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明道工作室李静(明道工作室老板是谁)


《演员请就位》播出了第一集,明道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位。


有四位导演加入,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


演员们选择一位心仪导演,加入其指导的小组,在组内捉对厮杀,搭档表演一个电影场景,四位导演从中挑选出更胜一筹者。


如果有两位以上导演投票,胜出的演员就获得反选机会,如果没有人投票,则由原小组的导演决定谁留下。


无论从资格上,还是知名度上,明道都似乎与这个节目不搭,他有长达15年的戏龄,是在场大半的参赛者小时候的偶像。



但是,在呈现了中规中矩的现场表演后,陈凯歌没有选择明道,而是留下了年轻的陈若轩。


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有人认为陈凯歌有失偏颇,明道的演技明显略胜一筹,他依然选择小鲜肉。


有人认为明道遭遇中年危机,霸道总裁的标签多年不变,演技无精进。


更多的人则报以同情,明道的眼泪下来了,粉丝的心也碎了,把明道主演过的主角姓名接龙po到了网上。



本来,明道待定,我也有些心酸,这该死的中明道年危机啊!


可是看到舆论的反应,我忽然意识到,这其实是明道团队做的一次无比正确的决定。


无论结果如何,他们为在演员职业发展道路上出现瓶颈的明道,规划了一条破局之路——


不是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情,要因为有价值才做。



一. 青蛙王子逆袭——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吗

1980年出生在台湾的明道,家境贫困,7岁就开始帮父母在菜市场卖鱼干,19岁为了贴补家用,兼职做起了购物模特。


因此被星探发现,成为旅游节目《冒险王》的主持人,正式踏入娱乐圈,凭借这个节目拿到了金钟奖。


所以,演员明道,其实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出身。



明道在演员事业上是幸运的。


2004年,明道加入了偶像组合183club,参演了人生首部电视剧《天国的嫁衣》,他在剧中饰演男二程海诺,痴情爽朗的印象颇受观众喜爱。



2005年,第一次作为男主出演电视剧,就遇上了《王子变青蛙》。


这部剧爆红,居然打破了《流星花园》创造的最高收视记录,也让明道成为了台湾偶像剧一哥。


当时台剧在内地的影响处于巅峰,因此明道在两岸均收获大量的粉丝和掌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顶级流量。



他在剧中饰演单均昊,至今仍被粉丝称为霸道总裁的鼻祖。


时过境迁,今天的年轻人估计再难以被那样的故事,拍摄手法和台词所打动,但是明道的确有自己的风格。


他皮肤黑,表情阴郁的时候,气质有些暗黑系,这反而让他显得不油腻、不装、不邪魅一笑,与现在某些令人愕然的总裁系表演形成反差。







这也是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他仍会被人重温。


很难想象,出身卖鱼摊的明李静道,完美地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不能不说,他是有表演天赋的。



初出茅庐就遇到了合适的作品,最好的时代趋势,为明道开启了一片坦途,用明道自己的话说就是:十五年没有试过戏。

明道

意味着,在别人为了一个角色努力奔忙的时候,明道坐在办公室就能收到剧本邀约。


正是这句“十五年没有试过戏”,让许多人认为,正是爆红成为了明道的枷锁,甘愿享受这个标签带来的红利,并一直发展下去。


从2006年到2009年,作品不少,可是剧情大同小异,角色基本相似。


这些说法都对。


但真的有些上帝视角。


试想有多少人在职业发展处于顺境,所处的行业正在顶峰的时候,就能提前预见到转型的危机。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主观努力,还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需要拥有资源。


有的资源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眼界、工资、能力;有的资源却需要看运气,更好的教育、平台、名声、地位。


还有一些资源,完全无法通过后天弥补,比如天赋、体质和机遇。


第二、是否处于行业上升的趋势之中。


趋势如同奔涌向前的河流,顺流而行的船只才能日行千里,事半功倍。


当一个行业处于上升趋势时,能够汇聚众多的资源,个体在其中平均收益也会高于其他。


第三、年龄。


从生涯上看,最好转型年老板龄是在35岁以下,此时人的智力、社会阅历都渐渐成熟,精力和体力尚可,同时也没有太多的家庭和思想负担,正好可以开始。


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不是负担太重,就是害怕失败。


这点对演员而言也一样,年轻的时候越是类型化,越不容易改变,一旦年龄上来了,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不是因为人人都只喜欢年轻面孔,而是在同龄的演员中,你没有完成卡位,机会自然就轮不到你。


换言之,在演员这一行,明道已没有优势。



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洞察先机,把握趋势,而所有人都不可能打败年龄。


因此,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只能拥有有限的资源,错失无数的机会,年龄还不断给我们使绊,努力真的不一定有回报。


那是不是停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呢?



