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别)


翁杰明指出,“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各“科改示范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三年行动各项改革要求,全面完成好改革规定动作;要立足行业发展规律和本企业特点,积极探索实施改革自选动作;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创新、活力、效益和人才凝聚力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复制推广标杆企业成功经验,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发展,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6户标杆“科改示范企业”的改革成效如何?


有何主要改革举措?


小新为您详细解析


“科改示范企业”的改革创新成效


“科改示范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各“科改示范企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连续两年经营业绩考核、党建考核、党委书记述职评议、领导班子考核均获“优秀”,连续两年职工满意度位列航天科工所属二级单位第一,改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航天信息“科改示范行动”改革任务清单完成率超60%,预计年底前能够完成整体改革任务70%的工作目标。


加速从政策性向市场化转型,2020年航天信息非政策性业务毛利占比由2019年的30%提升至52.55%。


2020年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3.05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加13.16亿元,成本费用占比优化4.29个百分点。


围绕“信息安全”主责主业开展技术攻关,专利等技术成果连续三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区块链领域获批多个工信部国家重大项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积极参与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石油石化行业一批“卡脖子”技术,催化剂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上报国资委的12项年度改革任务,已完成9项,其余3项正在积极推进,预计年底,完成“科改示范行动”80%的改革任务。


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7.4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催化剂公司,行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 中冶京诚纵深推进综合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释放科技人员内生动力,经营指标在同类设计企业中名列前茅。


在2020年最新公布的行业排名中,中冶京诚获得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50强第3名、中国全过程工程咨询行业综合实力百强第4名。


  •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确立了“一最五领先”战略目标,重塑“智力 资本”赋能合作发展、“产品 服务”实现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开辟出一条提升建筑央企“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2020年,中建科技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47%、65%。2021年前三季度,中建科技的规模效益指标依然实现大幅增长,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3%、54%、162%。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9月底,完成新签合同额174亿元,同比增幅242%,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新申请专利173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同比增长367%;申请国际专利5件;新获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定12项;新增编制国家、行业标准规范35项;新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新申请国家级设计大师2名已公示。


  •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两大业务均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双增长,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31%,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08%。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2021年度改革任务已完成81.54%,2022年度改革任务已完成33.33%;截至今年三季度,改革整体任务已完成74.4%,预计年底前可完成整体任务的83.4%。


“十三五”期间,北研科技生产经营稳中有进,营业收入五连增,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利润总额2.54亿元、净利润1.99亿元。


6户标杆“科改示范企业”改革主要举措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提升人才竞争力


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机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市场化用工机制,2021年以来,因考核“不称职”主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人数达到228人,2020年管理人员占比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产业本部共665人沉入实体业务单位,进一步压缩了管理岗位,缩短了管理链条;健全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队伍创新活力


引导效益产出与资源投入合理匹配实行工资总额备案制推进薪酬体系改革,着重打破平均主义,体现多劳多得,工资增长主要聚焦于年度考核成绩前60%的高效能人员;积极开展中长期激励,上市公司层面,实施第一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授予540名核心骨干1603.99万股限制性股票。



创新研发管理机制,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7.03%,同比提升3.29个百分点,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善研发体系,重塑“1 4 2 N”研发布局,成功研发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四大应用平台,并在疫苗追溯监管、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实现应用;强化技术体系建设,形成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图谱,2020年涌现出2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科技创新活力显著提升。


—·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


树起“三能”标尺,畅通“三能”路径,用“三个说了算”推动“三能”机制落地见效


“能否坐得住、协议说了算”2020年,公司本级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一协议两书”,451名管理人员通过契约化管理,将业绩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实施续聘或解聘刚性挂钩,并明确7种退出情形,亮出“双70”退出红线,切实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上岗协议,对任职条件、考核指标、退出机制等进行约定。考核“不胜任”的员工进入“资源池”,参加转岗培训并执行待岗薪酬。通过刚性考核,打破“合同制”就是“终身制”的传统观念,切实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全面实施工效联动机制,考核分配“既动增量、也动存量”,将每一位员工的收入与所在单位的目标利润直接挂钩,鼓励挑战争取更高业绩目标,倡导薪酬是“挣”出来的,不是“争”出来的。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健全研发创新体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截至9月底,中冶京诚研发投入4.2亿元,超过去年同期13%,研发投入比例达到3.4%,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8%。50项研发课题先后立项,其中14项研发项目列入冶金建设国家队“181计划”项目名录。


