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羊小咩开户绑什么银行卡(羊小咩怎样解绑银行卡)


文/魏大咩 杨小米


这篇是我好朋友大咩的炒股经历,看完我不厚道地笑了



前几天小米说,2018年最赚钱的理财方式是现金,就是不动。


我听了点头如捣蒜。听说2018年不做任何理财,就站在原地赢了70%的人了。


我去年的基金也赔,股票也跌,但这些对比我在2015年的炒股经历,都不算啥……我把这段“血泪史“讲给小米听,她听嗨了,还请我吃了一顿人均1000元的日料。


既然我有拿自己的不开心让大家开心的天赋,那就不能只便宜了小米一个人,所以把这段悲催的理财经历和感悟分享一下。


我炒股两年,最多的时候资金翻了三倍,后来一朝回到解放前,钱也越来越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白炒股一年翻三倍,我曾一度觉得自己是股神

炒股的人不可能不记得2015年的大牛市,萧条了好久的股市从2000多点一直往上蹿到5000点


我是在2014年年底入场的,那时候股市刚刚开始涨,我一个非常靠谱的同学在证券公司工作,我就拿了家里闲置的一个小账户转到自己名下,跟他一起学炒股。


我的本钱不多,只有3万块,我清楚地记得一支叫“浙江龙盛”的股票让我赚了第一桶金,账户里多了1万块


这都归功于朋友,最开始的时候,我非常谨慎,基本上他让我买啥我就买啥,让我啥时候卖我就啥时候卖。


没过多久,我朋友跟我说这支股票涨得差不多了,教了我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然后把我放生了。


一开始的时候我比较束手束脚,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买啥涨啥,还莫名其妙经历过好几次涨停板,渐渐开始自信心膨胀,完全变成了瞎买……


那时候我在澳洲念书,有时候早上买好一支股票去上课,下了课就发现已经赚了好几千块钱。


我买的最后一支股票叫国中水务,刚买就涨停。


朋友们还纷纷跑过来跟我取经,问我怎么选股票,我理直气壮地说:“凭直觉啊,你看这个名字带国又带水,想想就觉得很吉利。”


到了2015年中,身边不炒股的人也都知道股市钱好赚了,纷纷去开户,这时候大家得知我从2014年底的低点就开始炒股了,又是一波“你好有远见老司机快带带我”的赞美……


自己心里没数就罢了,最怕还有人捧,这下我彻底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就这样大市到了5000点的时候,我的账户上有9万块钱,刚好我也快要毕业回国了,妈妈劝我卖掉回国去上海找工作,刚好可以当生活费,可我听不进去,我说:“等到10万,凑个整就卖。”


回想起来,当时语气好像证交所是我家开的一样……





股灾来临,一夕之间,财富缩水,无人幸免。

所有炒股的人,也都不可能忘记2015年的股灾,就在突破5000点没多久,突然有一天大盘就稀里哗啦崩了盘,跌停板,连跌一周多


第一天跌的时候,我想着还会涨回来的,于是按兵不动。等第三第四天跌的时候,就变成了不舍得“割肉”的心理,想着反正这些钱我也不用,我就在地板上趴着,到合适的时候再爬起来。


老天爷中间给过我一次机会,向我施以援手,国中水务逆势中大涨,连续4-5天涨停,可那时候我的“伪·股神”思维又冒出来了——哇,逆风飞翔,果然是我挑选的“祥瑞“股票!


那这样是不是能涨回到9万块呢?


我估计老天爷瞅我这么贪得无厌委实来气,于是收回了这个让我止损上岸的机会,我的股票又继续劈里啪啦往下跌。


最后的结局是,2015年底,我的股票一朝回到解放前,账户还剩4万块的时候我卖掉了股票,其中2万块我拿出来买了基金。


另2万,2018年我“贼心不死”又买了东阿阿胶的股票,现在还剩1万2……如今回想之前的“股神”经历好像一场梦一样





股神?还是风口上的猪?

以前,有个炒股的朋友对我说:“人在股市里,看着自己账户上的钱变来变去,心态特别容易不好。


在经历了2015的跌宕起伏之后,我终于理解了他的话。


我也进行了反思,人们常说不要错把平台的牛逼当成自己的实力。我想用在炒股这件事里也说得通。2015是一个大牛市,现在清醒了再回头看,那时候谁不赚钱?大多数人随便买买也是涨,因为大势所趋。


而我没看清风力,以为是自己的实力,我哪是什么股神啊,明明就是一只站在风口上才飞了二里地远的猪!


