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丘北劳务派遣许可证办理(劳务派遣许可证)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无论是干部职工,还是办事的群众,都喜欢到办公楼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文化长廊走一走,看一看。步入长廊,丘北县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场景,节庆活动的照片,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介绍琳琅满目,不但丰富着大家对各民族生活和文化的认识,更提升着大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增强。


丘北县人社局副局长张梅说:“人社局是个窗口单位,通过这个窗口展示丘北民族团结的氛围,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16年,为了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局里精心打造了这个文化长廊,多年来,大家不断充实着文化长廊的内容,精心呵护着这个民族团结进步的展示窗口。”


先后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全省人社工作先进集体和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等荣誉的丘北县人社局,将创建工作融入到全县各族群众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认识人才、劳动维权丘北、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夯实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为促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人社力量”。



服务随群众走出去


4月14日,在全国闻名遐迩的羊毛衫之乡——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以“欢庆建党百年华诞唱响民族团结赞歌”为主题的2021洪合镇第一届民族联谊会热闹非凡。丘北县驻浙江省嘉兴市劳务工作站通过多方协调,结合壮族“三月三”佳节,在秀洲区洪合镇强力宣传丘北县壮族民俗、刺绣、普者黑5A级风景区,促进丘北与浙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丘北海石兄弟组合、呗侬组合、水月组合献上精彩节目,两地群众沉浸在《云南有个普者黑》《等你在普者黑》的优美旋律中,壮族妇女身着盛装展示普者黑风景图片、五彩鸡蛋、七彩花米饭、祭竜粑粑、壮族刺绣、壮族花纸伞等丘北风情,洪合镇群众和在当地创业、务工的丘北各族群众身临其境地畅享壮族“三月三”的欢乐。丘北县民族宗教局副局长侯光权说:“据我们统计,丘北县在洪合工作和生活的少数民族居民有近万人,此次我们把家乡的歌舞带来,也是鼓励大家努力建设好当地经济,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


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丘北县就有各族群众到洪合镇从事纺织产品加工行业,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到2010年左右,在洪合镇开展纺织加工的丘北籍群众达到7000余人,目前达到1.3万人左右,领办、创办和自己创业人员达20余人。


为切实服务好外出务工的各族群众,促进两地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丘北县抽调能力强的党员到驻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劳务工作站开展跟踪服务工作,同时,在驻地成立了6个流动党支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丘北县人社局积极与文山州人社局汇报对接,引入培训学校采取跨省异地劳务培训方式,组织丘北县在嘉兴务工的群众参与培训,提升务工群众整体素质。培训采用“理论 实操”方式将民族服饰制作与羊毛衫制作相结合,提升务工群众的劳动能力。丘北县人社局还根据群众在洪合镇做纺织淡旺季较明显的实际,第一时间深入到食品、木材、纺织等企业参观对接,将在淡季收入较少的群众及时输入其他行业的公司就业,实现群众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性循环。


张梅介绍说:“丘北县通过创建纺织工劳务品牌,提高了全县农村各族群众的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提升了劳务输出转移就业效率,确保各族群众稳定增收,统筹城乡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随需求沉下去


2021年3月23日,丘北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来了2位“特殊”的农民工,他们手捧“情系民众,为民撑腰”的锦旗,对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帮助其追讨回被拖欠的工资表示感谢。农民工代表杨云清说:“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真正做到为民执法,执法为民。”


去年11月,丘北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投诉,某公司在丘北县舍得乡石漠化治理项目中拖欠70余名农民工的工资42.32万元。人社局及时对建设单位和用人单位开展了调查核实、协调丘北工作,农民工们最终于2021年春节前拿到了拖欠的工资42.32万元。


各族群众哪里有需求,人社干部的身影就沉到哪里。今年初,丘北县人社局组织召开2020年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座谈会上,党员、残疾人,长三角珠三劳务派遣角、扶贫车间、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代表等返乡农民工和返乡创业代表畅办理所欲言,倾诉着他们就业创业成功经验和做法,存在的困难,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县人社局领导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深入讲解社会保障、劳动维权、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政策。 这样的座谈会,成为人社局收集意见,摸清服务需求,增进与外出创业务工的各族群众感情的有效途径。


为做好疫情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就业增收,县人社局开展了“送岗进村暨流动招聘会”,全体干部职工共分为7个工作组,从“推荐就业岗位”“召开流动招聘会”“整理排查资料”“更新转移信息”四方面,深入各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开展招聘和宣传活动,并做好未脱贫档卡户有就业意愿劳动力的岗位推荐工作,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推动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在民族村寨里,忙碌着的人社干部身影,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把外界帮助请进来


熊继辉,来自丘北县八道哨乡笼桥村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后,由于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一直在家待业,心里很是着急。机缘巧合,2019年1月,上海市虹口区人社局到丘北开展就业扶贫工作,走访到小熊家,看到小熊家里家徒四壁的情况,积极动员小熊去上海务工。于是,小熊来到上海,由上海启蒙人才公司派遣到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就业。现在,小熊每天上8小时的班,公司免费提供食宿,每月有4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不但买了车,还用结余的资金准备为家里建新房。


为解决当地各族群众的务工问题,丘北县人社局上广东、下浙江、奔江苏、跑上海……千方百计把发达地区的帮扶力量请到丘北。


2018年9月,丘北县人社局派人到上海虹口区人社局开展劳务对接工作,双方就贫困劳动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公共服务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2019年10月24日至28日,丘北县人社局又先后组织4人到上海市虹口区、江苏省丹阳市、浙江省嘉兴市和温岭市开展劳务协作,走访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温岭市浙江玉龙车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并到当地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座谈会。


为切实解决无法外出人员的就业问题,有效发挥就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丘北县通过沪滇劳务协作资金积极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和创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和增加收入,在充实脱贫攻坚力量的同时,有效实现部分贫困劳许可证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务工就业和家庭创业两不误。自2018年以来,全县共通过沪滇劳务协作资金安置乡村公共服务岗位955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00人。


丘北县,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白、瑶7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7%,在丘北县,做好人社工作,就是为民族团结进步夯实社会基础,“让你满劳务派遣意,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你所需、尽我所能和记录一生许可证、服务一生、保办理障一生”,这是丘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各族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它显眼地写在服务大厅里,也镌刻在广大人社干部的心中。


为丘北县各族人民谋福祉,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让各族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成为丘北县人社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的踏实作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