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汉口合法代理记账一年多少钱(武汉代账公司一般多少一年)

历史上,每到国家危难关头,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挺身而出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捐钱捐物、或上阵杀敌、或振臂高呼,纾解国难,义不容辞。


民国时期,就有一位山东“商人”,高调宣称要捐献3000万银元给南京政府以抗时艰!


蒋介石得知后,先是喜出望外,亲自指示国民党各路要一年员去接待他;而后秘密派人去查此人的底细,想知道他哪来这么多的钱?


派去的人一调查,吃惊地发现这个所谓的“商人”,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山东老农,而且家境贫困,连30元都拿不出来!


可是,接到汇报的蒋介石却出人汉代意外地接见了他,还让这个山东农民先拿1000万出来救急。没想到的是,这个农民竟然满口答应了下来!一个真敢要,一个真敢给!


1932年的最后几个月,民国上上下下都密切关注着此事。


可让人迷惑的是,轰轰烈烈闹了3个月后,这件喧嚣民国的大事居然虎头蛇尾、没了下文。至于那位扮代理作“商人”的老农,竟然也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抗日激情高涨,人们纷纷捐财捐物,共纾国难。


1932年9少钱月,山东黄县出了个闻名中外的“商人”,他上书国民政府,要捐出3000万银元纾解国难!


消息一出,顿时在民国上下引起激烈反响,国民政府要员纷纷额手称庆。


他们为何如此?实在是”钱荒“而闹的!


1931年长江一带因洪水造成的瘟疫未退,需要钱赈灾;各地军阀名义上服从少钱南京政府,也需要钱安心;东三省沦陷,安置退出来东北军,也需要拿钱来商量......


所以,一个商人主动捐献3000万银元来纾解国难,当然会引起轰动。


可是,此时的山东黄县,因为消息闭塞,还不知已成为舆论的中心!


1932年9月14日上午,黄县县长郎咸德收到一封加急信,大吃一惊。随即,他召集支应局长杜乐先、 财政局长王石生 、商会会长范省斋等一帮人,开起了闭门会议。


等众人刚坐定,郎咸德语出惊人:


“我黄县龙口出了一个义士,要向南京政府捐3000万银元,各位同仁可知情?”


众人皆莫名其妙,等到郎咸德讲完,已冷汗直流!


原来,就在前些日,黄县龙口梁家村的农民梁作友,分别上书山东、南京两地,声称要捐资 3000万银元,以纾解国难。


因为数额太大,各地纸刊闻风而来、竭力宣扬,闹得韩复榘、蒋介石都知道了。


和韩复榘一项不对武付的“胶东王”刘珍年,受蒋介石之命,委托心腹郎咸德调查梁作友此人,以确认捐献一事是否属实?


在座众人听了郎咸德的介绍,都觉得不可思议!


支应局长杜乐先第一个摇头,连连说“不可能”。因为一些不为人道的原因,他一直悄悄负责整个黄县的富户统计,但梁家根本不在名单上。


杜乐先心直口快,大嚷道:


“郎县长,整个黄县最有钱的,也不过万元之资,怎么可能突然冒出3000万的巨富之家呢?何况,这个梁作友谁也没听说过,别不是个骗子吧?”



在座的人皆有同感,可商会会长范省斋却不认同。


他分析给在座的各位听:一来,此人胆子再大,也不可能骗到南京政府的头上,这可是大罪;二来,此人哪怕不是巨富之家,也极有可能因为某种机遇,突然一合法夜暴富。


随后,范省斋给出了他的解释。


当年,张宗昌跟刘珍年在黄县龙口一带混战,据说丢了不少金银辎重。其中,就有一张存在日本大丰银行的军费存票,数额高达5000万银元!


