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西线无战事打一中国城市名(新版西线无战事电影)

《西线无战事》:一战经典名作,希望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前情提要:


我酝酿了很久,在今天大家都忙着购物的日子,终于用了一个晚上写下本篇。


一句话: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


——《西线无战事》


正文:


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是觉得猫王的一首歌是反战歌曲。


就是今天插入的这首《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十几年前,我买过猫王的一张CD,每当这首歌唱起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


寂静的夜色,明月高悬。战场前线,一群年轻的士兵躺在战壕内休息。猫王的这首歌悠悠响起。他用磁性的嗓音开始唱到: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镜头切换到城市公寓里女人们和孩子的卧室。那些送丈夫去了战场的女人和父亲不在身边的孩子也在同样听这首歌。



我在写这篇随笔前特意去豆瓣看了一下本书的情况,发现这本书的评分非常高,但标记看过的人却不多。可能是因为题材问题吧,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毕竟不像海明威那样鼎鼎大名……可我又看了下《永别了,武器》,同样反映一战的海明威作品,发现看过的人依旧很少。


事实上,就连我自己也是在去年才看到这本书的。


当时我的那本书店题材的小说刚刚完成。在初夏,我跑去理想谷去给麦家老师看稿。在他漫长的看稿过程中,我还住在书店二楼,每天找书看。一天,就在理想谷那个半圆形书架我抽出了它。它很薄,差不多一个下午就能看完。还因为它的电影得过奥斯卡奖,我要对比一下小说和电影的两种表现形式。




这部小说的开头,我记得让我着实意外了一下:


我们是昨天才从火线后面九公里的地方换防的。而此时肚子里早己添满了菜豆煮牛肉,感觉非常惬意。更何况还有满饭盆的东西可以在晚上享用,就连香肠面包皮也是双份。这种事情已经远离我们太久了,长着西红柿脑袋的炊事员不停地招呼并用长柄多给每个走过的人舀一大勺菜。


这叫什么开头?这哪儿是一部小说的开头呢?


它缺少了一种讲述开始感。这个开头太随意了,就像是拍脑门蹦出来的一句话,和名著的地位有点儿不符啊。接着,小说就开始延续这种风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作我们这几个新兵在一战前线的日常生活和战场上发生的事。


“我”是写到哪儿是哪儿,这群兵怎么吃饭,怎么上厕所,怎么谈论女人,还有他们怎么捉弄排长。日常生活中会不断被各种战争实况所打断,大段的战争后又回归日常琐事。虽然有人说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用“散点法”来创作,但我反而认为这是他小说技巧未达到成熟期的表现。


在前三分之一,我们通过“我”保罗的眼睛看到了战友克默里希的惨死,也跟着卡钦斯基见识了几次战地饱餐。中间部分,“我”和战友们和几个法国女人约会,之后就是回家探亲,然后再次奔赴战场,负伤,送走了卡钦斯基,“我”也阵亡了,战地新闻发“西线无战事”,全书结束。



就是这样一部自传体式的小说,客观地来说,你能感到很多地方都原本可以写到更好。


1、开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部小说开头的重要性。还记得当年在理想谷和麦老师有次吃饭后聊天。他突然念了一句:车站是乱的不能再乱了。这是阿成的小说《棋王》的开头。他念的时候那个表情,是一种陶醉感,是同为作家对于另一位作家优秀作品的欣赏。



2、整体结构问题


本书前紧后松,前二分之一的内容生动有趣,惊世骇俗,可到他回家探亲后开始变得松垮起来。他在倒数第二节用了接连几个排比句,如果是我来写,这几个排比句会用来做最后一节的结尾。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一下,那样用会比现在的结尾感染性更好。或者,把结尾的两个句子调换一下,把报纸发消息“西线无战事”作为结尾会更像一部伟大小说的结尾。


3、高潮部分


最后一节,也就是卡钦斯基负伤去世,“我”拼命背他去医院却得知他刚刚死去,可以说是小说的高潮部分。现在它放在这里又很快仓促结尾有点儿可惜。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碧珊私读


我基于上面三点得出,尽管这本书是名著,但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在写它的时候技法还不熟练。但,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


我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随笔中就写过:技巧没什么了不起,情感才是。所以,下面我会好好分析本书之所以非常打动我,当然也是打动世界读者的原因。


1、让人新奇的人情味儿战场


没战死的人会去分死去人应得的食物和烟草,他们在箱子上上厕所,并和老鼠、虱子做斗争。他们幽默、爱调侃,在战友被锯了一条腿的时候有人会想要他的皮靴。


2、让人恐惧的地狱战场


我特别惊叹的就是作者在前半部分写到炮火轰炸时,突然会有的那种让人无法复制的神一般的审美体验。那是多么非凡啊!