2. 王子转身难——不求完美,但求值得

明道参加《演员请就位》,呈现出来的感觉,是尴尬。


从一出场,他就已经被推到了一定的高度。







明道搭档陈若轩主演的《破冰行动》是陈凯歌组第一个出场的,也是这个节目第一组表演的嘉宾。


这个安排表面上看是随机的,但也可以说是节目组有意为之,毕竟第一集如果不出爆点,这节目收视怎么保证。


所有人的胃口,都已经被高高吊起。


明道表现怎么样?专业的是事情由专业的人去评说,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是能唤起情感共鸣的。


他在片段中饰演林灿,一个极其凶工作室狠的冷血杀手。


这个人凶狠,又一眼望不尽眼底的莫测,让人看到他就不寒而栗。很符合我开篇提到的暗黑系。



明道的林灿表情有凶,动作有狠,两滴眼泪恰到好处。



但陈凯歌导演并没有选择他,选择了他的对手陈若轩。


理由是:正式表演的时候,明道确实好过陈若轩,但陈若轩通过他的指导进步很大。



在下台后的采访中,明道聊到自己的经历,哽咽着红了眼眶:我这几年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我甚至有点看不起自己了。


我认为,明道的伤心是真实的,他身上的确有撕不下来的标签,这也是事实。


明道不是没想过转型。


从转入内地发展之后,他一直很积极,2010年,还成立自己的“明道工作室”制作戏剧。


2011年,出演《美人天下》,获得国剧经典网络最受欢迎全能艺人奖。


2013年,出演孙俪、张译主演的《辣妈正传》。



2017年,主持了旅游大片《跟着明道趣旅行》,同年参加浙江卫视户外真人秀节目《这就是生活》。


期间还出过唱片,谁做过制片人,陆续参演了一些电视剧和电影。


他并没有什么都不做,坐吃红利,他只是没有聚焦在演员这条路上。


这是明道,以及他的团队对整个趋势的判断,从而做出的规划。


既然是这样,明道是不是不应该参加《演员请就位》,自取其辱,他其实经济情况不差,经营自己的公司和旗下艺人,何必与小鲜肉们同台竞争呢?


我觉得恰恰相反,他来对了。


因为,谁也不能假定,职业上的任何事情,做了就必须成功。



对于一个希望转型的人来说,什么才是成功?


参加这档节目,对明道而言至少具有两点意义,值得同样身处职场转型期的人借鉴。


1.带资源转型


转型是一种定位,寻找工作室新的方向和目标,对于积累了相当工作经历的人,与初出茅庐的新人的定位不一样,必须是带资源转型。


时间、精力、经验、技能、金钱、人际,转型资本六大筹码。


明道利用的依然是他身为演员的经验和技能,处于自己熟悉的演艺人际圈层,更重要的一点是——综艺表现是他的特长。


2. 追求生涯的宽度和温度


人不一定只向高处走,追求地位和名声;也不一定只向深处走,非要成为专业上精深的人士。


到了明道这个阶段,如果所有在演艺圈的努力,都必须和成为男主角挂钩,那实在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他只是希望在演艺圈这一行能走得更长远,无论是为了热爱,还是为了金钱,重要的是走得宽,走得老板温暖。



《演员请就位》这档节目,乍一看是一个大型演员试戏现场,其实我们不能忘记,它还是一场秀,必须撬动收视率和关注度,争议本身就是价值。


重回媒体视野和热点话题,让不熟悉的观众有机会刷刷过往的影视片段,甚至把关注度延伸到自己公司的新生代演员身上,这何尝不是在增加自己的资本。


欣赏完美的人与事,不算什么本事,能够拥抱缺陷,看到真正美丽的部分,才是生活的常态。


成年人要审时度势,在变化的世界面前,先认识自己。


面子和钱袋相比,哪个更重要?既然是你要做的事情,所有的挫折,只不过是必经的过程。


不求完美,但求值得。



3.冷静的人迎向冷静的时代

我并不是明道的粉丝,他的影视作品也不是我的菜,但目前为止,我依然对他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一是个有趣的人。


他综艺感极强,在《非常静距离》的访谈中,与李静互换角色担任主持的一段,非常流畅,控场能力极好。


他很幽默,华少在《大牌驾到》采访他,数次反被他逗得大笑。


作为一个出身贫寒,技校毕业,年纪不大就在浮华演艺圈摸爬滚打的艺人,他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清晰,逻辑顺遂,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2018年,在电影杂志采访时,明道曾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身体就不是自己的。


他如是说——


我在当模特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身体不是自己的,因为我们会在任何地方换衣服,从那时起就知道身体是工具,在这种既定情境中即便没有穿衣服,我也不觉得怎么样。


身体是工具,语言是工具,文字也是工具,它们都是冰冷的,事实上我就是这么觉得。


站在那里给大家看是我的工作,我的身体就不是工具吗?演员也是媒介,大家看偶像剧很开心,不是看我很开心,我坐在那里你不会开心,我做的事才是重点。大家不是看我,看到的是我传达出来的东西。


我坐在这里接受访问,其谁实很累不想讲话,但这是我们沟通的工具,所以必须要讲话。我的舌头、说话的声音都成为了工具,但我跟你说的事情确实是心里的想法。


就像雕刻师,刀子是冰冷的工具,但内心是有情感的。


到此我们可见一斑,一个人能够在很长的几年内持续获得成功,其后随着时代变迁也始终保有自己的余地,是有一定道理的。


明道这种过于冷静的观点,让我能够理解,他本无须专注于演员这条路,却为什么要参加一档可能让自己颜面扫地的综艺节目。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提出过两个理论:


第一,不要带着激情思维进入职场。


第二,持续地将自身能力扩展到是舒适范围之外。


所谓追求自己的激情,是一种危险的想法,会让人过于关注世界能给你带来什么,从而更容易受挫。


如果一件事情暴露你目前的短板,你会不会去做?


如果一件事情要把你拖出舒适区,你会不会去做?


如果一件事情注定遭受集体嘲笑,你会不会去做?


正如书中所言,真正做事情的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去担心是不是“刚好合适”,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让自己真正优秀起来。


没有人欠你一份好工作,你要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回到明道的身上,这档节目最终能否提高他的商业价值,依然是未知数。


​但这个时代,人们最想看到的故事不是躺赢,也不是逆李静袭,而是不完美的普通人,持续前行。


<全文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