为了说服众人,范省斋还抑扬顿挫地介绍起了黄县龙口的历史。


在古代,龙口又被称作“金沙滩” 。 此地人才辈出,巧遇频现,一朝毁府、一夜发家的奇事历朝历代皆有。保不齐,梁作友就是一个“幸运儿”,机缘巧合下捡到那张存票。


众人一听,似乎也有道理,便埋怨杜乐先不应该先入为主。


杜乐先见郎县长拿不定主意,干脆喊来熟悉龙口的手下,当面汇报:


据悉,梁家只有3口人,梁作友的母亲、梁作友和他的妹妹,均是梁家村的农民,家境清贫,有几亩薄地。梁作友小时候的家境还算殷实,曾在县城读书。


不过,由于他父亲早逝,他只好辍学在龙口的一个织袜厂做工,给人记账本、四处销货。因为家境贫困,再加上梁作友相貌丑陋,如今已经32岁了,仍没找到媳妇。


郎县长为人稳重,虽然也觉得以梁作友的家境,根本不可能拿不出3000万银元,可又担心如范省斋所说的那样,也许梁作友真有奇遇呢?


于是,他便派出心腹张建邦亲自走了一趟,明察暗访。


次日,张建邦汇报调查的结果,和杜乐先之前所说,别无二致。


至此,郎咸德心里已开始打鼓:只怕那个梁作友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真要骗到南京那位的头上!


可就在郎咸德犯嘀咕时,家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正是梁作友!


这是郎咸德第一次见梁作友,只见他身高不过五尺,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青色长袍,外罩蓝缎马褂,满脸皱纹,不苟言笑,还有一副天生的“罗锅腰”,实在是其貌不扬。


也许是因为操持辛苦,本来30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却像50多岁的老农!


可让郎咸德惊讶的是,梁作友谈吐落落大方、举止不卑不亢,不像没见过世面的“村夫”!



听说是郎咸德当面,这位龙口梁家村的农民先施了一礼,仰起脸,脱口不俗:


“顾炎武先生曾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下不才,忝为炎黄子孙,值此国难当头,愿尽一份绵薄之力,向国民政府捐献3000万元。不知朗县长因何顾虑,竟派人汉口明察暗访?”


郎咸德老脸一红,这是手下办事不力,被人抓了马脚呀。


可作为官场老手,郎咸德早已修得“泰山崩于前而不惊色”的绝技,他满面春风,上前把住梁左民的臂膀,亲切地说:


“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先生的义举,郎某不得不慎重为之呀,还请先生见谅。明天,郎某就亲自送先生去南京,以作赔罪,如何?”


梁作友微笑不语,十分神秘。


次日,梁作友被朗咸德送到济南,打算从那里转车去南京。


当武汉代时韩复榘还是山东省的主席,对于引起民国上下沸腾的“梁作友捐献案公司”居然不感兴趣,更没出面接见他。不过,在梁作友被南京派来的专员蒋伯诚接走之前,他却突然派人送了一封介绍梁作友的信,交到蒋伯诚手里。


这就意味着,韩复榘愿意替梁作友作保


韩复榘竟为梁作友作保,是朗咸德始料不及的,但也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十几天前,张宗昌被人刺杀记账,传闻幕后的指使者就是韩复榘。那么,韩复榘此次为梁作友出头作保,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确认梁作友得到了张宗昌那张5000万元的存票?


把梁作友交给蒋伯诚后,朗咸德就匆忙回去了,有件事他要问清楚!


回到黄县后,郎咸德家中已有人等候,此人乃是刘珍年的副官。


郎咸德劈头就问:“韩主席莫不是知道了内情?”


韩复榘本是冯玉祥的手下,1929年,蒋介石以“山东省主席”的位子和每月60万元为诱惑,将他招至麾下。这件“公案”人人皆知,但大家更熟知的是,韩是个大小通吃、左右逢源的人!


郎咸德这一问,就是想知道韩复榘为何突然变了性子?


不料,刘珍年派人也是因为此事而来:韩复榘的态度太奇怪了,他不出面接见梁作友,反而间接作保,莫非他改了性子?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蹊跷?


两人大眼瞪小眼,坐在那里猜测了半天,不知所以然。


按照刘珍年对韩复榘的了解,此人是恨不得“天高三尺”的主,怎么可能一般突然大发慈悲、雁过而账不拔毛呢?


副官走后,郎咸德还在疑虑,可数日后,一个叫钟竟成的人突然找上门来。


瞧此人名片,乃是国民党执委特别调查科科长,竟是蒋介石派来调查梁作友背景的!



