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百科 >

除苏轼外,宋词里还有另一首感人的悼亡词

贺铸长得丑,丑得都被写进了史书。

《宋史.贺铸传》里写他:“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意思是说他一副铁青的脸色,眉目都凸起来,所以当时人们叫他“贺鬼头”。“鬼头”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参照《西游记》里的阎罗,眉目之间就是那么凸起来,弄成一堆的。

男人不怕丑,就怕没本事。

贺铸就凭借着后天练就的一身本事,完全弥补了先天颜值的不足。

《宋史》里除了一笔带过贺铸的低颜值以外,对他本事和才华的描写就更多了。

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沃见,终不贬也。

贺铸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没有一般文人酸腐的臭毛病,他一身侠气,为人豪爽,就像他那首《六州歌头》写的那样: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如果你以为贺铸就只有才华横溢,豪气任侠的这两面,那还不是贺铸的全部,除了这两面,贺铸还有细腻柔情的一面。

就像他为自己的亡妻写的这首《鹧鸪天》。

开篇写“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故地重游,物是人非的痛,都在这个句子体现了。“阊门”指的是苏州,贺铸说他再次来到苏州,已经万事皆非了,曾经和他一起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与他同游?

紧接着他把自己比作半死的梧桐,头白的鸳鸯。这两个比喻里,又属梧桐的比喻最好。古人曾经用半死的梧桐做成古琴,弹出来的音律乃天下至悲之音。以半死梧桐来比喻承受着丧妻之痛的自己,意境就更深了一层。

“原上草,露初晞”。此时的贺铸住在空荡荡的旧居里,常常走到妻子的新坟前面哀悼。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关于亡妻生前帮贺铸补衣的情节,他在一首诗里这样写:“乌绨百结裘,茹茧加弥补。劳问汝何为,经营特先期。妇工乃我职,一日安敢堕。”

问我的妻子为何这么勤劳?妻子说:“身为你的妻子,这些都是分内的事情,怎么敢有一日偷懒呢?”

后来的词人张耒评价贺铸的这段柔情,说“别美人而涕泣,情发于言,流为歌词,含思凄婉” 。如同当年楚霸王项羽告别虞姬那样,是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

【从小读宋词

这里是宋词的王国

浅吟低唱、风花雪月的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从小读宋词”:leishusongci,词章小学问,人文大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