外星人可以统计出些什么数据呢?不难想到,人口数量、资源消耗量、钢铁产量等可以被统计出来,观察到后直接测量就行了。但是,不懂人类语言的外星人没法统计出地球上人类创造的GDP。这是因为GDP并不是各项最终产品的简单加总,而是各种产品用价格折算之后的加总量。各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决定于不同产品的供求关系,反映了人们对不同产品的是什么偏好和评价


举个简单的算例,假设某经济体在某段时间里生质量产了1个苹果和1个梨。要计算这个经济体的GDP,显然不能把苹果和梨简单相加得到一个数,而必须考虑苹果和梨之间的相对价格。在一种情况下,经济体中的人很爱吃苹果而不太爱吃梨,使一个苹果的价格是一个梨的2倍。这样一来,如果以苹果为计价物,这个经济体的GDP就是1.5个苹果(1个苹果再加上只值半个苹果的1个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人们更爱吃梨而不是苹果,使得一个梨的价格是苹果的2倍。这时这个经济体的GDP就是3个苹果(1个苹果再加上值两个苹果的那1个梨)。


同样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产出,GDP有时是1.5个苹果,有时是3个苹果。差别产生于人们偏好的不同。人们不同的偏好反映在价格上,就形成了不同产品加总时不同的折算率,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GDP数值。这是外星人无法统计出GDP的原因。外星人虽然能看到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产出,但他们没法知道这两种产品加总时的折算系数是多少。


2021年,我国生产了10.3亿吨粗钢、23.6亿吨水泥、发了8.1万亿度电,GDP为114万亿元人民币。将这些数字并列在一起,GDP看起来好像只是描述中国经济规模的一个数量指标而已。但实际上,GDP与钢产量等指标有本质不同,GDP是居民对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总价值的评估,反映了人们对经济质量的评价。如果某种产出不为人们所认可,其价格就会很低,它的生产对GDP的扩张就没有太大贡献。


当我们要评价中国经济质量高低、好还是不好的时候,没有人比全中国人民这个整体更有资格了。而全中国人民的主观评价就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在了各种产品的价格中。用这些价格作为折算率加总各类产出而得到的GDP,代表了全中国人民对中国总产满足要求出的价值评价。扣除了价格因素之后的真实GDP规模越大,意味着人民对总产出的价值评价越高。所以说,真实GDP增速很重要。如果硬要说一个较低的GDP增速反而比一个较高的是什么GDP增速更好,那就是对GDP内涵的无知,更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僭越。


当然,GDP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只是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幸福生活的手段。要让这个手段在我国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优化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提升还可以提升GDP对经济质量的评价效果。前面说过,GDP是用市场价格作为折算率加总得到的各类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价格又是在市场中由有购买力的交易者交易出来的,反映了交易者的偏好。居民收入的提升意味着居民购买力的增加,质量及其市场影响力的提升。这意味着市场价格可以更好反映居民的偏好。这样的情况下,加总得到的GDP能更好反映老百姓对整体经济的评价,成为从老百姓视角出发更加准确的经济质量评价指标。


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要求全党要聚精会神“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已经是在纠偏那种将经济的质和量对立起来错误观点(参见笔者2021年12月12日发表的文章《政策要纠偏,认识也要纠偏》)。而如果准确理解了GDP这个概念的内涵,就可以知道GDP这个既体现质、又体现量的宏观指标的重要性。我国满足要求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很大程度要落脚到对GDP增长的追求之上。偏离了GDP这个全面客观而又可比的指标,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很容易浮在空中、流于形式。经济(完)



【1】徐高,2021年12月12日,《政策要纠偏,认识也要纠偏》,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3657635569899&sudaref=www.baidu.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