钟竟成见到郎咸德的第一面,开门见山:


“鄙人来黄县公干,对外须绝对保密!山东情况复杂,派系龌龊,勾心斗角,唯有避人耳目,方能不负委员长重托,请朗县长见谅。”


郎咸德隐约感到不妙,便向这位钟科长询问,莫非梁作友那里出了差池?


钟科长也不把他当作外人,叹了口气,讲出事情原委。


原来,梁作友抵达南京火车站时,受到十分隆重的接待。


国民政府大员张静江、孔祥熙、陈立夫等人,奉蒋介石之命亲自前去迎接,并护送他到大行宫中央饭店合法下榻。这么多人出动,就是因为韩复榘的那封“作保信”,让一帮国民政府大员以为迎来了一尊“财神爷”。


这梁作友看起来也是见过世面之人,和一帮要员谈笑风生,且对外界蜂拥而来的报界人士,一律缄口不语,神秘莫测。


可是,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高深莫测者,越被认为胸有丘壑、有大本事,跟着追捧、揣测的人就越多。


于是乎,南京的各家报纸,都以大号的标题刊出 “山东义士梁作友慷慨捐资三千万以纾国难”的文章,大肆夸赞、追捧这位“梁财神”。就连英国的《泰晤士报》,也道听途说,转载了这一消账息。


如此一来,国民政府就有些骑虎难下了!


阅历丰富的张静江和梁作友攀谈过之后,曾闪烁其辞地对蒋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 齐鲁乃圣贤辈出之邦,此人乃是奇人!奇才!”


宋子文派出亲信张嘉璈试探此人,他回去后也反映说:“梁作友要求和委员长亲自面谈,议成之后保证7天内提出3000万,这根本不可能!”


最后,这些国民党要员中,竟有大部分人认为梁作友是个“骗子”。


可是,为何韩复榘为梁作友作保呢?莫非,这个梁作友真如大家猜测的那样,鸿运当头,突然捡到了张宗昌的那张存票?


众人不敢擅做主张,便向上汇报,以求证实。


这些人担心的是,一旦梁作友真是个“骗子”,而且又跟蒋介石见了面,到那时候,国民政府的面子就和掉在地上的纸片无异,再也不值分文了!


可为什么这些人不敢跟韩复榘接触问清楚呢?


那是因为,蒋一直想笼络韩这个地方军阀,让其彻底心服。


可韩复榘则以此为借口向蒋要钱要粮,如今的国民政府早已自顾不暇,哪里有钱给他呢?若是此时去找韩复榘,必然会被其要挟,分润自梁作友那里捐出来的3000万!


因此,本来有一条终南捷径,可大家都敢走。


最后,蒋介石只好派钟竟成前来秘密调查了。


听了钟竟成的介绍,郎咸德感觉有点明白了为何韩复榘不出面接待梁作友!


因为,梁作友高调宣称捐献给国民政府3000万,其实是给蒋的!


如果韩复榘出面接待,不免被人怀疑他是要“截胡”,于面子上须不好看;韩复榘不出面而写信作保,其实是告诉南京方面他掌握着梁作友的信息、逼着南京派人去见他。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伸手分钱。



钟竟成回去了,带着梁作友真实的家境、身份等信息。


此时,距离梁作友抵达南京已经过去十多天。


每日里,梁作友的任务就是接待经过“筛选”的采访者,而后在一些国民政府要员的陪同下到处游玩。回到饭店后,他则拒绝所有的宴会邀请,自家只点一菜一汤这种家常便饭,吃得津津有味。


蒋介石曾指示人怂恿梁作友在公开场合演讲,把他要捐3000汉口万的“义举”在公众面前讲出来,包括用途、兑现日期等。但是,梁作友却有一个底线,不跟蒋面谈,绝不吐口。

一年

如此一来,双方就陷入僵持的境地。尽管外界把“梁作友捐献3000万的义举”宣扬得铺天盖地,可作为当事人的双方,却因为某种微妙的原因而“对峙”。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不愿意见梁作友呢?


