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百科 >

怎么快速认识中国古建筑的五大样式?看完你就全懂了

怎么快速认识中国古建筑样式?教你一招,就全都懂了。

中国古建筑样式可以大致归类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首先,庑殿式,为四面坡屋顶。作为中国人,一定会对故宫广场前的太和殿又叫金銮殿有印象。这种房子一般用在宫殿或者坛庙等皇家建筑。关于“庑”,广字头下有个无,“广”我们可以理解为屋顶,屋顶下面没人敢住,你就知道这种样式的屋顶地位有多高了。而殿,古代皇上又叫殿下,两个字联系起来,就叫庑殿。我们可以简记为皇上用的屋子才会有庑殿。

下个是,歇山式,屋顶有九条脊。清朝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家的正屋才可以用歇山式。比如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天安门,就是这种屋顶。我们可以这样记,屋顶中间有条正脊,然后往两侧屋面分开四条斜脊,分到侧面屋顶的中间的时候,歇了下,接着再从下部分出四条脊(戧脊)。

其次是,攒尖顶。最熟悉的莫过于天坛。攒尖顶最大的特点在于屋顶汇聚于一点。攒,有积聚的意思,鲁迅形容何首乌,也用到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这样的话。这种建筑形式多用于亭榭楼阁。

还有就是,悬山和硬山。这两种屋顶形式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清代规定,六品及以下只能用这两种屋顶。悬山,顾名思义,就是支撑屋顶的檩条在山墙处出挑,看起来,在侧面能看出悬着的屋檐。而硬山,则相反。檩条被侧面的山墙硬生生的封住,看不到半点出挑的痕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最广泛的民居形式,所处地域也有所区别。屋檐出挑的悬山利于避雨,因此多为南方内陆地区选择,而没有出挑屋檐的硬山利于防火和避风,因此多为北方和南方沿海地区选择。

怎么样?看完,下次再看到我们的古建筑,你能快速分辨出来吗?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