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浦发银行浦名银行开户行查询(浦发银行开户行行号查询系统)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长干行》是李白早年初来南京所作。描绘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初显了李白的艺术天赋。







当年,李白在25岁风华正茂之时初到金陵,他用诗歌将那时候的南京融入我们的记忆中。于是我们看到那一座城,曾经有那一个人,在那一些地方,发生了那样一些故事......今天,我们将追寻一代诗仙——李白的脚步,去看看他在那座城的一段段过往,他与南京的那一段段情缘。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人爽朗大方,好饮酒作诗,喜交友。




吟诵江南柔情



李白与南京的缘分,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秋末之后不久开启。那年李白25岁,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好年纪。金陵这座古城,因为李白的青春步伐,也变得分外令人动容。




金陵四十八景—《秦淮渔唱》




李白《长干行》驻足金陵繁华地,在今天南京秦淮区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一带,曾是江南的佛教圣地,素有“佛陀里”之美誉。这样一个热闹的商业区,李白深情地吟诵爱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为金陵女子回忆童年时与丈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初为人妇时依然羞涩不堪。“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却又是如此热烈而坚贞的爱恋。丈夫远行经商,思念情深,而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这份温柔细腻的思念之情,在作者的笔下,缠绵悱恻。




金陵四十八景—《长干故里》




我们看到一个金陵女子由羞涩到热烈的爱恋表达,这是她们对爱情的矜持,同时更是对爱情的坚守,对幸福的向往。李白的《长干行》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写出了金陵商妇的生活和情感。也让我们看到金陵的富庶经济下,女子们对于爱情的大胆表白与追求,多少带有一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意识。




这在《杨叛儿》中,表现得更明显。这一次作者笔下的爱情在白门传唱,“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白门,就是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的一座城门。因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白门,于是这里就成了男女欢会之地的代称。“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白借用乐府《西曲歌》曲调名,进行艺术创作,有了这一首情诗。诗中女主人翁对于爱恋对象的直白表达,大胆不失真切,显然是富庶经济下人性思想的一种解放。




金陵四十八景—《长桥选妓》




李白客居金陵,江南女子的柔美,都曾在某些瞬间打动激发他对美好追求的真挚情感。一首“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写出了他因倾心于金陵子,而写下这份眷恋之情赠给她,表明自己的心意。




金陵四十八景—《鹭洲二水》




后来李白有诗四首《出妓金陵子呈卢六 》,对色艺双全的金陵子大大地赞美,这都缘于李白与金陵美好的邂逅。《白纻辞三首》也有类似的表达,“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述说了对于美丽女子的爱慕,以及对爱情的向往,情感挚烈。李白青春的心,写下了金陵关于青春、爱情最美好的样子:金陵是一个热烈而奔放的城市,对待爱情大胆而真实。这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25岁的李白原来也有那么柔情似水、温情脉脉的一面。




李白25岁相遇的金陵不只爱情,还有美景。李白“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中的瓦官阁系瓦官寺内一阁楼。瓦官寺寺庙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名列中国“五山十刹”。南朝梁代兴建而成,高二百四十尺(约合60米),大江环前,是当时建康城登高远眺的绝好去处。




金陵四十八景—《钟阜晴云》




作者在一个清晨,登上瓦官阁,看到的金陵“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寺庙中传来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寺庙高阁“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感叹“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灵光何足贵?长此镇吴京”,作者登上金陵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置身其中,极目远眺,金陵美景尽收眼底,无限感动。




感伤六朝往事



不过,金陵有些历史景致,却无法让人心情舒畅。面对六朝遗留古迹“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一片衰败萧条,李白不禁感叹“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面对这份历史,惆怅伤心,“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诗人凭吊前朝遗迹,感叹世事无常,话题沉重,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李白,对于人生、生命有自我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金陵四十八景—《青溪九曲》




作者触景生情,本是性情中人。金陵望长江,应该也自有一番味道。“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远去的长江气势浩荡,一派雄壮气象。忆前朝往事“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当今之世“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诗人歌颂当前盛世一片太平之外,却隐含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忧伤。入仕无门,大概是这个时候李白内心隐隐的伤痛吧!




金陵四十八景—《楼怀孙楚》




一日夜登金陵城西楼,此楼因西晋诗人孙楚登高吟咏又名孙楚楼,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记载,此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夜色下金陵云、水、露、月构成的一幅灵动画面,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慨叹皆因人世混浊,知音难求,却因想起“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思慕谢眺,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境遇,亦多钦佩敬仰。




金陵四十八景—《凤凰三山》




作者亦曾在同样的秋夜,在金陵板桥浦发出过类似的感叹。板桥浦遗址在今南京西南大胜关长江大桥附近,《水经注》有板桥浦名的来历记载:“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太平寰宇记》记录了板桥浦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升州江宁县南四十里,五尺源出观山三十六里,注大江”,秋夜板桥浦特有的景致下,“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诗人“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辞别金陵往扬州



初来金陵的李白除了结缘这些美情、美景外,还有美酒、美曲。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这首《对酒》读来轻快愉悦,心情舒畅,作者当时一定也是轻松自在,非常享受金陵的这份闲适优雅自在的生活。




金陵四十八景—《永济江流》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李白26岁,将辞别金陵往扬州。金陵友人相送,李白留诗《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友人的豪爽与真情深深地打动李白,半年时间积累的友情,离别之际,难免忧伤之情。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金陵四十八景—《燕矶夕照》




李白的第一次金陵情缘至此告一段落,诗人走过的那些地儿,看过的那些景,见过的那些人,都在李白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中定格了金陵最真实的样子:有热烈的爱情,有动人的风景,有甜蜜的酒、动听的歌,还有真诚的友情。经历了柔情与伤感的淬炼,李白从南京出发,开启了诗歌人生新的远航……




文字编辑:张星煜


特约编辑:陆惠娣(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


美术编辑:沈 洁





刘芹,文学博士,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语言学、汉语音韵学研究。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扬州市语言学会理事。曾获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古汉语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