其实他现在没时间,而且有顾虑。


一来,他此时正在汉口一带开军事上的会议,有要事走不开;二来,他想在了解完梁作友的底细后,再做打算。


又是等了数日,钟竟成的消息送到了汉口。


不久,在南京的宋子文得到了某人)的指示出面


对于亲信张嘉璈的判断,宋子文是相信的;可奈何某人一直催他,宋子文只得“屈尊纡贵”,亲自去见梁作友。


和梁作友的会面很顺利,交谈的气氛很热烈,双方态度也很友好。


对于传闻中的蒋的“大财神”的出面,梁作友受宠若惊,当即承诺只要给他2个月的时间,就能把3000万元全提出来!


和上次承诺的不靠谱的7天相比,2个月算是很靠谱了。


宋子文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并且追问:“梁先生,不知您对这笔钱如何使用有什么打算?”


梁作友也不客套,直接道:“梁某确实有打算,一部分用于抗日武,一部分用于创办实业,一部分救灾。


这三个部分,恰好对应国民政府当前面临的危机,让宋子文大为感动!


于是,多少两人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次会谈,宋子文亲自向某人做了汇报。


随后,梁作友的这番表态被故意泄露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南京都沸腾了,而来找梁作友拉“赞助”的形形色色的人也越来越多,都想从他这里打一打“秋风”!


可是,梁作友此时却闭门不出,每天在饭店里喝酒吃饭,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接下来,他就要等蒋介石的亲自接见了。


为了避开南京这个信息“风暴眼”,在犹豫了良久之后,出于对宋子文的信任,蒋介石决定亲自接见梁作友,把这一幕“民国大剧”推向了高潮!


一个月后,蒋介石派人给梁作友买了船票,把他接到汉口,谈捐献的具体事宜。


对梁作友的身份,钟竟成已经汇报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农民,以其家境,根本不可能拿出3000万元来捐献。


但韩复榘的“作保”,加上宋子文的确认,又让他心动不已!


无它,只因太穷了!



两人初次见面,蒋介石注意到,这个看似老农模样的人竟没有丝毫的拘束、畏惧,而是谈吐自如,不卑不亢。


至此,他就更加相信此人有“奇遇”的说法了。


见面后,蒋介石开门见山,希望他先拿出1000万,交给国民政府用于救济灾民。梁作友没有任何推脱,当即表示照办。


对于梁作友如此识时务,蒋介石很满意,而后一如其人态度地挥手,让亲信俞济时带他离开,去商谈具体的接洽示意。


可是,梁作友却不乐意了!


他此次来,捐献倒是其次,主要目的是想跟眼前这一位请愿抗日


所以,当他站起来开口之后,就看到蒋的面色大变,而后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样子,皱着眉直接走了。


梁作友还想上前继续分说,却被俞济时一把拽住衣领,摁倒在椅子上。


梁作友两眼圆睁、呼吸急促,对着俞济时大喝:“日寇狼子野心,为何不让我说?听说委员长最爱国、最孚人望、也最有钱,梁某千里迢(迢而来,抛砖引玉,为何没资格说?”


俞济时大怒,深武汉代恨眼前此人不安身份(、不知进退,压低声音吼道:


“你一个小小的村夫,安能懂得时局艰辛、国家大事?”


“梁某不懂,但你们可知三千里河山沦陷、四万万民心所望?你们恭列职守却沐猴而冠,衣冠楚楚却败絮其中,如此下去,安有不亡国之危?”


梁作友声震寓所,俞济时吓得脸色煞白,恼羞成怒,竟喊来侍卫把他叉了出去!


待得俞济时回转,小心翼翼汇报,并公司极力言说已经派人盯住梁作友把3000万捐出来,蒋介石这才没继续生气。


七日后,梁作友承诺的1000万未到账。


打了包票的俞济时找到梁作友,怒气冲冲地指着他的鼻子骂:“你这个骗子,太可恶了!”


“你们才是真正的骗子,东北沦陷、山东主权、上海停战......你们口口声声说抗日多少,何曾见一丝一毫动作?实话告诉你吧,梁某就是一乡下村夫尔,来此只为劝你们顺应民心,齐心协力,共抗时艰!”