比如这段:


一抹变幻不定的红光,伸展在地平线上,从这头到那头。它一直在那里运动着,不时被炮口里冒出来的一股股火焰所剪断。一个个光球高高地升上去,一个个银色和红色的圆圈,在上空爆炸了,便把一阵阵白的、绿的和红的星星像雨点一样洒落下来。法国的火箭蹿了上去,在天空中张开一顶顶绸制的降落伞,随后慢慢飘落下来。它们把一切都照耀得如同白昼,它们的光也照亮了我们……


这段:


马的脊背在月光中闪耀,它们的动作很美,它们上下颠动着脑袋,可以看到它们的眼睛闪闪发光。这些大炮和马车,在月下那暗褐色的背景前面滑动过去,戴着钢盔骑在马上的人仿佛古代的骑士,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还有这段:


有一回,我也沉沉睡熟了。随后我突然惊醒过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里。我看见星星,我看见火箭,一时产生了这样的印象:自己是在节日的花园里睡熟了。我不知道那是早晨还是夜晚,我躺在薄暮的灰白色摇篮里,等待着那一定会说出来的温柔的话语,又温柔又坦率——我是在哭泣吗?我用一只手捂住了眼睛,这是多么的离奇,难道我是一个孩子吗?皮肤仍然很柔嫩。这只有一秒钟的工夫,随后我认出了卡钦斯基的侧影。他平静地坐着,那个老兵,还在抽他的烟斗,当然是个有盖子的烟斗。他见到我醒了,就说:“一定叫你大吃一惊了。那还不过是个烟幕弹,掉在了那边一个灌木丛里。”



这种描写,在战争实况中就好像电影中的升格镜头。


我在这四年一直在写一部通灵题材的长篇小说。麦老师曾看过初稿,说这个故事非常符合我的特质。在写的过程中每当那个通灵女人去往通灵路上,那种独特的、穿越生死的、肉眼看不到的、更加神性的文字在我笔尖流出,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吓一跳。


而当我看到《西线无战事》这几段时觉得这些跟那个通灵女人在半死状态下看到的是如此接近。可这本书竟然是一本战争书,还是近一百年前完成的。


我很吃惊,十分钦佩。那种绚丽、瞬息即逝、安宁绽放的感觉似真似幻。他写出来的马的嘶鸣,旋转木马一样打转后死去,大地在怒吼,棺材炸到了天上等等,有一种天堂和地狱的反差感。就好像福克纳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上帝帮他写完的一样。我相信是上天帮他完成的。


3、那些年轻生命的惋叹


他们都是群十八九岁的孩子,被沙文主义的老师“鼓舞”去了战场,他们接连战死。


书中写道:


钢铁青年。青年!我们没有一个人超过二十岁。但还年轻吗?青年?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我们现在都老啦。


我印象深刻的是克默里希即将在病床上死去时“我”这样写道:


全世界的人都应当从这张床边走过去,说:“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十九岁半,他不愿意死。就别让他死吧!”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碧珊私读


4、成功的人物形象


克默里希,卡钦斯基,被炮弹吓拉裤子的男孩,又被炸烂了屁股。还有一些没名字的士兵,炸去双脚还在奔跑,炸烂膝盖双手爬了几里地,用牙咬着胳膊两小时防止失血过多,还有那个在战场上整夜在不知在什么地方嚎叫着妻女名字的士兵,哎,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5、逼真画面感


一种纪录片才有的冲击力,也有超现实意味。


6、青年气息永不灭


我还想起了切·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余华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人在这个年纪该有的思考在《西线无战事》中也都有写。比如,“我”写道:战争应该是让两个国家的国王和大臣们穿游泳衣围在一个圈里打架,哪方打赢了就算胜利。比如“我”这样写那群沙文主义者:


他们仍在继续写文章,发表演说,而我们却已经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依旧在说对国家的责任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剧痛比以前更为强烈。


本文写到这而,已经过了八点。这篇随笔已经写了三个多小时,也到了该到尾声的时候。就让我“技巧”一下,还用猫王那首曲子来结尾吧。


时间是去年五月,我和小琢在曼谷即将回京的晚上。


接近午夜。


我走过酒店大厅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唱猫王的歌,那是一个西餐厅的舞台中央,一个打扮成猫王的混血男人正在深情演唱。


我找了座位坐下来。


他问我想听什么,我说请唱《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歌声就那样响起了。


那个时刻,我感到幸福。


因为我不用在前线就能听到这首歌。


我的心中也有百感涌上。已经写了七年,从电影行业中退去后又写了三年。我来这里是为了突破瓶颈寻找未来的,但未来,未来在哪儿?


我也渴望自己能写出那些感动他人的好作品,但感动只是一方面,我还渴望自己的作品“有用”。它能给世界绝望中以希望,卑微中以自信,孤独中以温暖,它具有某种力量。但可以吗?如果阅读环境一直这样下去,没多少人看真正值得看的书,人们不需要看书了,我还能写下去吗?


有些人就是为了写书而生的。


就像本书的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我相信当他年老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判断。颠沛半生,但他有作品流传于世,这部著作能够给与世界积极的改变。


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每个看过它的人都更加会知道战争是什么,自己要什么,知道我们应该珍惜什么,并要以什么作为生活的信仰,无论发生任何事都要继续走下去。


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能看一看这本书,我们的世界可能就再也不会打仗了。


它有这个力量。


今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后的第一天。


谨以此文献给昨天。


希望我们的世界再也不要有战争。


2018年11月11日


北京家中



下期预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