瞄准前沿技术,做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引领者


从最前端的数字化设计和交付着手,打造数字孪生工厂。中冶京诚承建的河钢集团唐钢新区三维数字化工厂项目,是国内钢铁行业第一个覆盖冶金全流程业务的数字化工厂项目;承揽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信息平台项目,通过BIM GIS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阶段所有数据的协同和共享,成为探索智慧城市高水平规划建设的行业先行者。


大力推进研发成果市场化


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排头兵,中冶京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其中有73项技术属于世界或中国首创技术。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探索破解改革重点难点问题


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协同效能,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董事会向经理层充分授权144项;实施全级次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动能上能下,全面完成公司领导班子、总部中层、所属单位领导班子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优化选人用人,实现能进能出,制定百名博士“牵引力计划”等“高精尖缺”人才引育计划,目前引进博士68名,培养省部级大师5人;灵活多样激励,激发活力动力,坚持“工资看职级、奖金比贡献”的激励原则,将“回款、利润、现金流”作为经营性组织“奖金包”生成的“三驾马车”,强化业绩导向,同职级员工奖金差距可达2倍,形成了基层员工奖金高于总部员工奖金的“良性倒挂”。


多措并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力科研落地,破除悬空虚散,中建科技设立4个研究中心,突出成果运用,推动科研成果和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占比4.62%,对比建筑行业平均水平提高230%,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强度为4.5%;聚合平台汇智,加快技术攻关,中建科技组建国内首个装配式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化与高端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集中优势资源开展79项核心技术攻关;聚力成果创新,突出转化创效,中建科技以智能建造为主攻方向,主参编装配式领域4项国家标准,联合主导4项国际标准,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A设计等国际大奖5项,拥有87个发明专利,实现77个产业技术成果转化,2020年专有产品带动EPC合同额54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带动合同额已超过100亿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围绕着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积极对接半导体、综合电子、数字化、产业基金等领域的优质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投资者3-5家,释放40%-45%的股权;现已完成资产评估和混改方案内部立项,正在同步对接意向投资者开展尽调和交易所公开挂牌,计划于2021年年底前完成引战,战投方公开市场摘牌。


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现差异化工资总额管理,2021年电子院工资总额实施单列管理,不列入集团工资总额预算基数,按照“业绩薪酬双对标”原则确定工资总额基数,研究制定并发布符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办法;完善中长期激励,积极推进核心员工持股。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同步,针对关键岗位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员工与战投增资入股双方同股同价,总持股比例不超过15%;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入股、资金跟投、重大技术成果给予重奖(上不封顶),奖励重心向科研团队主要完成人员倾斜,激发技术人员参与科技研发的热情。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科技创新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确定七大核心技术攻关课题,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助力行业“卡脖子”技术攻关,解决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目前7项课题完成总体进度的70%;建立开放式创新模式,增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课题,解决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微振、洁净、智慧运维技术方面新获批省部级等研发课题8项,通过省、国家课题验收5项。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挥技术创新基础作用,持续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完善科研人员全职业周期成长规划,利用青年创新基金引领入门,配置培养人与导师;成立技术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抽调技术“尖兵”成立技术中心,致力于矿山绿色环保相关技术,承担中长期战略性重大科研任务;实施“揭榜挂帅”及专项正向激励完善个人职业成长机制保障


发挥市场开发中心作用,持续打造场景应用平台


主动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国际业务占比超30%;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针对行业痛难点,打造出钒钛磁铁矿高效绿色回收工艺及装备产业化等多个试点示范项目,探索设备总包、工程总包模式,成功打造出“攀西模式”。


发挥资本运作的纽带作用,持续打造培育孵化平台


规范运作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战略重组做强矿冶智能装备业务,通过合资合作由矿冶装备领域向备件与增值服务、矿山环保装备领域跨进,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到账1.89亿元为正在施工建设的智能矿冶装备产业基地提供了资金保障;做优磁性材料业务,研发国内领先的中高端稀土永磁产品,通过合资合作稳步推进向上游原材料、下游制品拓展,2019年已开启混改向下游稀土永磁器件拓展。


————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