梁作友反唇相讥道:


“钱,梁某没有!但我有一计,只要委员长领头捐钱,各级大员紧随其后,四万万同胞定会踊跃相从。莫说3000万,就是30亿也尽可以拿得出!”


俞济时听得目瞪口呆、手脚冰凉:眼前这人真是骗子啊!


当蒋介石听说后,也是气得面色煞白!没想到国民政府一帮大员,从上到下,竟然被一个农民给“耍”了!更要命的是,他还亲自接见了!


蒋介石咬牙冷笑,怪不得韩复榘给梁作友作保,敢情,这位是在看自己的笑话呢!


随后,他狠狠地对俞济时下令:“把他关起来!”



俞济时当即带人跑回饭店,要把梁作友关押起来,却已经晚了!


原来,早知后果的梁作友一反常态地接待了一直在门口跟踪消息的报界人士,把他请愿抗日的事说了出来,并痛心地表示上头那位没接受他的意见。


本以为只是一个民间商人的无私捐献,没想到演变成一场村野义士的请愿抗日......报界人士蜂拥而来,希望梁作友吐露更多细节。


气急败坏的俞济时连忙带人清场,并把梁作友架起来塞进车子里,一溜烟走了。


梁作友被关押起来,可外界关于他的消息马上就要沸腾起来。


愤怒到了极点的蒋介石,却突然冷静下来!


第一,必须封锁报界,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国民政府的要员被一个农民给“耍”了。一旦传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


第二,梁作友必须“销声匿迹”,而且要冷处理。否则,那些无孔不入的报界人士,必然会顺藤摸瓜、揭开真相。


第三,山东某人故意作保,其心叵测,不可不防。


接到吩咐的俞济时、陈希曾等人立即行动,联系报界,各种手段齐出,总算在大面上压住了汹汹议论。


而后,梁作一般友被从汉口送到南京,带回大行宫中央饭店,依旧在那里住下,但已被严禁接触其他人。这样一来,外界虽然有人起了疑心,都看到梁作友还在饭店正常出入,就会打消一些念头。


几个月后,当外界关于梁作友的讨论渐渐平息,针对他的第二条指令又下来了


陈希曾接到命令,把梁作友驱逐出南京地界!


据陈希曾后来回忆,梁作友离开饭店时身无分文,是他借了20元给梁作友。不过,从那以后,轰动一时的梁作友,再也没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据说,他后来一路乞讨回到了龙口,数年后就病逝了,下场十分凄凉


2年后,陶行知先生路过黄县听说了关于梁作友的故代理事,十分好奇,便亲自找到郎咸德的秘书徐叔明,了解此事。


随着陶先生深入挖掘,当年被汉口、南京两地封锁的消息,也渐渐浮出水面。


1934年春,陶行知先生基于义愤,决定亲自为梁作友写传记,并对徐叔明说:“山东是出圣人的地方。梁作友有胆有识,犯颜直谏,其凛然正气远超3000万元的价值,可钦可敬! ”


10月,陶行知先生完成《梁作友其人》的传记,寄给徐叔明让他帮忙校正、发表,至于稿费则交予梁作友,以彰扬其义举!


遗憾的是,这部传记在刊发前被扣下,连原稿都遗失了。



后世关于梁作友的传说有很多,有人说他是“民国第一骗子”,也有人说他真的捡到了张宗昌的存票,还有人说他是真正的民间义士!


关于第一种说法,不攻自破的是,梁作友从始至终都没“骗”到任何东西,包括名利;反而,他的下场十分凄凉。


至于第二种说法,就更汉代加不靠谱了!


如果梁作友真的捡到张宗昌在日本的5000万存票,他总要找人翻译日文的吧?那必然会有知情人,而且一定会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实上,外界一直以为他是一位商人,只有寥寥几个人才知道他是农民。


所以,最后一种说法更加合理!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记账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还有日本长久以来在山东境内荼毒百姓、无恶不作的行径,让这位读过春秋大义的乡野村夫,萌生了请愿抗日的念头,这才策划出一番大剧。





参考文献:


1、亦斌,《梁作友激蒋“捐资救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