回想那时候,我还跟妈妈吹牛:“你看你女儿我是不是很有天赋,本来应该是左右亚洲经济的金融巨子对不对?哎呀,照这个趋势下去我是不是可以不用上班了,在家炒股赚钱。”


人在顺境中太容易不冷静,认不清自己。


也难怪,钱来得太容易,周围又全是“求经验分享”的赞美之声,就像许多大公司员工被吐槽“能装X”一样。


一路长红的环境下,人很容易飘。





见好不收,为自己的贪心埋单

我明明有机会赚钱走人,甚至爸妈还劝过我见好就收,可是当时洋洋得意贪心不足(好想穿越回去大耳刮子抽醒自己啊),结果最后啥也没剩下。


后来,我看了一本经济学相关的书,里面引用了国外真正“股神”的话,“股票里的钱,只要还没变成账户里的钱,就都不是你的。”


而我的“贪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已经把股票里的数字想象成了自己已有的钱,所以感觉胜券在握,没有赶紧落袋为安。


我既没想明白赚多少是「止盈点」,可以拿钱走人;也没想明白赔多少是「止损点」,赶紧割肉退场,从头到尾就是一笔糊涂账。


而反观我爸,起先赚了20万,经历了2个跌停,发现情况不妙立马止损了,把赚来的18万提了出来给家里换了一辆车。


我们之间差最大的是心态,他炒股多年见过风浪,想必也经历过我的阶段,心态已经很成熟了。


我经历太少,容易大喜大悲,心态很不稳定,极易错失机会。







我们只能承担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风险。

炒股经历中,我最幸运的一点是入场早,所以保住了本钱,就当花钱买进卖出玩儿了呗……


如果不是2014年底就开始炒股,半路买进恐怕早就损失惨重。


还有一点,就是我有一个底线——就3万块钱,赔了就当从来没有过,不会加大本钱,更不会跟人借钱来炒股。


我曾经问过爸爸妈妈,为什么只拿了家里少少的一部分钱来炒股票?我妈说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我们只能拿闲钱来做,就算输光了也无所谓,这样对家庭才是安全的。


小米跟我说,2015年的时候她曾经也想炒股,但被刘先生阻止了。刘先生说:“我们还要买房,这是刚需钱,你不能拿去做高风险投资。”


2018年他们有了闲钱,刘先生就没有反对拿少部分钱炒股。


我曾经不理解这样的想法,现在想想太英明了。


那段时间,我听到的股市里的故事特别多。


有人看牛市来了,不惜借钱加大杠杆进场,结果到了股灾输得倾家荡产;


也有人拿着要买房子的钱进场,想直接一套的钱变成两套的钱,最后只剩下了半套的钱。


如果真的2015年中途入场,多半难逃赔钱的命运。


我们不能看哪里来钱快就眼热,要承担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风险,不然很可能会造成失控。







我依然不会,完全对股票“敬而远之”。

我特别喜欢一只LV的包包,是经典款,在LV当中不算贵的。我每年都会跟朋友说,今年赚了钱我就去买,但到现在都没有买。


朋友开我玩笑,“你看你毕业开始就一直瞎折腾,你赔进去的钱都够买多少包了?”


我听了真是捶胸顿足,一口老血卡在嗓子眼儿……


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投资理财,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因为炒股的经历给我上了非常宝贵的一课,关于钱,关于如何看待钱,关于心态,关于规划……


所以现在,我依然没有买那只垂涎已久的LV包包,我买了房子,增加了储蓄,股票不买了,但是会每个月定投指数型基金,降低风险等待经济春天的到来……


我去学习了一些入门级的理财课程,虽然还是很小儿科,但也在不断优化的路上嘛。


人在赔钱之后就会变得理性很多,我庆幸自己在没啥钱的时候跌了跟头,这样的经历其实越早越好,迈过这个大坑,人会成长一大步。



写在最后

看到大咩的经历,时间把我拉回2015年,那时我还在月子会所做项目,同事们上班都在谈论股票,还带着我去开户了,回到家,我跟刘先生讲要炒股,他说家里的钱还要攒着买房,就这样我没有入市


不过那段时间,我饭局特别多,因为朋友们都在股市赚钱了,都请客吃高端餐厅。


那时我和语姐(微信公众号:女神30)还一起工作,她赚了很多钱,还送我一台笔记本电脑,她出国还给我带了名牌包包。


有个大老板,有一笔200万的理财到期了,马上取出来,全投到股市了。还有,一个合作的老板,拿出来1000万,后来见他,貌似只有600万了,这笔钱他说也不用,就在里面放着吧。


我那群朋友,最夸张的有一个赔掉了上海的两套房子。不过他还有房子,赔了钱,就好好做事业了,这两年公司越做越大了。


真是太疯狂了。



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坏事,就像大咩说的那样,关于金钱的学费,交得越早越好。


资产配置需要系统地学习,高风险的投资,家里10%的闲钱可以尝试,但一定不要利用杠杆,这会把整个家庭拖垮的。


还有,一定不要替别人理财,理财是很个人的事情,别人的建议全部是参考,真正做决策,承担责任的是自己。


仔细想想,理财到最后,是一场心理战,反人性,需要对抗人性的弱点。做事情也是如此,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修炼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